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全球化力量认为,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加剧了贫富不均,恶化和污染了环境,侵犯和危害人权,威胁着现存的民主政治.跨国公司、跨国的经济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先头兵,成为反全球化力量主要的反对目标.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及失败,各国共产党根据新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不断革新党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获得了新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各种不列于共产党发展的环境和因素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能迅速走出低潮。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国外共产党不但可以借助反全球化运动和反自由主义运动的平台,继续拓展生存和活动空间,而且将促进共产党与其他进步力量的合作与借重,为自身的发展壮大乃至实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和聚新的力量,点燃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就必须对其作出历史考察和制度分析.如果把全球化的研究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关系史的背景下来看,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同全球化密切相关.目前,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中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面临着制度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但是,作为历史阶段的全球化,有着自己的客观发展规律.归根到底,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将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其前景将是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存在着几对主要矛盾 :一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 ;二是全球化体系中“中心”与“外围”的矛盾 ;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从这些矛盾的运动和发展趋势中可以理解人们对全球化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与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由此,一场新兴的社会运动——反全球化运动勃然兴起。反全球化运动有多种形式,其中参与人数最多和影响最大的当数世界社会论坛。在世界社会论坛的周围,汇聚了成千上万的以反全球化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分子、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以及社会运动等,因此世界社会论坛又有着“社会运动中的运动”①之称。世界社会论坛的诞生及其成功运转标志着全球社会运动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本文将对世界社会论坛的起源、发展历程、中心议题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深化人们对这种全新形式的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独联体总工会联合会(独联体地区的国际工会组织)机关刊物《工会通讯》2002年第8期刊登了该会国际部编写的《工会与反全球化运动》和弗·马扎耶夫撰写的《世界劳工联合会关于全球化的主张》两篇文章。文章谈到了国际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国际工会对这个运动的看法。现将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全球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的一份答卷.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予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以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在列宁的早期著作中,蕴涵着大量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世界历史及全球化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即经济全球化思想一脉相承的。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较量竞争的曲折过程.虽然当前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但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赶超机会.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必须树立国际意识,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百年变局下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尊重全球化发展规律,摈弃逆全球化思维,创新全球化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百年变局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形态,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经济处于深度变革期,经济全球化转型的压力与动力正在积聚。中国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既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增长动能,也推动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转型有赖于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方式、治理机制及发展动力转型,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是一种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文化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关于文化的科学态度。那种由经济全球化而引申出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以民族文化的差异来解释全球化时代一切冲突的根源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2.
梁云祥 《国际政治研究》2003,(1):117-122,135
冷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除去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国际政治的变化。实际上,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一次全球化,即殖民化。殖民化的过程就是将世界连成一体的过程,然而殖民化虽然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对国际政治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新一轮的全球化应该记取殖民化的教训,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世界新秩序,使人类不仅在经济上共同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而且也能够平等和睦地相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与全球化作为两个世界性的概念 ,其历史的起点是基本重合的、要求是基本吻合的。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作了科学的回答。全球化从本质上讲 ,是发达国家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 ,但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因此 ,我们应该把全球化看成是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并积极应对这一趋势中包含的各种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中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狂飙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亮点,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现日益壮大的态势,发展成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强烈政治动机的社会运动.早在1999年6月七国首脑会议期间,反全球化抗议浪潮就席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此后两年,从西雅图到尼斯,从曼谷到热那亚,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大型国际经济会议或论坛都遭到大批反全球化示威者的抗议;从国际会议的场内场外到无处不在、无处不通的互联网,从报刊杂志到广播电视,我们都能听到日益高昂的反全球化呼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审视全球化有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维度出发,对资本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历史性进步与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站在历史辩证法主体维度的立场上,依据资本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资本全球化必然要被人类历史发展所否定而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主、客体维度统一的立场上,得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产生全球化的根源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力量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世界政党关注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世界政党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党政治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愈演愈烈的反全球化运动中,不少国家的左翼政党积极跻身其中.许多跨国政党组织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世界性政党组织和区域组织加快介入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步伐.这是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变化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内涵、特征等问题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对全球化的多重影响缺乏有说服力的系统分析,对全球化的深刻本质缺乏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全球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体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西方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实质,在客观上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进入新阶段的积极因素。西方国家自身社会结构变革及国际格局调整导致了"逆全球化"现象,这一现象促进了全球治理主体关系的平衡与协调。科技进步、国际分工变革、普惠性发展要求等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后全球化"力量兴起,并开始塑造全球治理秩序新版图与人类文明新愿景。中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知行智慧成为适应和引领"新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治理变革的新力量,并逐渐汇聚起推动这一进程和变革的有机合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必须严肃面对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使不同的经济制度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之中。由此而涉及的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较量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经济全球化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融合是大趋势。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从整体上影响着全球,西方文化产品把所负载的价值密码推向世界。 在全球化时代,中外全面交流还会扩大,这对我们事业发展有利。我们应通过交流与世界(不仅是西方)接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笔者认为要:(一)坚持和发展我们的信念;(二)科学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三)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四)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笔者还强调要积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法学等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