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消除体制性障碍、创新体制是关键。东北体制性障碍突破,要以政府改革为突破口,国企改革为重点,利益关系调整为难点,政治体制改革为关键,依法运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政治体制改革始终呈现出相对滞后状态。政体改革在我国一直是举步维艰,各种体制性弊端日益凸显。实行民主宪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我国的国情注定了政治体制改革不可操之过急,需实行渐进改革。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紧迫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行政成本高速增长,不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久治无功。造成降控行政成本久治无功的"体制性障碍"包括:多重锁定的非正式规则,不适当的决策诱导,无约束的理性官僚,激励投机的重复博弈,失控的行政代理人,改革的不良路径依赖以及扭曲的文化规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体制性障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需要在改革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文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南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政府公共治理过程中遇见的诸多问题都与政府自身有关,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势下完善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公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冲突,需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扫除体制性的障碍,提高政府实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6.
判定当前不断蔓延的腐败现象是体制性腐败还是素质性腐败,这是反腐败斗争的首要问题。当前的腐败现象首先是体制性的腐败,其次才是素质性的腐败。体制(包括监督机制等)的缺陷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反腐败成效不尽人意的主要教训。从体制性的角度来分析,吏制腐败是体制性腐败的核心环节。必须以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构建与政府转型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经济社会中许多不和谐现象的长期存在,暴露出政府职能定位上的缺陷,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必须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公正公平与活力效率、国家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当前,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诸多矛盾的瓶颈问题,而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因素,提出了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邓小平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不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业本身 ,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先行的改革模式造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政治体制对经济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政治改革势在必行。行政体制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结合部,是大规模启动政治改革的前奏,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政治改革的基础。将行政体制改革纳入法治化是行政体制对建设法治化国家的有力回应,也是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略论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最关注、想得最深、分析最透的 ,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思想极为丰富 ,极其深刻和精辟。这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于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邓小平有两个重要思想 :一是中国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 ,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不改革政治体…  相似文献   

12.
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时把握体制性要素改革与文化性要素改革两大主要环节,文化性要素改革也即行政文化创新问题。就目前有关这一课题的讨论来看,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对“创新”含义的界定,认识行政文化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行政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行政文化创新应当继承民族传统,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体系;行政文化创新需要开阔胸襟,广泛吸收人类在这一领域创造的优秀成果;行政文化创新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在行政实践中不断革新发展;行政文化创新要坚持科学态度,提倡求真、讨论和争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余模式和萍乡模式迎合了警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符合中央对基层警务的发展要求,为我国警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范本和试验平台。但是其不具有典型意义且不完整。从依法治国方略、警务效率追求、便利群众原则和精兵简政角度,萍乡模式更切合我国公安实际。警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加强公安基层工作和一线实战;警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是改革基层警务管理体制,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性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税收服务、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创新服务和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体制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现有金融体制垄断资本的分配权、市场机制失灵、控制投机经济不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滞后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存在着严重错位等。破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体制性障碍必须做到:进一步深化金融制度改革,着力破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资金瓶颈;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破除体制性障碍的原动力;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增强民企冲破除体制性障碍的爆发力;进一步改革和减少行政审批制度,为民营企业拓宽发展空间减少阻力;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的功能和作用,增强破解体制性障碍的系统集成力。  相似文献   

15.
职务科技成果归属国有无形资产的法律政策问题被视为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难破解的体制性障碍。自2015年“权属分置制度”改革至今,科技管理政策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资产属性的体制性障碍。国内一些学者在解读西方经典科技管理政策《拜杜法案》时存在误解。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要从成果转化优先、发明人主义、合同契约精神层面汲取其法理精神。从短期战略看,应吸收《拜杜法案》中的契约精神,摆脱国有资产属性体制的束缚;从中期战略看,应修改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避免不同政策相互掐架的现象;从长期战略看,应赋予高校真正的法人办学自主权,在根本上破解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6.
武力 《工会论坛》2004,10(3):50-51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党政分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仍存在着不少弊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阻力是 ,理论准备不充分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旧体制影响严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主 ,实行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 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从结构上分析,某些机构的改革可以适当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些机构的改革可以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但从总体上说,机构改革应当是超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机构改革超前于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道路或创造条件.比如说,如果当初不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就不容易推进.难道一定要等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好了,再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吗?显然不能.今后还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例如,应该成立一个权威性的政府机构——证券管理委员会.有了这个委员会,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指出制约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若干体制性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鲁盈 《理论前沿》2004,(12):27-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绩不容否认,但很不理想。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体制性障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滞后。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要求,这对进一步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20.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而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载体 ,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 ,是政府与市场的连接点。所以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一国政府能力大小的显性表现。如何建立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文章以美国、日本、英国政府机构改革为切入点 ,探讨政府机构改革的一般规律 ,以益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