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转型期我国公平物品的政府供给系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物品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用来满足社会公平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的公共物品。政府赖以实现促进公平目标的基本途径,便是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平物品。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平物品,政府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平物品供给模式。这套模式是否科学、合理、适用、有效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制度则是实现这一基本条件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在分析利益分配制度中公平价值应有之义的同时把公平作为利益分配制度首要价值原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为核心,以民主政治与"以人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公正而和谐的社会构建为配套措施,从而为社会各种利益的公正分配提供制度性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它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我国公民的社会权利是建立在身份、职业、收入等基础上,社会权利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为公民社会权利的扩展提供了可能,也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政策保障。要从政策层面做出改革与创新,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对政府的责任重新定位,坚持政府责任的主导地位,以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正为目标,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理念。这一理念在其演进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强调公平内容的系统全面。分析和把握这一理念的特征,对深入理解邓小平社会公平理念以及推进我国社会公平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公平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不论是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还是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二者都是互为前提、并行不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坚持以社会公平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且是考验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主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要解决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仅有利于保障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更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保障。因此,要解决好农村问题,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一论断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在中国实践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从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基本制度,提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和根本目标;到拓宽实现社会公平的路径,健全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到立足于科学发展,着眼于制度完善和创新,强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公平;再到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接力探索。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社会公平的探索与实践,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刑事申诉制度涉及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障与裁判的稳定性,关系到社会正义的实现。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完善我国刑事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而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主力军,其作用尤为突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要做到:一、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二、以公平、正义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三、以公平、正义为终极目标,坚持执法为民,切实提高执法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公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来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来实现收入公平,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是否幸福安康和能否维护尊严,关乎改革开放成果能否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也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公平和正义。进一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要完善税制,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消除行政性行业垄断,控制垄断行业收入;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要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3.
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的权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在教育领域中效率和公平更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然而我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演变以及处理两者关系时的局限性的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教育效率还是教育公平,片面地追求一方的发展而忽略甚至牺牲另一方,是很难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或者使两者中的任一方达到最优状态的。在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以公平保障效率,以效率促进公平,实现两者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思想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等几个方面。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明确它的价值导向。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大基本价值目标,而效率与公平兼顾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当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面临一系列难题,需要坚持科学的价值导向把改革推向深入,以实现行政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实现收入分配社会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不同情况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法制和民众的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提高效率和实现公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目标.公共财政分配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如何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公平和效率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动态中的均衡和统一原则.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的支出范围和支出重点应当有所限制和选择,教育财政支出首先应当用于提供教育中的公共产品.因此,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保持和谐与稳定是标准;在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竞争与效益是标准.  相似文献   

18.
谈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该是祥和、文明、公平、有序,它需要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同情之间、经济波动与经济稳定之间、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本文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同样,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才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从日本文献翻译而来的词,它与我国古代"社"与"会"的涵义截然不同,也不同于通常人们所言的"社会",进行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社会建设,必须对"社会"涵义作进一步析解与厘清。在社会建设语义下,"社会"强调社会的总体利益和社会性目标、注重社会成员基本需求的满足、强调社会中个体发展的公平性、社会服务提供的完善性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真正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公平,没有教育的均衡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义务教育已经得到普及,然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的现象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