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色个案     
债主“袖手旁观”为逃债人死亡负次责江苏省常州市一男子李某为逃避债主的强逼,跳入冰冷的河中逃生,债主张某和同伙杨某却“袖手旁观”,结果李某被淹死。近日,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判决了这起“袖手旁观”案:两被告对李某的死亡应负次要责任赔偿死者家属7.8万余元。原告死者的亲属认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5,(8):52-52
广州市东山区一“老赖”欠钱不还玩失踪,却在赌博时被债主发现,在行将被拘留15天时,“老赖”请求亲属施以援手,因没了信用遭到亲朋们的拒绝。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搜走债主欠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编辑同志:1997年9月,水果商刘某、李某、段某合伙购买李力和祝某的苹果,并分别给他们写下了58350元和59240元的欠条;又购买了张某的纸箱并写下一张26630元的欠条.由于货物销售不出去,李力、祝、张催要货...  相似文献   

4.
《政工师指南》2006,(4):F0002-F0002
常州市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隶属于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是同时具有园林绿化“丙级”、房屋建筑“丙级”的监理公司。  相似文献   

5.
警官信箱     
警官信箱编辑同志:我村村民张某与邻居李某(女)以前因小事产生过矛盾,张某遂怀恨在心,便趁李某的丈夫外出打工李某独自在家之机,每到晚上便采取向院内扔砖头,在李某的窗前学鬼叫等手段来恐吓李某,致使李某出现头疼、失眠等症状。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李某去地里干活,张某便埋伏在李某回家的路旁,见李某从地里干活回来,便头戴事先做好的鬼脸面具跳出来,李某当时便被吓得昏了过去,后经医院抢救脱险,但从此精神失常。经法医鉴定为重伤乙级。但张某却说自己干的只是小小的“恶作剧”,并没有犯罪。请问,这样的“恶作剧”是不是犯…  相似文献   

6.
2009年,犯罪嫌疑人许震在山东潍坊一家皮鞋厂打工时,与一同打工的冠县女子李某确立恋爱关系并同居。后来由于许震经常酗酒、打架,感情出现危机。 2013年春节前,李某谎称“回家”,只身到青岛打工。过完年回到工厂后,许震联系不上李某,便多次来到冠县李某家中寻找。李父始终不告诉其李某下落,许震对此怀恨在心。  相似文献   

7.
小谢今年四十七刘长忠,卢建国公牛一样强壮的蛮汉李某,正在这个偏僻山村的亲戚家房前忙碌,一个头戴草帽完全是本地山民打扮的人向他走来。李某觉察后抬头望望,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照旧忙自己的。“山民”走过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啥?”李某停手恼怒地望着来...  相似文献   

8.
姑娘摸石子     
有个债主逼迫某商人还债,商人还不起,债主便想娶他美丽的女儿抵债,并提出一个“建议”:可以用分别装有白石子和黑石子的两个一模一样的袋子,让姑娘碰运气。如果姑娘摸到的是黑石子就得嫁给他;相反则作罢,债务也可以免除。父女俩只好同意了。但姑娘却发现,债主往两个袋子里装的都是黑石子。面对这种情形该怎么办呢?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只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拒绝摸袋子;二、揭穿债主的骗局,要求按原定条件进行;三、随便摸一个袋子。 然而,上述三种选择都不能使姑娘达到既不牺牲自己,又能免除债务的目的。后来,聪明的姑娘…  相似文献   

9.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李某路过一家小店,趁店中无人,偷了3包“三五”牌香烟,4包“牡丹”牌香烟,后店主追上来,李某打倒店主,返身逃脱。此事过了一年半没有下文,可是有一天派出所突然抓走李某,以偷窃为名罚款300元,请问:根据治安管理条例第18条规定,违反治...  相似文献   

10.
郑宜栋坚定地说:“父债子还,我责无旁贷。如果再不偿还,压在心头几十年的大石头就放不下来,我将永远愧对债主,任何人也阻止不了我,这笔债,我还定了!”  相似文献   

11.
2月10日,常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展“学习日”活动。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局长李沛然参加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李某,男,1946年出生,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职工。2002年该厂由于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滑坡,决定对职工进行分流安置。经厂办公会研究,确定了三种方案:一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退出岗位休养;二是厂内待岗;三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李某按照第一种方案,办理了“内退”手续,每月从单位领取550元人民币。李某“退休”以后,每月领取的费用可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起初还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3.
走过金桥奔小康──常州市实施“妇女致富工程”侧记朱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常州市68万农家女在300多万亩土地上长年辛勤耕耘,是“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使她们成为粮棉油生产的主角、多种经营的能手、闯市场的新兵,彻底改变了昔日“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李某,女,32岁,1980年7月参加工作,原任某市幼儿园教师。1990年3月,李某因患乙型肝炎病休在家。到1993年6月,李某经过治疗基本康复,因为病难以根治,幼儿园领导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幼儿园工作条例》第三章第四条“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的规定,劝李某调出另行安排工作,调动工作期间按工资的80%领取生活费,本人也表示同意。在办理调动过程中,李某改变了主意,不愿调出另行安排工作,并同意自1994年11月起参照幼儿园制定的“因病休假超过两个月的只发120元生活费”的规定,每月领取120元的生活费…  相似文献   

15.
不该发生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少年救人溺水,巡警袖手旁观”的议论频见于媒体和民间。对此,我们的一线巡警--徐闻县几位过失者的同行们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16.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保障》2012,(11):4-4
一个月前,我公司员工李某通过熟人关系,从医院获取了一张“患有严重乙型肝炎,建议休息治疗三个月”的证明,而后向公司请病假。公司因不明真相,准假三个月。近日,公司发现李某悄悄与他人合伙经商后,遂明确要求李某要么去医院复查、要么复工,但被李某拒绝。鉴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及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均明确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五天以上或严重违反公司纪律的,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能否将泡病假的李某按此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8.
肖廷伍 《当代广西》2005,(10):58-58
案情方某是某行政单位主管基建、改造工程的负责人,2001年至2003年闻,方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将本单位的工程项目发包给某建筑队的李某,使李某获得巨大的收益。李某为了能够继续获利,决定向方某表示“感谢”,但苦于自己急需资金还贷,手头暂时没有现款,无法马上兑现给方某现金。2004年3月  相似文献   

19.
【案例】:李某2007年11月1日经人介绍至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在李某多次要求下,与单位签有期限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用人单位提出于2008年1月28日提前一个月通知李某2008年2月28日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同意。于是,厂长找到李某说:“你在单位共工作五个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不满六个月,只能给你半个月工资1,000元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0.
【案例】:某服装有限公司与员工李某,于2005年6月23日签订一份劳动(聘用)合同书,聘用期限为1年。合同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06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出国培训协议》,由公司出资,选派李某去国外培训,培训约定了服务期限和违约赔偿方式。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调整情况,延长李某在国外的培训期限。但不久,李某在培训国“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