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民 《中国减灾》2007,(11):F0003-F0003
河南省救灾中心,即民政部救灾物资郑州储备库,位于郑州市区东南部,是民政部确定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之一,主要担负国家、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捐赠物资的接收管理。河南省救灾中心始建于1993年,占地50亩,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为13240平方米,包括储备仓库5栋,综合楼1栋,年储备能力可达储备救灾帐篷5万顶、  相似文献   

2.
<正>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积极应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救灾应急指挥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车载GPS智能定位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了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和调拨能力,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障任务,这也为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以下称"成都库")矗立在美丽的成都国际航空港物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占地约70亩地,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9804平方米,辅助用房和用房2230平方米,200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单位。多年来,中心累计向全省和全国各受灾地区紧急发送救灾帐篷14万余顶、救灾棉衣被30多万床件,较好地完成了民政部和省减灾救灾委交办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紧急调运任务,在应对全国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中心还承担了2次援外人道主义物资紧急调运任务。  相似文献   

4.
优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我国建立起国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来,救灾过程中面临的救灾物资短缺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我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面临新的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表明救灾物资储备还是我国应急救灾体系中的薄弱一环,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5.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0):6-9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较往年明显偏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民政救灾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灾害救助工作及时有序有力进行,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9月2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式上,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  相似文献   

6.
王巍 《中国减灾》2012,(5):61-61
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救灾、备灾应急能力,2012年4月13日,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备灾中心两个党支部用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学习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培训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救灾、备灾应急能力,2012年4月13日,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备灾中心两个党支部用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学习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培训会。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反应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安徽省已经初步形成以安徽省民政厅救灾减灾中心储备仓库为中心,沿淮、沿江、皖南和皖东9个市、县民政局为代储单位,基本覆盖全省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该网络的建立,对加快安徽省汛前救灾储备物资和灾后救助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李保俊 《中国减灾》2013,(10):10-11
救灾物资储备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生活类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发生自然灾害后,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衣、食、住等生活保障,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SDPR—2014—0110010鲁民[2014]90号各市民政局:《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11月17日厅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山东省救灾物资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等相关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救灾物资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中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要求,推动实施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大理市多措并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具体内容:一是及时调整充实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队,举行组建以来首次应急演练。二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形成以滇西救灾储备中心为主要依托,以民政局救灾仓库为重要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格局。三是指导全市111个村委会、31个社区居委会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开展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今后将加速构建救灾物资储备机制,在完成储备库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物资储备规划,充实储备物资,丰富物资种类,进一步发挥好救灾储备制度的备灾功能。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灾民群众进行转移安置是救灾工作的重点,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的完备直接关系到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高低。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灾害发生的特点也各异,民政部要求各级政府出台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物资仓储中心,确保受灾群众在24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并将重大灾情在24小时内上报。目前,民政部已在全国设立了8个中央级救灾…  相似文献   

15.
<正>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需要大量的救灾物资,因此,救灾物资调运十分关键。灾情就是命令,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灾物资的调运事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考验着各级民政部门的救灾能力。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物资调运速度不断加快,及时高效地完成了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物资调运任务。下面我们通过2015年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010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2013年冬季和2014年春季的生活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和医疗等实际困难,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2013年12月19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捉·依明赴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和昌吉州检查指导各项救助工作,听取了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关于当前救灾物资储备情况工作汇报,深入每个库房详细了解救灾储备物资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较往年明显偏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民政救灾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灾害救助工作及时有序有力进行,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9月2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式上,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救灾物资兰州储备库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了自动化仓库,这种现代化仓库不仅拓展了存储空间,还提高了物资调拨速度和准确性,实现对储备库的高效管理,为甘肃有序应对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提供了物资保障,也促进了甘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发展。初夏的兰州绿意萌发。清晨,记者跟随2017年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座谈会的与会代表,从兰州出发,向西南行进约1个小时,来  相似文献   

19.
<正>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灾害应急救助的重要内容,是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救灾减灾工作中贯彻人本观念的重要举措,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救灾减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湖北省对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一、湖北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严峻形势,适应减灾救灾工作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升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民政部认真总结经验,着力完善实战中发现的漏洞和不足,在救灾物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储备调度管理体系及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