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科学技术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过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深入剖析了科学技术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相似文献   

2.
我对自然科学是外行。这次来到上海,碰到各位正在讨论制定十年科学规划,借这个机会我谈谈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总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又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因此,认真研究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和趋势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能否实现现代化,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邓小平文选》第83页——以下凡该书引文只注页码)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同时抓好教育,不抓科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前两点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风时就提出了实事求是,这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还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内涵与科学技术○李庆臻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和条件是很多的,我们着重分析科学技术如何推动和促进现代化的实现。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进一步讨论现代化的实质、动力、模式、标准以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一、现代化的实质“现代化”一词的确切涵义及其实质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7.
提起发展科学技术,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而往往忽视发展科学管理,忽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事实。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科学管理的发展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历来就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在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管理方法的巨大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完成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并指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要掌握科学技术,就必须依靠千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靠科学技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思想王真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一向重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认为加强现代化建设是我军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而如何实现军队现代化?毛泽东主张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  相似文献   

10.
对推进河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为强大支柱 ,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手段改造农业 ,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 ,使农业生产既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 ,又能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其内容主要是实现“十化”,即物质装备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经营管理现代化 ,资源配置最佳化 ,农业体制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乡镇企业现代化 ,乡镇设施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目标是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 ,建立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丰富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1.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既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并且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邓小平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理解和学习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将使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一、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和着时代的节拍,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两大特征,其内容十分丰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抓好科学教育";"改革传统科技体制";"要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和完善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这对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把信息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①同时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②面对跨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任务,要更深…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  相似文献   

17.
马名驹 《新视野》2002,(6):16-18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长期追求和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是跨入新世纪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之一。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化最主要的动力和源泉。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中国的现代化应当从自己走过的道路中吸取营养,开拓创新。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应当对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充满信心。一、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运动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领先于世界的。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和造船业迅速发展,指…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科学技术、反对封建迷信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封建迷信有所抬头,伪科学、反科学频频发生,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科学技术普及,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力和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这个科学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和从事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非凡的思想气魄和卓越的科学胆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由此出发,他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关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