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消费异化割裂人与自然关系、造成自然生态领域矛盾不可调和,使人陷入消费主义窠臼无法自拔。开启生态消费模式,即以生态消费取代异化消费,才能超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走向新的文明。由此,在新的消费理念指引下,重视精神消费、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和恒温消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指向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不断追求被众多企业、商业经营者和媒体故意制造出来、刺激起来的物质和精神欲望的满足,即“虚假的需要”.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极有可能被盲目崇拜和效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消费群体消解掉.消费主义的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剧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消解节俭、进取和拼搏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导致人的异化.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延伸,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消费理念.面对消费主义给资源、环境、生态上带来的破坏与不可持续,越须提倡、选择一种新的可持续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3.
如何克服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消费主义具有诱惑性、象征性、浪费性和全球性等特点,不利于人类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也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消费是反对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也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们伦理水平的提高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消费的养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对消费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制,以生态化的消费理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人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生产和欲求无限扩大的同时,消费发生了异化,成为挥霍性的消费。挥霍性的消费必然带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从生存论的视域中规范消费主义,提倡“合理消费”与“适度消费”,建立一种节约型的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消费主义者鼓吹"生活就是为了消费",这一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价值观。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使人们的科学消费观发生扭曲,自我价值观的确定时而迷失,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冲击,一系列的伦理危机频频出现。这些异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的危害与遏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消费生活方式及行为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多危害,在我国也表现出富有特征性的倾向与形式。要摆脱消费主义的蔓延,遏制消费主义的影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7.
权力驱动下的中国消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消费主义的成因是权力驱动.权力驱动下的中国消费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引导消费,消费主义与发展主义和社会稳定有着直接的关联;二是权力主体的高消费和奢侈消费,包括公款消费和私人出资的权力主体消费.权力对消费主义的驱动加大了消费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损害了政权合法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  相似文献   

8.
论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与遏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是二战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消费思想。这种消费思想主张人有权无节制地占有和享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感官需求,认为恣意地进行物质消费是人所应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目标。消费主义的产生与蔓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如资源的消耗加剧,地球生态体系失衡,生存环境恶化和价值目标错位等等。因此,探析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寻找遏制其蔓延滋生的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撇开触发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其他深层次原因,但就消费领域来说,由消费主义所倡导的过度、无度和超前等不和谐消费问题无疑是诱发此次危机的导火索。因此,摒弃消费主义观念,树立和谐消费现代理念是后危机时代理性回应,是生态文明社会中,人们消费所应具有的基本原则;是人类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是未来我国及世界各国消费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10.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消费异化,使消费者迷失,所带来的后果是自然、劳动、科技、人性和消费的异化,造成人类难以承受的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的特征是消费至上的享乐主义,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通过消费文化引导,大力提倡生态消费,扭转消费异化,形成全社会的消费自觉,奠定合理消费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的当代表征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和消费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作家的关注。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在其第十一部长篇小说《羚羊与秧鸡》中将这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描述了人类利用所掌握的生物科技生产出各种自然界本没有的消费品。而这种畸形消费是比当今的消费异化更胜一筹的"消费异化",由其带来的环境危机正表现了作者对"消费异化"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的忧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进程,消费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随着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向发展中国家侵袭,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消费观念,片面夸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把人们消费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实现,把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消费主义的代价,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消费主义不可避免也影响到我国,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并不适合在我国发展,影响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致力于消除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积极提倡"合理消费"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商品匮乏的消除使人类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20世纪中后期,消费社会来临。消费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使消费文化发生转变,消费主义文化渐成主流。社会消费时尚显现着社会消费文化。消费时尚研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再论环境资源法的伦理意蕴——以消费主义为视角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消费模式已经为全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构成了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因此,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困境,摒弃和超越消费主义价值观,取而代之以生态主义伦理观便成为人类寻求解决危机的必然之道。生态主义是环境资源法选择并设定的伦理基础,用生态主义诠释环境资源法的规则、规范是环境资源法伦理思想的应有之意。环境资源法的法治观、建构基础以及动态运行基础都是与生态主义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们对于文化上理解的分歧,导致对于消费文化的性质也存在差异。在当代,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尤为紧密:消费主义就是当代的主流消费文化。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引起了对整个消费文化的批判。因而概念的界定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时代,以内容和社交为中心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向“短视频+直播”的社交电商转型,其中以内容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商化转型模式最为显著。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社交电商引发了数字技术异化、消费异化以及交往异化问题。本文以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类社交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资本逻辑探究社交电商平台的异化现象,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提出引导社交电商平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矫正路径:以制度优势规制资本逻辑,防止社交电商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统摄,以人为本发展社交电商平台;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营造健康的社交电商生态。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的价值理念。人们通过消费在社会中进行自我身份的定位,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求,但却并没有带来最终的幸福感和存在的价值感。崇尚消费主义价值理念的人们背离了消费的本质意义,难掩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聊,存在着普遍的精神生态危机。因此,消费主义终将成为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才理应是个人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是西方众多文化思潮之一,相对西方而言,我国学术界对消费主义的关注比较迟缓。检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近10年国内关于消费主义基本问题研究的学术景观,可以发现,学术界对消费主义的概念、本质、产生原因、特征、影响等做了全面的研究,逐步加快了国内对消费主义研究的步伐,也不断拓展国内消费主义研究视角,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大,对消费主义问题的研究将创造出新的发展点,并在研究层次和研究方法上持续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20.
社会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异化形式——消费异化。在消费异化中尤其以身体消费的异化最为突出和明显。消费异化主要包括:真实消费异化为虚假的品牌消费,遮蔽的性欲消费异化为公开的"性欲经济"消费,以及身体休闲的异化。而身体消费的本质是:身体消费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了人与物品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人和集体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主动的关系中,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模式,形成了对物体系的全面性地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