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逻辑起点抑或元范畴是建构一门学科最基础的理论问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必须正视并着力解决好这个基础理论问题, 否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终将沦落为没有经济范畴 (经济范畴是构成经济理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没有理论 (原理) 和理论体系的拼盘, 随时可以推倒重来。 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需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出发: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内容到底是什么。 由此, “剩余产品” 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因为, 只有剩余产品才是真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丰 《思想战线》2021,47(6):1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确定理论阐释的起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向,从借鉴马克思确立《资本论》的理论起点,到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作为理论阐释起点的,它蕴含着社会生产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细胞”的探讨;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则确立了“人—物—人”的“人民逻辑”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细胞学说,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以发现,“为人民的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3.
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王宗学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构筑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换言之,逻辑起点是历史起点的客观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按照逻辑起点、逻辑继承、逻辑结构、逻辑归宿的脉络呈现其逻辑理路的.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继承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分汲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传承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理论要素、理论主题和科学方法内在逻辑的统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进步、为世界各国谋和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为鉴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泽东。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问题,从本质上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和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者 ,邓小平在建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就是解构与超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解构是邓小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超越精神是贯穿了邓小平解构与建构社会主义辩证过程始终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邓小平文选》1至3卷。邓小平的理论,集中体现在这三卷中。邓小平理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要从总体上把握邓小平的理论思想,全面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必须研究邓小平理论发展的逻辑结构。下面,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逻辑起点: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邓小平理论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邓小平同志长期革命实践的追求目标。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个方向首先,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进步的方向。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纵观国际…  相似文献   

8.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劳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题,依据实践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理论总结和提升,注重理论体系的结构层次、历史传承和内在逻辑,重视理论表达的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遵循的逻辑结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体系构建的方法,首先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和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消灭了私有制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区隔开来。社会主义条件下允许存在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有助于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确研判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整体研判基础上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历史溯源、现实关切、逻辑理路、前景展望等层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18,(2):20-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演进,成功把中国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逻辑演进,成功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和“三步走”发展的逻辑演进,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逻辑影响,打破了西方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神话,冲破了发达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话语权的垄断,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本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这些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沉淀着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着眼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时代精华。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耦合进路做出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展开,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升华,在现实性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遵循与发展,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释析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和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与创新性、开放性的总体特征和总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首先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和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表述,较好地概括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其精神实质的把握须厘清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理论主题和战略意蕴四个基本问题。把逻辑起点归结为"实际问题",具有事实和价值两方面的科学依据,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具有一致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为注重从思想和感情深处对"百姓心"的强调,以"托底"的底线思维奠定了意识形态底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是由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根本上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战略意蕴主要通过奋斗目标、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国际战略等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思想而得以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及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基础,是我们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同时,始终在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初步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色:即工业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工 业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三个主要理论特色是建国后党的工业化思想 的历史源头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