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淞沪保卫战芦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了平津地区,继而积极策划进攻上海。1937年8月9日,日军一中尉率水兵一名,驾车冲击中国虹桥军用机场,开枪打死守军一名,中国军队自卫还击,将日军二人击毙。13日,日舰以重炮向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抗击,淞沪抗战从此开始。8月14日,日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成立上海派遣军,先后七次增兵,投入兵力约30万人,大炮300多门,战车200多辆,飞机300多架,还有几十艘战舰,妄图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投降。  相似文献   

2.
一、廉政反腐的时代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守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且扬言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  相似文献   

3.
杨飞 《世纪桥》2010,(4):14-17
<正>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失踪一名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悍然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华北战场上国共联合 抗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1937年10月12日,日军板垣第5师团及东条察哈尔兵团之混成第15旅团等部3万余人,向我忻口正面前沿阵地猛烈进攻.国民党守军与敌激战,由此打响忻口战役.进攻忻口的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立体战"的密集火网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次地集团冲锋,都被中国守军打退.15日争夺204高地的战斗最为激烈,24小时内双方易手13次,中国守军6失7得,阵地依然在手.  相似文献   

5.
一、廉政反腐的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守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且扬言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从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6.
田代皖一郎,时为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  相似文献   

7.
卢沟桥事变     
许建军  李晓茜 《实践》2014,(10):15-15
<正>1937年7月7日夜,华北日军在中国第二十九军防地卢沟桥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随后借口1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37师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奉命率部外围保卫娘子关,于27日晚在山西省平定县巨城村阻击西进日军,苦战一昼夜,滞阻了日军猖狂西犯,为娘子关守军后撤继续设防争取了宝贵时间。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北平、天津,沿平汉铁路南犯。10月初,日本军部正式向华北方面军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第二战区司令  相似文献   

9.
(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26日,日军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北河以南阵地。为掩护大军撤退,第88师奉命留下1个团,死守闸北,牵制日军。师长孙元良在团以上军官会上,问谁愿意挑这副重担,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当即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于29日、30日相继占领北平、天津。又以铃木第十一混成旅团、酒井第一混成旅团、川岸第二十师团一部及板垣第五师团约7万人,沿平绥线进攻南口。中国第七集团军所部汤恩伯第十三军、高桂滋第十七军等约6万人,奉命在南口长城线迎击。战事由8月8日日军进攻德胜口开始,至9月1日中国守军撤出横岭城、镇边城结束,历时20余天。中国军人在武器装  相似文献   

11.
51年前的7月7日,驻扎在北平的日军向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布防的卢沟桥发起野蛮进攻。守军奋起抗战,由此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和七·七事变时,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从宏观上侧重说明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所造成的影响。从微观上着重分析当时二十九军首领宋哲元、秦德纯、张自忠等人的抗日表现和蒋介石对日态度的变化,以及日军贪得无厌的扩张欲望;面对促成七七抗战  相似文献   

12.
党史知识     
《湘潮》1992,(7)
类别:____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的中国驻屯军一部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拒绝。当双方代表进一步交涉之时,日军突然向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守军发动  相似文献   

13.
正1931年9月18日22时许,突如其来的枪炮声打破了沈阳城夜晚的宁静,日军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沈阳守军奉行"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沈阳失守。时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总局局长的黄显声将军(中共党员)率领警察部队抵抗日本侵略者,打响了"九一八"抗战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4.
1938年5月初,日本海军少将大野一郎率领第14舰队运载陆海空罩3000余人;偷偷向厦门进犯。5月9日晚,正当厦门各界人民隆重举行纪念“五九”国耻火炬游行时,20余艘日舰已停泊在厦门东北方五通海面。10 日凌晨,日军陆战队分乘登陆艇向厦门郊区的浦口、凤头村进击,强行登陆,30多架日机对厦门东北海岸的守军阵地反复轰炸。在飞机、军舰的狂轰滥炸和陆战队的疯狂扫荡下,日寇登上厦门岛并不断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26日晚,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500名士兵,谎称日本驻平公使馆卫队,乘26辆汽车、3辆坦克进入广安门,与中国守军29军132师独立27旅679团第1营第1连发生枪战,22时过后战斗停止。广安门事件的诱因既不是中方设计诱歼,也不是日军故意挑衅,而是日军通过城门时,因骄横已久不服从管理,加之说谎心虚,遂与679团士兵发生冲突而引发的事件。广安门事件虽小,却是日军夺取平津进而占领华北前夜的一次严重冲突,对战局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嘉善保卫战不如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那般辉煌耀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被湘西人民引以为傲,因为它是4000多名湘西儿郎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战之歌。夜袭枫泾镇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11月初,日军两个师团在金山卫、全公亭大举登陆,向金山、青浦进犯,11月9日攻陷松江,对上海实行包抄。为免腹背受敌,中国守军全线撤离。11月5日,驻防在蒋介石老家浙江奉化的一二八师(该师7000将士多为湘西子弟)奉战区长官司令薛岳之命,从宁波乘火车日夜兼程…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4,(7):34-34
如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境内的嫩江桥,是一座很普通的江桥。然而.1931年11月4日,就是在这里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当时,日军数量众多。在战区,日军先后集结多门师团等3万余人,另外有伪军3个团。而马占山所率领的黑龙江守军兵力只有1.3万余人,装备上更是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8.
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从长江水路进逼九江,江西保安第三、十一团的退路被日军切断,退守庐山.为了与日军长期作战,必须节约粮食.守军总指挥、赣北游击队司令杨遇春少将决定,将在山上避难的万余名百姓疏送下山.但下山的主要山道均被日军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夜,侵华日军策划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北平守军“伤亡极惨”,7月30日凌晨被迫全部撤离,古城“形同失守”。当日,伪“北平地方维持会”成立。8月8日中午,日军举行北平入城式,故都沦陷。次日,汉奸江朝宗就任“北平地方维持会”会长。8月19日,江又出任伪北平市政府市长。北平沦陷长达8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县大亚湾登陆,向广东发动大规模进攻。同月21日,日军攻陷广州。接着广州外围的南海、番禺、从化,以及与肇庆地区只有北江一水之隔的三水等地相继沦陷。1937年12月至1944年9月间,日军飞机先后多次对肇庆各地进行狂轰滥炸,使肇庆人民遭受巨大损失。1944年4月起,日军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向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