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的概念诠释是环境法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两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逐渐明确化,印证了环境法的发展脉络和原则变化。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前者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结果的环境保护,而后者则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预防的环境保护。环境侵权应该是民法领域对环境保护的手段,而环境侵害则隶属于环境法领域。两者的并存,说明了环境保护既需要环境法,同样需要民法等其他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2.
蔡维力 《理论前沿》2009,(23):62-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纠纷大量发生。如何公平正义地解决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呼应.环境公益诉讼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法学界研究的学术热点问题。虽然法学理论界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探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有关环境权益的司法救济的研究中存在重大缺陷.缺乏对环境诉权的深入理论探索,环境诉权及其理论缺位已成为制约环境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有关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责划分。一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决定了环境管理的性质、规模、功能和效率。我国应加大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从行政隶属关系上高于其他资源管理部门,并按流域、区域设置其分支机构,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以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机构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和高享受。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进行思考和行动,结论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又源于环境保护,因此,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环境立法滞后,有的制度还存在问题等现状,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的组织方式和人身保护的特点决定了,公众获得越多的环境信息就越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我国现行环境法律缺少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环境法律的发展,公众对于环境危害的认知水平和保护自我与公共环境的权利意识大大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已逐渐成熟,因而在相关环境立法和公众参与机制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应尽快制订关于环境知情权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之而生,与日俱增,给三亚市海岸带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三亚市海岸带生态环境,促进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海岸带的有效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对三亚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是中国热带海滨资源最丰富、最密集、最完整的地区。几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已经进人全球化时代,成为一个热门的全球性话题。然而,目前的国际政治法律秩序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时,存在全球公共产品管理的不能。那么,随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跨国活动日益频繁,为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这些环保非政府组织成为了管理全球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主要角色之一,而它们的跨国活动也势必对环境法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致在不远的未来会出现全球环境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环境问题成为当下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所以,公众有责任也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在环境法中,加入公众参与的制度,充分赋予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将大大有助于环境法的实践操作。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环境法中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研究公众参与制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研究了国外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一些措施,以求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李想 《理论前沿》2009,(10):21-23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在这两大流派相互责难而走向整合的过程中诞生的新的环境伦理思想——“生态人本主义”,正是对这些传统环境伦理理念的扬弃。借鉴生态人本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侵害环境公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维护社会公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却没有确立这一制度,很多环境损害问题无法得到法律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