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汗斑DNA检验及数据库串并侦破杀人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王某,女,23岁。2007年8月4日,在某市一写字楼门前被人刺伤,当场死亡。现场提取血迹若干处及黑色圆珠笔1支,根据调查需要认定该圆珠笔是否为犯罪嫌疑人遗落。  相似文献   

2.
陈明 《刑事技术》2007,(4):22-22
1案件简介案例1:2003年发生一起工商银行储蓄所被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迅速出警的110巡警当场抓获。笔者在现场勘查中将被嫌疑人翻动的天花板卸下,仔细检查,发现上面隐约有灰尘减层手印。由于是白色客体上灰尘手印纹线反差太小,从不同角度打光用照相机直接拍照得到的手印效果均不理想,于是用黑色磁性粉刷显,显现出2枚指印,其中1枚非常清晰有鉴定价值。取下嫌疑人李某十指油墨捺印样本指印与现场指印进行比对。因为现场指印是黑色磁性粉刷显,所以先看黑线进行比对,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比对,没有比中嫌疑人李某的十指指印。经询问储蓄所负…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本市已破案件中的89枚现场指印进行了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掌握该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性,丰富相关理论,为该系统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提供基础资料。1实验研究使用的北大方正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3.1版;指纹库共存有各类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捺印样本52500余人份;89枚现场指印条件各异,并经专家一一比对,认定其均与嫌疑人的指纹样本二者同一;库中存有该89枚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样本,且其中的18人各存有2~5份共计60份样本。1.1方法将系统对各不同条件现场指印所自动识别的准确率、排列名次与相符特征数予以比较:(1)现场指…  相似文献   

4.
徐杰  张广莹  王毓  霍鑫 《刑事技术》2013,(1):48+71-48,71
1案件简介某年8月10日夜,某公司七车间铜锭被盗,现场勘查在车间地面上提取了成趟鞋印。8月13日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根据案件要求,检验了现场鞋印是否为王某所穿的布鞋所留。  相似文献   

5.
1案件资料1980年2月23日,湖北省某军分区教导队枪械库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枪械库和弹药库盗走“五四式”制式手枪3支,驳壳枪2支,7.62mm制式子弹900余发,手榴弹9枚。现场勘查中分别在被移动过的“五六”式冲锋枪柄上及被丢弃在现场手榴弹的保险盖上照相提取犯罪指印两枚(见图1、2)以下分别称为1号、2号现场指印。2检验2.1计算机自动识别检索2003年3月19日,技术人员对上述现场两枚指纹在指纹库进行常规的检索时,发现连某(男,1961年生,下岗工人,2002年连的十指捺印样本被采集入库)的左手环指和左手拇指印分别与现场2号和1号指印排…  相似文献   

6.
尤亮 《刑事技术》2009,(1):69-69
在杀人强奸现场勘验中,受害人皮肤上往往会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汗潜或血潜手印。如何对皮肤上的手印进行发现与处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指印将会对案件的侦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用四甲基联苯胺成功显现出皮肤上血潜指纹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案情】 2008年5月27日凌晨,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一网吧内,犯罪嫌疑人邵某、王某等5人趁上网男子杨某睡觉之机,由邵某等四人望风和作掩护实施盗窃,在王某将杨某的裤袋用刀片划开时,被一网管发现并上前制止,邵某随之殴打网管,  相似文献   

8.
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在羁押期间向侦查人员提供了同案主犯王某在某市的藏匿地点,侦查人员赶到该地点抓捕时发现王某已逃离。经查,能够证明王某确实在该处隐匿,只是由于抓捕行动过于声张惊动了王某,才促使其逃离。后侦查人员通过在该市排查将王某抓获归案。最终,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9.
1案情简介1999年7月17日0时30分,石狮市发生一起杀人案,1名犯罪嫌疑人潜入事主家中二楼,将事主的儿子杀死,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房间球头锁上有一枚血指印,遂进行拍摄提取。2检验情况送检锁体为白色球头锁,指印遗留球头锁弧顶部。三角部血迹较淡,中心纹线血迹较浓,经调查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3拍摄方法将球头锁平置于桌面,用一张优质A4打印纸作衬底,以室内日光灯为光源。照相设备使用尼康FM2,配备尼康60mm微距镜头。室内只开照相机上部两只日光灯,在球头锁与光源之间平行设置一张优质A4打印纸,经调整角度…  相似文献   

10.
1案例及检验过程某女,48岁,被杀死在卧室内。经现场勘查,发现现场的地上、墙上留有血迹,室内还有一把带血的斧头。检验结果表明,血迹为A型血,与死者血型一致。在客厅一张木床边有一处较新鲜的暗红色血迹,较粘稠,血迹中带少许痰液丝。检验其血型为B型人血。推测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所留。经调查走访两个多星期,发现49岁的李某和38岁的王某有作案嫌疑。经检验这两名嫌疑人血型均为B型。调查两人的家庭及个人疾病史发现,下某无任何疾病;李某曾患有肺结核病,并且有吐血史。我们带李某到医院进行X光检查,并同时提取王某和李某的疾液…  相似文献   

11.
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4岁: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3岁。张某、王某系小学同学,二人初中毕业后均在家待业。一日,张某在公交车上扒窃他人钱包一个,钱包内有现金人民币2000元。扒窃得手后,张某找到王某,告知自己扒窃他人钱包的事实,并表示因怕被事主和公安机关发现,想尽快和王某一起将2000元花掉。王某当即表示同意,并建议同去某高档场所消费。此后的一天时间里,张某、王某在该高档场所吃饭、洗浴、唱歌,将2000元挥霍殆尽。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经侦查将犯罪嫌疑人张某、王某抓获。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30日,某市图书中心电子阅览室被犯罪嫌疑人钻窗入室,窃走电脑主机中的CPU共68只。现场勘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拆除CPU过程中必定要先挪动CPU前的散热风扇,经用现场勘查灯检查全部68只散热风扇后,在其中一只散热风扇的反光广告商标上发现汗液指印一枚,纹线受背景和反光的干扰,反差较小。经过“502”熏显后指印纹线清晰,反差增强,但商标上的字迹和反光斑影响纹线特征,遂用照相拍摄提取,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现场指印承载客体是风扇上粘贴的一张反光广告商标,商标底色为白色,反光图案上有“九州风神”、“清华华天”字样及英…  相似文献   

13.
吴静 《法律与监督》2006,(10):40-41
一、基本案情 2002年12月某晚,犯罪嫌疑人王某驾车至A地(两省交界处农村)时,张某从路旁树林冲出抢过马路,王某紧急避让并刹车,仍躲避不及将张某左腿碾断。王某见天色已晚,此地非常荒僻,无人目击现场,遂将昏迷不醒的张某拖至路旁深达2米的护路沟内后离开。次日晨,张某尸体被发现。经法医鉴定,张某左腿粉碎性骨折,抢救不及时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21日犯罪嫌疑人赫某某(男,19岁,黑龙江省人)伙同王某(男,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其他情况不详,在逃)窜至乌兰浩特市爱国街孙某家,二人搜出两个布袋,每人拿一个,两袋内共装有人民币硬币、纪念币、纪念册、金项链、金耳钉等物品,价值人民币七千余元。在二人实施盗窃的过程中,看见楼下有人回来,二人便各自跳楼逃跑,赫某某被当场抓获。在其身上搜出部分被盗物品,王某盗走物品价值二千元。在认定赫某某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19日下午,满城县大册村发生一起命案,来满学艺暂住厂内的姚某某(男,30岁,湖南人)被杀。姚孤身一人住厂长办公室内,4月21日22时厂长刘某某等人在锅炉房内发现了他的尸体。刑侦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查。通过勘验发现厂长办公室为第一杀人现场,地面为大理石,用水清理过,床上血迹用被褥覆盖。锅炉房为第二现场,抛尸现场。技术人员在锅炉房的小池子内发现死者的衣服和擦拭在4月16日参考消息报纸上的不完整、不清晰的血潜指印,确定为罪犯所留。血潜指印在普通可见光照射下,用肉眼从不同角度观…  相似文献   

16.
指纹性别信息就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捺印指纹数据库里的人员或现场指印数据库里的现场指印遗留人的性别情况即男女情况,目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还没有把数据库里的指纹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指纹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笔者在指纹查档破案实践中认为把数据库里指纹数据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捺印指纹或现场指印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可提高指纹查档效果。  相似文献   

17.
1案件简介 2007年某日,某市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值班人员被杀死在仓库值班室内。现场勘查分析认为,犯罪嫌疑人是从值班室旁楼道的窗户潜入的。在窗户下的不锈钢扶手上有一枚汗液指纹,经分析该指纹极有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所留。  相似文献   

18.
蔡江 《刑事技术》2014,(3):62-63
某年3月23日,某技术员比对一起特大人室盗窃案时,对现场提取的指印标注了38个细节特征点录入到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见图1),系统比中一犯罪嫌疑人甲某,无论是从指印的纹型、形态、纹线的流向还是中心到三角的距离、38个细节特征的种类、位置以及伤疤的位置、面积均一致,查中概率为100、排名第一、得分100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利用DNA检验方法,对3例杀人案件中食剩的水果残核进行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案例1 2002年10月14日,宁波北仑发生一起杀人案,受害人叶某被人用木棍击打致死。对现场提取的食剩的桔瓣进行DNA检验,确证该桔瓣为死者叶某食剩所留。案例2 2003年4月24日,王某被人杀死于宁波北仑一旅馆内。现场提取小半个梨、梨核、梨皮,经DNA检验,认定梨核系死者王某食剩所留,小半个梨为一男性食剩所留,该男性与死者阴道拭子中精子基因型同一。后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贺某,认定现场小半个梨上DNA即为犯罪嫌疑人张某食剩所…  相似文献   

20.
1 案例资料 某年4月13日晚在某市一饭店内,王某为自己的女儿过满月宴,席间因酒醉滋事,饭店员工遂报警,接警的派出所民警准备将王某带离现场时与王某发生肢体接触,王某母亲怀抱婴儿进行阻挡,为制止其行为,民警使用催泪喷射器喷向王某,混乱中不慎被王某女儿吸入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