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需要一次新的农业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也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是中国突出的“西部”问题。小农生产方式是中国“三农”落后的根源。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中国需要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创立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汉南模式”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2.
储健  郭艳鸽 《群众》2010,(2):67-68
创意农业,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价值增值的突破。首先,创意农业对象是有生命的产品及其服务,这是其他制造业、流通业所不具备的,创意农业有着鲜活的素材和无限的源泉,与寻常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曹永森  徐泰玲 《群众》2020,(6):52-53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支持、示范性带动、规范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随着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农场逐渐由家庭式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即家庭农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营活动。深入探索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明确江苏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促进江苏小农经济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衔接,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化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制约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很多,需要丘陵地区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突出工作重点,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杨彬 《岭南学刊》2000,(1):36-38,3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然而,从当前情况看,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仍很大,农业经济与科技结合不理想,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当突出,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有放缓的趋势。要拓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从思维方式上讲,目前面临一个由重视硬件为主的思维方式转向以重视软件带动硬件的战略转变。一、提升农业经济经营水平,必须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在微观上的结合现代经济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复杂,一、二、三产业相互结合、渗透,互相推动,经济已成为一个巨系统。在这样的历…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它面临后续投资难以为继、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灾害疫病难以克服、利益冲突难以协调、金融扶持难以落地等问题。如果实行产业化的企业经营不好,而其中的大部分土地实行了连片整治,会导致农民土地租金收不到、土地退不回、地方政府贴不起等局面,将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问题积累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7.
高凤莲 《前进》2006,(6):41-42,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探讨如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村“新”之所在时,决不能简单地把新农村理解为一个通过建设、规划、盖房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严格意义上讲,新农村的“新”,必须是新的生产方式的载体,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必须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村人口,为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也意味着在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指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其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0多年的实践证明,以“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体系,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快速流动,我国农业经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弱者种地”“差地种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占着主要地位,与生态建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建设生态文明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是坚持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毕节试验区在开展农业化经营的同时,必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杨永泽  王希平  刘佼 《创造》2024,(4):52-56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下,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以培育主导产业为抓手,利用主导产业迅速扩大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促进上、下游产业及旁侧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励敏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9,22(2):13-16,18
农业现代化在国内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式,基本上是从技术层面来定义农业现代化,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有两条典型的路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技术现代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现代化”。很显然,尽管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技术的现代化,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参照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进而建立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出发羔。  相似文献   

13.
吴娜 《人民论坛》2014,(9):93-9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阐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育状况和运行模式,分析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组织的基本思路,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4,(5):30-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10-10
答:在看到重大成就的同时,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16.
冯道 《中国发展》2001,(1):48-50,57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产联合的基础上,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经营联合,由单个、分散的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收益权参与股份制经营,逐步弱化以家庭为概念前提的经营自主权,集聚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的资本化生产,加速农业资本的积累,是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就河南而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自发的制度变迁,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因而必须依据客观实际,科学选择模式,转换经营理念,与时俱进,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陈首珠 《前沿》2012,(18):83-85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在农业方面,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中国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都必须要求转变生产方式.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转型,必须多项举措并举,如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实行循环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出台相关政策和培养新型农民等.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1,(1):65-65
李宗才在《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现代农业建设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产出率的一种新生产经营方式。为了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目前农业经营体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治理和制度创新,才能畅通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