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内地,一些人以说粤语为时髦,本来好好的普通语却要粤化,捏住鼻子做作。在这些人心里,越粤化,似乎就越像港人。然而港人是如何讲话的?是不是越粤越好?香港的居民大多为祖籍广东人,港府有部分英国白领,一般居民用语以粤语为主,公务员则以粤语和英语兼用。近年来,随着香港回归日期渐近,普通话逐渐在香港兴起。首先是香港的公务员学普通话,在各界人士中先走了一步;其次是生意人,他们和内地各省人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急需学习普通话。这些做生意的人对学习普通话很热心,往往是学了就用。由于实践机会多,因此进步很快。目前,…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说普通话●刘新尽人皆知,香港是粤语的天下,不懂粤语的人到了香港会感到语言不通困难重重,有些外省人去香港旅游的积极性甚至因此受到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日渐增多,商店、公司的售货员,宾馆、酒楼的职员、服务员,人民入境事...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洋文满目,粤语盈耳,但搞下欧风粤俗的面纱,你将看到这颗“东方明珠”,竟刻着一道道客家人文的印痕。香港的客家人文背景香港现有人口630余万,其中客家居民超过100余万(一说ZOo余万,占全港总人口33.3%),但是,在鸦片战争以前,客家人在香港居民的比例远远比现在还大。这是因为,开基香港的五大姓氏——一廖、邓、文、侯、彭,他们去港祖先的原籍多在客家地区,如廖姓廖仲杰原籍福建汀州,邓姓邓符协原籍江西吉水,文姓文天瑞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堂弟,彭姓彭桂、彭迪然父子原籍广东潮州揭阳地区,所以,早在300多年前,香港…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1988年,我女儿与香港屈氏集团林先生结婚后随丈夫迁居香港。现在我女儿与其丈夫感情已经破裂,并于去年回到成都与我们同住。不知道与香港居民离婚是否一定要在香港办理手续?怎样办理离婚手续? 成都棕北小区领事馆路徐遐文 内地居民迁居香港与当地居民离婚,手续应在香港办理。 香港的离婚案件由法院的家事法庭受理,根据香港法律的规定,夫妻双方结婚后至少要一年才可以申请离婚。申请分两种情况:一是单方面申请,申请人需填妥一份《离婚呈请书》表格,送交家事法庭登记处;二是夫妻双方共同向法庭提出申请,需填写一份…  相似文献   

5.
据说前些年香港人如果告诉你“我中文不好”时,实际上是暗示他从小接受的是纯正的英文教育,多少有些夸耀自己教育背景的意思。近年来,普通话对港人显得日益重要,香港地铁播报站名使用的是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三种。约访时,黎伟成一再声明自己的普通话讲得不够好,与之交谈时,我才明白他实在是一种谦虚——像很多香港人一样,黎伟成的普通话已讲得有模有样。而杨汉成在记者采访徐炽时,以他的粤语普通话临时客串了一把翻译。  相似文献   

6.
我从奴化教育的蒙蔽下觉醒过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在这万众欢腾筹备庆祝的日子里,回忆当年,思绪万干!我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少时在香港读书。读了英殖民主义者美化过的香港地理教科书,知道香港是在珠江口一个荒岛上、山脚下的小渔村。说是英国人来到后,移山填海,修筑道路,方建成为繁荣的都市。于是我心中对英国人发生了好感和佩服。回家和母亲谈起说了许多英国人的好话。岂料她大为生气。她愤怒地说:“好鬼!番鬼佬喇俾你食火脚腿就算好咯!”(粤语,意思说,什么好!鬼子不用脚踢你就好了!)当时我心想:她不识字,没有读过书,…  相似文献   

7.
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鲁平提出,对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要既符合国籍法,符合基本法和符合中国政府关于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一贯政策,又充分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予以灵活处理。鲁平在阐述和解释了筹委会关于中国国籍法在香港实施及香港居民居留权问题的建议时说,当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时,要使愿意当中国公民的香港居民既能享有中国公民的各种权利,又能保持已拥有的外国证件继续陪伴他们道游万里。另一个特殊情况是,九七年后香港居民只要还是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回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一定不会丧失,其所持有…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4)
明清以前,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已是"人满为患",而处于帝国边陲的南宁却"地广人稀",为追逐更多的商业利润,粤商源源不断地向西涌进南宁。粤商在南宁开展的商贸活动,促进当地的商业贸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粤商、粤语的主导地位,粤剧的传入,骑楼随处可见,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社会文化充满广东元素。  相似文献   

9.
’97后香港居民的国籍确认魏瑛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下简称《国籍法》)将正式在香港地区实施,香港居民的国籍将依据此法确定。一个人具有某一国家的国籍,便与该国具...  相似文献   

10.
以前,听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以为这话是香港以外的人对香港不满而发的牢骚,未予深究。后来听一位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以后回国来念研究生的同学也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很奇怪,香港人自己也这么说。后来向很多香港人请教对“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之说持何看法,居然认同的人多。推敲这话,我总觉有问题。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岂不是说香港没有文化?香港号称东亚的“明珠”一颗,六百万人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升起一条经济腾飞的“小龙”,这样一个生机勃勃、鲜鲜活活的香港,怎么会没文化呢?实际上,香港不仅有文化,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的实施,粤港两地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继2008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在粤举办养老机构之后,2009年1月1日起,广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残疾人福利机构,为进一步推动粤港社会服务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桂东明珠梧州市地处广西水运枢纽,三江汇合,上达滇、黔、湘,下通广东。一江春水向东流,经西江、珠江与东方之珠香港相连。梧州市至香港水路430公里,两地交往密切。秦汉时期,中原汉人经湘江──灵渠──桂江进入梧州定居。据史载,宋朝时梧州居民的衣冠礼仪与中州相同。在梧州的中原汉人经西江、珠江到香港,成为香港最早的居民之一。史家许地仙考证:“香港本地人来得最早的是由湘江入苍梧顺西下流底。这条路到宋朝还通。”(《国粹与国学》一书)。据统计,1988年原籍梧州定居香港、澳门的同胞有1.5万人。至1996年,梧州籍在香港定…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0月12日)沪人社规[2018]31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便利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沪就业创业,依法维护其在沪就业创业权益,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53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为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函[2018]  相似文献   

14.
《台声》1997,(2)
香港回归祖国而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特区”)以后,海峡两岸居民能不能自由进出香港呢?内地居民希望或者以为1997年7月1日后可以随意进入香港,或者至少像进入深圳特区一样,这种理解和认识不准确。香港特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享有行政管理权,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理香港的行政事务。也就是说,香港脱离英国的管治而回归祖国,作为特别行政区,除了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之外,还可以根据《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权,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出入…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中有舌尖前、舌尖后、舌面三组音,而粤语中只有一组舌叶音,因此普通话的这三组音是粤语区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本文采用跟踪调查和语音测试,对粤语区学生习得普通话舌面音的过程进行考察,并尝试用相关中介语理论来进行解释。通过对感知材料和发音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粤语区人这三组音的形成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9,(9)
正4月27日至28日,司法部分别在深圳市、厦门市为港澳台居民举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颁发仪式。在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85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8人、台湾居民81人经司法部审核认定授予法律职业资格。其中53名香港居民代表、4名澳门居民代表、26名台湾居民代表参加了法律  相似文献   

17.
近看澳门     
澳门回归15年了,我的记忆还停留在1999年,当年那个“澳门味儿”的童音唱得我热泪盈眶,如今却是隐隐的担忧:澳门人讲葡浯、英浯,还是粤语?交流起来费劲吗?  相似文献   

18.
罗慰年 《乡音》2014,(6):52-52
我的一位新移民朋友,最近要开一个餐馆,搜集了很多餐牌,一个菜的翻译让他很是不解。为什么炒面,要翻译成“LoMei”?朋友一发问,我笑了,你们北方人士自是听不懂,这是粤语的发音。“LoMei”是粤语对“捞面”的称呼: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过年,气氛没有内地那样浓厚。不过,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重大节日,香港自然也不例外。1997年的春节对香港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春节过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回归的气氛笼罩全城,餐馆也推出以庆祝回归为主题的全包实,在各种节日的餐会上,回归成为众口一词的话题。元旦过后,香港街头自圣诞节开始的节日气氛迟迟不见消散。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大小商店的“大减价”、“大抽奖”愈演愈烈,削价的折扣也随着春节的临近愈来愈低。对于香港居民和旅游者来说,这时正是购物的好时…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济的发展刘秋芳历史上,香港居民基本上由当地渔民构成,捕鱼、采珠、种地和贩卖香料是当时居民的基本生计。今天,香港已是举世公认了国际现代化都市,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享有“东方之珠”了美誉。1995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1425亿美元,跃至全球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