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汪明 《中国减灾》2014,(7):34-34
作为专家组成员,笔者在6月1日到达盈江地震灾区时,看到灾区的人们一如云南人所特有的质朴和平静,捡拾房屋上破落的瓦片,排成行搬运倒塌的学校院墙,或是聚在临时帐篷里默默无语。  相似文献   

2.
乌格 《中国减灾》2011,(9):40-41
在台湾,谢英俊是"9·21"地震灾后重建的代名词。他帮助邵族人建房屋,并让原住民自己动手建造家园;在汶川,他积极投入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在那里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4,(3):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评选出2013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一、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害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灾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将房屋征收与补偿行政争议中具有原告资格的主体规定为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而乔良案中法院通过肯定乔良对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承认了其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虽然法院的说理有待完善,但仍是对"利害关系"认定的一次突破。结合相类案例和学界理论,具体认定"利害关系"时应考虑起诉人是否有值得保护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是否受到被诉行政行为的影响以及权益受到影响与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多层砖混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我国城镇建设中这类房屋的数量多、分布广。砖混房屋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抗震性能较差,较易在地震灾害中倒塌受损。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实践,结合笔者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的情况,就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进行了几点探讨,以供参考。一、建筑平面、立面布置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地简洁、规则,结构质量和刚度较均匀地布置。平面布置复杂,致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反应,这样会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海城地震和唐山地…  相似文献   

6.
刘南江 《中国减灾》2013,(9X):52-53
<正>倒损的老旧房屋、悲痛的死者家属、奋战的武警消防、忙碌的救灾干部、一直坚守的卫生医疗人员和灾区一顶顶天蓝色的救援帐篷共同绘织成一幅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抢险救灾的大画卷。虽然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这一幅幅画面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令人揪心、那么令人感动。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参加的国务院工作组于7月22日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前往受灾较重的岷县、漳县、宕昌县指导抗震救灾,并立即对灾区开展倒损房屋调查,实地获取到不同结  相似文献   

7.
易水 《创造》2017,(11):36-37
<正>光山秃岭是昭通乌蒙山区常见景象,贫困而房破、无林而山崩,是2014年鲁甸"8.3"地震灾区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然而今天,如果你走进龙头山,从山脚河边到高山坡头,处处可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花椒林;山坡上,被花椒林簇拥的房屋露出点点青瓦白墙。"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9日到鲁甸地震灾区考察工作时对鲁甸青花椒的赞誉。目前,龙头山镇花椒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今年产值3亿元,  相似文献   

8.
廖翊 《台声》2001,(8):32-33
南投灾区纪行 “九·二一”与台湾南投县,因为发生在1999年那场大地震而成为祖国大陆同胞关注和关心的两个时空概念。地震过去一年半了,地震重灾区南投的同胞现在生活好吗?带着这样的关切,我和赵卫经台中来到南投灾区采访。 当年这里是地震中伤亡最惨重、房屋损毁最多的地方。如今,县城街上被震损的房屋大多已修复,倒塌房屋拆掉后有的正施工重建,没来得及重建的地方成了一块块空地。少许已经完工的新房外墙上露出有意留出的一束束钢筋头,当地人说,这是特意留下为将来比邻而建的房屋作为连接加固用的。 穿过城区前行,公路上偶会出…  相似文献   

9.
加一 《中国减灾》2013,(6X):20-21
<正>"微博寻找徐敬回家"、"雅安救灾军车再坠崖"……芦山地震牵动人心、各路人马汇聚灾区救援的同时,一条接一条的谣言和假信息也在网上传播。与抢险救灾一样,阻击谣言也是争分夺秒的战斗。与五年前汶川地震最大的不同是,随着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由碎片化信息组成的一条信息传播链,弥补了信息缺口,形成了正能量信息的传播,为阻击谣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震后谣言为何满天飞?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就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有人却制造出不实信息在网上传播。"人民网"于4月24日特别整理了"十大不实谣言":1."寻找徐敬回家";2.磁铁预报地震;3.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4."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5."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6.多张雅安地震现场房屋倒塌图;7."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报》2012,(17):20-20
<正>津国土房地权[2012]260号为进一步规范集体土地上房屋转移登记,实现房地权属统一登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凡办理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的,房地产登记机构应在房屋所有权证书"附记"栏内注记"集体土地"。二、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不得违反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1.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火毁灭整座城市 1906年4月18日早晨5时13分,美国旧金山市发生8.3级地震,旧金山市无数的房屋被震倒,30秒钟的地壳震动就毁掉了人们花了数十年时间才建造起来的大都市,而且更危险的情况也随之出现:地震把城市的生命线——水下管道彻底破坏了,这座城市失去了遏制灾难的水源。  相似文献   

12.
高继宗  苏彦 《中国减灾》2011,(12):38-39
重灾区大小因震而异 地震重灾区是指烈度≥Ⅷ度的灾区(还可以把烈度≥X度的灾区称为极重灾区),这些灾区的灾情非常严重:山体崩塌、滑坡,地面断裂、陷落,道路、桥梁毁坏,交通、通信中断,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居民大量死、伤,自救能力或完全丧失、或十分微弱,急需外部救援。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云南省普洱市看望地震灾区群众时,走进一间临时搭起的帐篷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挺起不屈的脊梁"7个大字,然后对同学们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要有意志、信心、勇气。地震毁坏了我们的房屋,但震不垮我们的意志。同学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得更加美好,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云南日报》6月8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8,(3):62-64
安徽省因雪灾倒塌房屋9.05万间,其中倒塌民房3.13万户、6.51万间,损坏房屋17.3万间。省民政厅快速制定全省灾区建房计划,突出重点、保障重点,要求全省各地6月底前完成灾区倒塌民房重建任务,让倒房群众住上新房。  相似文献   

15.
<正>台风"温比亚"、台风"山竹"、云南墨江县5.9级地震、川藏交界金沙江滑坡堰塞湖灾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我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灾害总是不期而至。2018年我国依然灾害多发,灾区农田被淹,道路被毁,受灾群众的房屋或被洪水冲毁或被地震震裂……为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2018年12月17日,应急管理部、财政部联合召开2018—2019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究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形势,部署安排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继宗  苏彦 《中国减灾》2011,(23):38-39
重灾区大小因震而异地震重灾区是指烈度≥Ⅷ度的灾区(还可以把烈度≥Ⅹ度的灾区称为极重灾区),这些灾区的灾情非常严重:山体崩塌、滑坡,地面断裂、陷落,道路、桥梁毁坏,交通、通信中断,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居民大量死、伤,自救能力或完全丧失、或十分微弱,急需外部救援。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大小是因震而异、因地而异的,彼此悬殊很大。通常是震级越大,重灾区范围越广。如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后,地震灾区和受灾群众的各种消息被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和受灾群众献爱心。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在接收捐赠的工作日志里,记录了地震后一周泰州各界为灾区尽已所能的大爱之举。当然,这也仅是地震后,全国人民对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善举的小小一角。但通过这一角,我们也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情谊。  相似文献   

18.
雅安地震面前,“我们都是灾区人”的精神再次彰显,微博被地震相关信息刷屏,人们纷纷寻求献爱心的方式。普通人去灾区已经被证明添乱多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滑落的山石激起满天尘土,乌黑的天空下,房屋被夷为平地。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的8级地震,灾害严重,举世震惊。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鲁山县省、市人大代表心系灾区,不断向汶川奉献绵绵大爱。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霎时间,天摇地动,墙倒屋塌,满目疮痍。时隔4个月,笔者再次走进地震重灾区,感受到了灾区群众自力更生、创造新生活的努力和信心。帐篷区里有温暖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一直是鲁甸地震灾区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在这里的帐篷区,每个帐篷上都贴着"包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