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存在不适应问题,高校可从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及心理指导等方面采取措施,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宋希武 《法制与社会》2011,(36):230-231
如何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针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自我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适应障碍,本文认为应从高校和自身两大方面积极采取对策,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赵贵松 《法制与社会》2014,(22):213-214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帮助新生尽快转换角色、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入学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在目前高校入学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连续性、具体性和实效性方面、生活指导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入学教育补充内容上提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者上提出需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刘国旌  谭捷 《政法学刊》2003,20(5):91-93
公安院校个别新生长期不能适应公安院校军事化管理下的学习生活,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而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因此,加强对公安院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和调适辅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尽快适应公安院校军事化管理下的学习生活,应成为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的行为失范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然而,面对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巨大改变,大学新生入学以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加上其世界观、人生观的不成熟,就产生了种种失范行为,给大学新生以后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失范行为的种种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了概括,在解决问题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浅谈90后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教育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90后群体进入大学,给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则是面临着双重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90后的特征,进而在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博  彭建章 《法制与社会》2011,(14):235-236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环境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内容信息量的加大以及人际交往多样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他们的适应能力。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引起大一新生不适应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对策,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第一个过渡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支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往往面对的是从高中到大学的生活、学习等习惯的迅速转换,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过渡性心理问题。这种过渡顺利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心理健康,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高校党政工作、学生工作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对策上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方法视野下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法制与社会》2010,(16):242-242
独生子女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成了家长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如何将社会工作的方法融入到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得出有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党员在高中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整体素质比较高,但由于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之前的培养、考察、发展又不够规范,来到学校后表现差异较大。本文指出加强大学生生党员入学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先进行和模范性,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关注的是弱势群体,支教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案,其在支教实务中面临的问题也可能使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处于弱势,导致各方面的适应不良,所以也是社会工作关注的对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支教实务。既可以把支教大学生纳为服务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支教中所面临的问题,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实务方法的培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支教实务,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入学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要取得入学教育的"开门红",实效性是衡量入学教育效果的关键性问题。从实效性角度,改进和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内容,实现"95后"大学新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成才的目标是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大学是学习的高等学府 ,是培养人才 ,发掘人才的宝库 ,在校园里集结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文化精英。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 ,每年都会把优秀的青年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送入我国的每所高校 ,经过锻炼和学习 ,每年为国家培养输送大批各个岗位的专门人才 ,为社会主义祖国的腾飞和振兴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成才 ,是一个不断改造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认识 ,掌握知识 ,增强本领的过程。为使每个学生能够尽快适应高校培养发展目标的要求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 ,还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一 .大学新生的…  相似文献   

14.
李晖  董颖 《中国司法》2011,(9):42-45
服刑人员既是一个特殊的非自由群体,也是一个成长与发展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发展课题,而团体心理辅导特别适用于有共同发展课题或心理困扰的人。相似的经历、相似的环境和氛围、相似的认知方式使他们往往面临相似的具有群体代表性的问题。而且,团体心理辅导较之个体咨询有着独特的优势:节省时间,辅导效率高;利用团体动力使得成员获得更多支持;使团体成员获得归属感,增强团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罗桢 《法制与社会》2013,(9):246-247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是我国学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环境是全体人类的"公共财产",起诉主体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首要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公民个人、环保公益团体、检察机关是比较适宜的起诉主体,政府机关不适宜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而且在序位安排上,环保公益团体为主,检察机关为辅,公民个人补充。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决定新生大学学习和生活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被称为“90后”的新生也进入了大学校园,如何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90后”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困惑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抓好新生、新学期、学生新的心理状态等三个“新”方面来做好“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是旧中国较早设置社会学系及开调社会工作课程、成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其最显的特色是注重社会实践,在我国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情况下,金大金女大积极协助各机关团体,开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济工作,为其培养输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它把西方社会工作的个案、群体,社区工作的方法介绍到中国,在促进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向现代社会工作的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消费者纠纷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者纠纷具有特殊性,应当据此对该类纠纷的解决做出特殊的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消费者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尽快建立专门的消费者争议仲裁制度,设立小额法庭,鼓励和授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个人进行集团诉讼和团体诉讼,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从而为解决消费者纠纷提供有力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9.
罪犯的“弱势群体”是大墙内需要帮扶救助的特殊群落,尽管其常态表现一般不易引起执法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与重视,但他们内心沉淀的消极意识、不满情绪及由此滋生的敌对与伺机报复思想,却有不可低估的危险性和破坏性,重视对该群体问题的“综合治理”,既是确保监狱执法环境安全与稳定的需要,也是彰显刑罚执行机关“公平与正义”的需要。对罪犯弱势群体的帮扶,主要是帮助家庭有重大困难的罪犯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奖励制度,加速弱势群体的新生步伐;扶弱削强,打击狱内邪恶势力和牢头狱霸;针对弱势群体智能低、底子薄、技能少的现实,让强势、先进罪犯和他结成对子,尽快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祁帆 《法制与社会》2011,(14):230+236-230,236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经历了大学的生活快乐,又面临了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压力和困惑,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给予更大的重视,要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