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早恋,是指刚刚脱离少年期进入青春期的在校中学生的恋爱行为。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展呈加速蔓延趋势,以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风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一、中学生早恋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决定了中学生早恋与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为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使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随机选取的305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同时对被试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深入揭示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8%。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达4.6%。(2)女生在各因子分值(偏执除外)都要高于男生,特别是焦虑和恐怖两项。(3)初三学生在强迫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初一学生。(4)母亲与学生的关系好坏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为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使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随机选取的305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同时对被试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深入揭示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8%.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达4.6%.(2)女生在各因子分值(偏执除外)都要高于男生,特别是焦虑和恐怖两项.(3)初三学生在强迫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初一学生.(4)母亲与学生的关系好坏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习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效能感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34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约有14.4%的高中生存在较严重的学习倦怠;男生的情绪耗竭和低效能感程度高于女生,高一学生的情绪耗竭水平最高,然后是高三和高二学生;高二和高三学生的深层型动机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效能感及深层型动机均显著负相关,学习效能感与深层型动机显著正相关;深层型学习动机在学习倦怠与学习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恋行为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早恋行为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自编偶像崇拜影响调查问卷,对南京市726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激励"、"情绪调节"、"职业向往"和"个性学习"等中学生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中,"情绪调节"得分最高,"个性学习"得分最低。(2)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得分因崇拜的偶像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3)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中,在"职业向往"和"个性学习"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4)在整个中学阶段,"职业向往"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余三个因素趋势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378名中学生,使用问卷法对其羞怯水平、同伴侵害、敌对情况进行测量。研究发现,性别和是否独生对羞怯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非独生子女中,女生的羞怯程度明显高于男生;初中生的同伴侵害比高中生严重,表现出年级上的显著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发现青少年同伴侵害在羞怯和敌对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对大学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体育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2)大学体育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与语言型内隐攻击性存在显著相关;(3)体育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非体育生,体育生语言型内隐攻击性大于非体育生,但差异不显著;(4)在大学体育生中,女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男生,女生语言型内隐攻击性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疫情爆发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检出率更高。为了解疫情下青少年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调查问卷,对某校全体430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压力测试。调查结果显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存在轻度及以上压力的青少年占98.1%;其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高二年级学生心理压力高于高一、高三年级。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16名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1)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但以非专业求助为主,朋友或同学是首要求助对象;其中女生的非专业求助水平高于男生.(2)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偏低,分别为19.4%和2.8%;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是专业求助中的主要方式.(3)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问题知觉水平正向预测向家人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求助水平;心理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负向预测非专业求助水平,但对专业求助没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相关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中专生心理问题有日益严重之趋势。探究中专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对策,不仅是他们完成学业的需要,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抑郁)、暴躁、怯懦、敌对情绪。 1.孤独(抑郁)情绪,是中专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中专一年级学生中比较多,尤其女生和性格内向男生更突出。这与对新环境不适应有密切关系,也与交际能力弱有关系。孤独、抑郁的同学内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了解当今中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我们对处于某大型企业居民生活区包围之中的一所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学生积极上进、思想活跃的主流下,少部分中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出现了某些误区。具体表现为: (一) 社会责任感淡漠 当今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高中生多出生于1976年以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初中学生的宽恕特点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宽恕他人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宽恕他人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对宽恕他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分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分量表中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宽恕自己有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阻碍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中华美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本研究采用传统孝道态度问卷对347名农村中学生的传统孝道态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农村中学生对传统孝道四个方面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性别及独生/非独生的农村中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中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的关系,采用青年学生自信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25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男生在自信各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追求成功动机与自信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自信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人际自信、才智自信对高中生追求成功动机具有显著预测力,成就自信、品质自信对避免失败动机具有明显预测力。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与自信有显著的关系,自信是影响高中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有些学生在友谊与朦胧的初恋之间却无法划分出一条明确的界限。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必会影响和妨碍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因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和部分学生的"早恋"问题,帮他们安然度过这段充满躁动、迷茫和不安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8.
以151名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考察了甘肃省秦安县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目前甘肃省秦安县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有45.78%的人存在明显的学习焦虑;(2)高三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高三男生严重,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高三理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学生,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方面有显著差异;(4)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中学高三学生要高,在恐怖倾向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自编偶像崇拜影响调查问卷,对南京市726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激励”、“情绪调节”、“职业向往”和“个性学习”等中学生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中,“情绪调节”得分最高,“个性学习”得分最低。(2)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得分因崇拜的偶像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3)偶像崇拜影响的四因素中,在“职业向往”和“个性学习”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4)在整个中学阶段,“职业向往”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余三个因素趋势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运用应对方式问卷对845名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面对应激,五年制高职学生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地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反应;(2)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求助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应对方式;(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责因子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更多地采用自责的应对方式;(4)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学生的应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自责水平越低,越少选择退避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