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南江 《中国减灾》2013,(11):50-51
近年来,四川省灾害频发,干旱、洪涝、风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紧急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需要充足的救灾物资准备,需要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四川省民政厅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努力夯实救灾物资储备基础,着力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成果优势,整合社会和自身资源,救灾物资调拨、发放、运输和储备做到了保障充足、发放准确、运输及时、储备充分,从而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7日,为做好全省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云南省民政厅在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安宁库举行"云南省为灾区群众送温暖活动物资发放仪式",向重灾地区、高寒山区安排总价值1000万元的过冬御寒物资10.4万件。省财政厅、省公安边防总队后勤基地、厅办公室、厅救灾处、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相关人员,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四川省射洪县民政局未雨绸缪,出台了应急预案,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和应急救援演练,并增加了救灾物资的品种和数量,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点,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当涪江射洪段发生洪涝险情时,县民政局及时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转移安置群众,发放救灾物资,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多措并举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工作今年入汛以来,为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救灾物资发放,从广义上讲,包括了救灾物资购配、储备管理、出入库、物资运输、物资分发、回收等业务流程,是救灾物资的全生命周期。依靠人工记录、清点、调度等传统救灾物资发放管理方式,由于过多人为因素,影响了救灾物资发放管理的效率和公平透明性。物联网、RFID、智能仓库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推动了救灾物资发放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救灾物资发放全过程实现高效、公平、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10月29日下午,茂名市将捐赠的新衣被等救灾物资,直接发送到对口支援的汶川县银杏乡灾区。这批救灾物资共有新棉被1600床,取暖器800个,电饭煲800个,新羽绒服1600件,总价值150多万元。茂名市政府副市长陈亚春、茂名市民政局局长张甲东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救灾物资的包装和发送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近年来,甘肃省以满足新常态下救灾物资保障需求为核心,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统筹规划布局加快物资储备设施建设针对甘肃省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匮乏、仓储能力不足的情况,综合考虑甘肃省灾害特点、人口分布、辐射范围、交通条件等,组织专家深入调研论证,在省政府出台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甘肃省实施方案》中,明确实施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推进省市县及部分乡  相似文献   

7.
<正>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着棉衣被、折叠床、帐篷等各类生活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这些物资能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助于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第一时间将物资运达灾区,并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中央救灾物资兰州储备库、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通过打造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式、采用先进仓库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仓储管理业务流程体系,全面提高了救灾物资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2013年冬季和2014年春季的生活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和医疗等实际困难,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2013年12月19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捉·依明赴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和昌吉州检查指导各项救助工作,听取了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关于当前救灾物资储备情况工作汇报,深入每个库房详细了解救灾储备物资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年初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的防控形势,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调集人力物力,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救灾物资保障工作。他们及时成立疫情防控救灾物资保障组,出台方案措施,第一时间将应急物资调往疫情严重、物资紧缺的地区,并在紧急情况下确保物资的调运和管理高效规范、及时准确,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抓备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防灾减灾工作上台阶加强新灾应急保障工作落实。强化灾害应急资金管理,规范发放程序。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防汛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江西省以贯彻落实民政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积极协调、主动作为、高位推动,全力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全省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三个强化",高效推动定好位江西省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灾后救助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弥补近年来储备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不足,省委、省政府和各个部门都对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救灾物资协议储备是在政府救灾物资储备的基础上,走社会化的路子,遵循"化整为零、分级代储、保障供给"的原则,整合社会储备资源。目前,安徽、山东等地方民政部门探索开展了救灾物资协议储备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展望未来,我国的救灾物资协议储备工作还需进一步明确协议  相似文献   

13.
救灾既是一项传统的社会工作,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救灾物资是减轻灾害损失、进行紧急救援、安排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救灾资源,而救灾物资采购是救灾物资筹措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救灾物资采购,对于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增强灾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救灾工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晓峰 《中国减灾》2013,(11):28-29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重要内容,是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完善、有效、可靠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是成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前提和基础.以天津市近年来的储备工作实践为基础,全面深入地研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探讨救灾物资储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完善天津市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灾害应急救助的重要内容,是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救灾减灾工作中贯彻人本观念的重要举措,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救灾减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湖北省对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一、湖北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北京:紧急调拨应急救灾物资支援基层疫情防控自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及时采取行动。截至2月11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先后向1500个基层村(社区)紧急调拨了9批次应急救灾物资,其中市应急管理局调拨市级物资2批次,各区局调拨区级物资7批次。共调拨应急救灾物资3320套(件),其中救灾帐篷2496顶、棉衣604件、折  相似文献   

17.
李保俊 《中国减灾》2013,(10):10-11
救灾物资储备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生活类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发生自然灾害后,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衣、食、住等生活保障,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灾害应急救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加快湖北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我们对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06,(12):38-39
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则是贯穿这一系列工作的物质基础。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对于增强灾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救灾工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占地约70亩地,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9804平方米,辅助用房和用房2230平方米,200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单位。多年来,中心累计向全省和全国各受灾地区紧急发送救灾帐篷14万余顶、救灾棉衣被30多万床件,较好地完成了民政部和省减灾救灾委交办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紧急调运任务,在应对全国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中心还承担了2次援外人道主义物资紧急调运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