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2年9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日本田中角荣首相,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毛泽东指着在旁的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说:“噢.此人是周朝人.是文王的后代。”周恩来说:“周文王姬姓,姓他(指姬鹏飞)的姓,不姓我的姓。”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传承》2003,(2):11-13
“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接茬儿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西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人  相似文献   

4.
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许若默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最重要的是“互相监督”。毛泽东在1957年就曾说过:“各党派互相监督的事实,也早已存在,就是各党派互相提意见,作批评。”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监...  相似文献   

5.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次赴上清寺“特园”拜访民盟主席张澜。第一次是8月30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来到“特园”晤谈,地点在张澜的卧室。毛泽东首先转达了朱德总司令对老师张澜(朱德曾是张澜的学生)的问候,转达了吴玉章对好友的问候。张澜说:...  相似文献   

6.
报刊撷英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筹建中,对民主人士的安排,是毛泽东、周恩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他们认为,民主党派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斗争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都应该有所安排。 首先是对傅作义的安排问题。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傅作义将军对和平解放历史名城北京有着特殊贡献,一定要再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位。鉴于傅  相似文献   

7.
袁浩 《前进》2009,(10):55-55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离开崇山峻岭的西柏坡,前往繁华的古都北京筹备建国大业时,曾意味深长地比喻为“进京赶考”。在这之前,毛泽东还举了另一个“进京赶考”的例子,那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六四四年,他轰轰烈烈带着自己的义军弟兄进入北京,仅仅潇洒快活了一个月,便凄凄惨惨地败走西安,交了一份白卷。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新中国首届“内阁”中的民主人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主党派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一道参加了民主联合政府,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领导》2014,(9):40-41
1979年7月16日,邓小平从安徽来到上海,下榻在“414招待所”(即西郊宾馆)。这里林木茂盛,环境幽静,但此时,邓小平的心情却并不平静。因为,他想起了1975王洪文在上海说过的一句话——“十年后再看。”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周恩来病重住院。是年7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文革”中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毛泽东此举让王洪文自感接班的希望将要落空,他跑到上海叫嚣:“十年后再看。”那一年,邓小平71岁,而王洪文刚满40岁。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政协公报》2002,(6):42-44
毛泽东任命“内阁总理”。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入士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对周恩来的高度了解、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6,(Z1)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的名言。毛泽东作报告、演讲的底稿,从不让人代笔,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央“八大”开幕词。毛泽东曾起草过两个稿子,可不知为何都没有写完。于是毛泽东让陈伯达起草,然而他的稿子让毛泽东觉得写得太长,扯得又远。于是毛泽东找到了田家英,说“: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我就放心了。”时间非常紧迫,这时离八大召开只有几天了,田家英花了一个通宵把初稿赶了出来。毛泽东比较满意他写的这份稿子,立即送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有关同志那里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八大”召开那天,…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6,(4):40-40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在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14.
史继忠 《人大论坛》2012,(12):54-55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与秦邦宪、邓发、叶挺、黄齐生等乘机由重庆飞往延安,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坠机遇难。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亦荣。”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王若飞在离开重庆的前_。。天还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话是他的最后遗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对他的逝世,周恩来悲痛地说:“失掉了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崇拜的领袖毛泽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北京人在后面添上一句,变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到过北京的游客都知道,烤鸭是北京最受推崇的“大餐”。  相似文献   

16.
叶子 《现代领导》2011,(7):37-37
1956年9月13日,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陈云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起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候选人。对于陈云这个候选人,毛泽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陈云同志。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01,(5)
畅谈颐年堂1950年9月16日,梁漱溟参观东北回到北京。23日晚,毛泽东约梁漱溟谈话,派车将他接至颐年堂。梁漱溟先谈了在东北旅顺、大连所见苏美飞机冲突之事,并深为战事爆发而担心。毛泽东说,目前尚不至有战争,因为我们不想打仗,根据美方及其国内布置的军队情况,亦不像要打仗的样子。梁漱溟报告了  相似文献   

18.
“赶考“     
考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神圣而庄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讲,考场如战场,考试实乃命运之门,成败荣辱系于此。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赶考”路漫漫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本刊记者打电话到某民主党派,询问该党派今年5月到某市联系定点支援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电话的另一端这样告知:“人家说现在抽不出空来谈支援的事,过一段时间再说。”由这件事,笔者又联想到今年早些时候随统战部领导到某地为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联系定点支...  相似文献   

20.
今年 3月 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 103周年纪念日。 1998年,在人民的好总理诞辰百年纪念时,延安“鲁艺”校友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我爱人陆石因双目失明没有参加。事后校友会发来通知,没有参加的校友,只要了解与周恩来有关的事,不论巨细都希望写成文章寄给他们。陆石听完通知,陷入沉思。晚上,他给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他说,他从延安到北京,见到周恩来的次数很多,听他的讲话和报告也不少,也曾单独与周恩来接触过几次,虽然都是具体工作上的小事,但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第二天,慕丰韵同志来家看望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