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总部集群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的一种聚集经济.总部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高端形态,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才、金融、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总部集群发展应有其特殊的路径选择:实施集群创导战略;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2.
从印度软件业发展看产业集群的内在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业在近 1 0年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主要得力于印度在软件业的发展中实施了产业集群战略 ,正是产业集群良好的内在经济机理 :一方面在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上获取正面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不利于集群发展的柠檬问题上具有很强的经济规避能力 ,使得印度软件业获得了很强的竞争力效应 ,这无疑为我国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化,当前世界经济正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与此同时,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却正在由一体化走向分散化。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地方产业集群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其中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本文就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印度软件产业集群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它对地区经济或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的形成与动力机制、产业组织结构及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学范式,或者仅仅注焦于集群单个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中国区域经济加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艳 《海内与海外》2005,(11):21-23,20
据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目前,中国280多个城市中的160个城市拥有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约数千个。有最新报道说,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打造了中国产品进军世界的强大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何以物美价廉、风行世界的主要原因,同时亦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并将极大地助推中国走上和平崛起之路。所谓产业集群,即上百家关联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下,聚居在一定区域,以一家或数家企业为龙头,相互依托,从设计、原料、包装到销售、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中国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不仅浙江、…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产业通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富有活力的生物医药中心之一.本文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国际需求、政府政策和机遇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并探讨了生物医药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今天,有竞争力的产业(包括相关与辅助产业)大多倾向于向某些特定的区域群集,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我国东北是重工业基地,组成东北群块。俄东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创新经济,因此,中俄发展产业集群合作存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经济相关理论为基石,在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下,探索在中俄两国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形成突破国界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在进一步挖掘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从空间地域视角,探索跨国界地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途径。以技术贸易为先导,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引进与输出、集群内产业配套等方式开展广泛的产业合作,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这个大区域内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在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互补性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下,产业关联程度和分工协作不断加深,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空间地理上的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推进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与美国的汽车产业相比,日本汽车产业集群具有低交易成本与高专用性双重优势,对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提供借鉴与指导。政府的产业规划不仅是产业区域发展的地理空间规划(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更应该是企业间分工的产业价值链规划;政府的经济干预不应该局限在税收等产业政策的安排,更应该注重以信誉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对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演进历程、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 ,本文的分析也表明 ,印度政府对中小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不单单是工业发展问题 ,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的问题 ,根据产业集群理论 ,通过产业集群形成几个特色的、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使东北经济区形成内部协作、共同发展的走势。东北经济区必将重振雄风 ,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2.
一、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 (一)进口替代政策 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东亚地区整体上处于恢复经济、完善经济结构阶段,重点发展工业,实行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发展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亚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摆脱了对外国产品的严重依赖,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是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促进不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产业集群模块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港口产业集群的模块化结构,并对其模块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六方会谈”看东北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六方会谈”是由中国政府发起为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政治行为,它是一个维护地区政治安全与稳定的多边协调机制,它不仅从发展走势上影响着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而且还影响着东北亚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区域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应把这一解决地区争端的多边协调机制作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基础,制定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俄经贸合作形势大好,这为东北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新机遇。但是,近年来东北三省对俄经贸合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对俄经贸合作登上新台阶,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对其意义有新的认识,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东亚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成功的工业化模式。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工业化经历了进口替代第二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其经济实力与商品贸易出口能力大为加强。马来西亚政府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强干预”的角色,并提供了符合工业化发展内在要求的综合性组合政策。马来西亚的经验表明,推行进口替代第二阶段并非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仍然需要被主流学说斥之为“肮脏”的工业化政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但必须承认,与东北振兴计划、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相比.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越南总理潘文凯来华访问,提出中越建设“两廊一圈”的建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响应。2004年10月8日,中国、越南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同意两国政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成立专家组,积极探讨组建“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两廊一圈”即指“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 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  相似文献   

20.
中俄区域技术合作升级模式的逻辑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升级模式的总体框架是从国际技术贸易和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为主线、以产业为平台,以政府、大学、专家和企业等科研机构为科技合作主体,通过技术互换、技术互补和技术贸易三种科技合作方式的自动、互动的内在逻辑轨迹,实现技术合作的不断升级,促进产业形态的不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