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相似文献   

2.
是他,扬起"民主"、"科学"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与推导者;是他,鼓动革命风潮,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他,以推翻黑暗统治为己任,成为中国共产党五届最高领导人;还是他,在对斯大林派失望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国托派的领袖。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他又向世人宣布:"今后不再属于任何党派。"正是陈独秀这样鲜明的个性和起伏的经历,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吸引着人们探究他的生平,领略他的风采,感悟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王发耀 《党的建设》2010,(10):48-49
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石油娃",对玉门油田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是一位勇闯"禁区"的钻井队长,四年带出四支钻井队,年钻井逾万米,创造了工程事故为零的佳绩;他是新一代玉门石油人的代表,是"玉门不老"神奇新的书写者,是玉门油田新的骄傲,人们称他为新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守望者。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玉门油田作业公司潮水项目部钻井二队队长刘灿。  相似文献   

4.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没有拜过老师,也无门无派,却当上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学没毕业,连留了五次级,后来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是个"畅销"制造者——他画的猴放到邮票上就成了畅销的猴票;他画的阿诗玛、用泥巴随便捏的酒瓶子也都变成了畅销的烟酒品牌;就连他的身世也成为畅销书的好题材……他就是艺术界有着"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是跨画种、跨领域的艺术家,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壁画、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国美协在他80岁生日时颁给他"中国美术金彩奖终身成就奖";著名作家金庸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个全才;还有人称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画神"。  相似文献   

5.
姚燮在当今的学术界、红学界鲜为人知,与其在学术界尤其是红学界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本文通过对姚燮署名"大某山民"的<红楼梦>的评点及其专著<读〈红楼梦〉纲领>的研究,指出姚燮研究<红楼梦>的杰出成就.姚燮的<读〈红楼梦〉纲领>是红学史上最早的研究专著,他是最早对曹雪芹作高度的评价的人,他又是较早提出<红楼梦>"总纲"这一命题的人,他的<红楼梦>评点对后来的红学研究者特别是对"索隐派"有重要影响,姚燮还是早期的<红楼梦>统计学家.  相似文献   

6.
于大光 《新长征》2013,(12):38-39
<正>他把热情、才智与辛勤都倾洒在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他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农村"十佳"经济能人、农村优秀经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人活着就得做事!"他把对故土的挚爱铸成对百姓的真诚,对职责的赤诚,对事业的忠诚……采访肖树芳本是8月中旬定下的日程,行至大安时,市委组织部领导告知抗洪抢险正在紧要关头,市、乡、村各级具体负责的干部带领群众都日夜奋战在月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五四"前后重要的近代人物,他是一个激进的西化人士,开一代学术风气。在西化派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彻底的西化分子,尽管西化这个概念由他首创;在他自己看来,在思想方面西化,却在道德层面传统;连他的学生都认为他"三分洋货,七分传统"。那么,在西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9.
正他,曾是我国最有名的两座高等学府的优秀学子,清华大学为他专设了纪念馆,北京大学将他的名字刻在该校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他,曾投笔从戎,创建了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抗日第一枪";他,虽蒙受不白之冤,被错误开除党籍,却仍对抗日痴心不改;在他牺牲16年后,周恩来面对其遗像,仍然泪流满面:"我代表全国人民感谢你!"他的名字叫张甲洲。不畏艰险,投身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10.
<正>赵庭刚,右下肢三级残疾,十二师三坪农场十一连报账会计。2013年7月22日,他作为十二师唯一一名残疾人代表,参加了兵团残疾人"自强模范"颁奖大会,荣幸地受到了时任兵团政委车俊和刘新齐司令员的接见。面对着这一份沉甸甸的"自强模范"荣誉,赵庭刚除了感激、喜悦之外,更多的是自省。赵庭刚深知,自己与"自强模范"这一光荣称号还相差甚远,这是领导和同事们给他的至高荣誉,这既是对一个三级残疾人士的终生激励,也是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对赵庭刚来说是不幸的,但也是万幸的。在他出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医院,他是患者眼中救死扶伤的妙手仁医;在生活中,他是邻里孤寡老人身边的贴心"儿女";在家里,他是妻儿眼中追梦无悔的榜样;在红十字战线,他是历经锤炼的资深志愿者,带领他的医护志愿团队赋予数万名普通群众与"死神"竞跑的能力——他就是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王府社区门诊部主任陈东。偶然的情况下,陈东第一次接触到红十字工作。"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为了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黄大年,首要的是学习他的忠诚。试想,若没有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怎会在听到《我爱你,中国》时热泪盈眶,怎会在出国时留下"我一定会回来的"的豪言壮语;若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怎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国内,怎会对妻子说出"如果你不回去,咱们就散伙"的重话;若没有做到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淡泊,又怎会心无旁骛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忠诚源于爱国。"振兴中华,乃  相似文献   

13.
郭维新  李磊  刘静 《先锋队》2015,(2):46-47
在领导眼中,他是不知疲倦、躬耕陇亩的老牛;在"三违"人员眼中,他是嫉"违"如仇、执法无情的黑脸包公;在工友眼中,他是可敬可爱的"绣花媳妇"和"账房先生"。他是山西潞安集团李村煤矿的一名安监员,名叫牛红江。春秋卅载躬身矿山无怨无悔1987年,刚满21岁的牛红江被分配到潞安集团王庄矿开拓三队。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在一次井下检修作业中,初出茅庐的他由于经验不足,误把电机风叶冷却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曾作为向导和随行翻译,协助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名噪全球的《西行漫记》的采访工作;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领导者之一;他曾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与他有关。他是深受周恩来赏识的外交才子;他曾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为"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人民公仆之一"、"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他的老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感叹:"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外交上了。"○○○○○○○○○○○○○○○○○○○○○○○○○○○○○○○○○○○○○○○○○○○○○○○○○○○○○○○○○○○○○○○○○○○○○○○○○○○○○○○○○○○○○○○○○○○○○○○○○○○○○○○○○○○○○○○○○○○○○○○○○○○○○○○○○○○○○○○○○○○○○○○○○○○○○○○○○○○○○○○○○○○○○○○○○○○○○○○○○○○○○○○○○○○○○○○○○○○○○○○○○○○○○○○○○○○○○○○○○  相似文献   

15.
老文名叫文兆纯,是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的村支部书记。称呼他老文,因为他确实有点"老",已经59岁了;说他"大器晚成",是指他去年才当选村支书。说起老文的上任,颇有点临危受命的味道。本来,根据他的年龄,镇、村不会考虑提名他为村支书候选人,他本人也没有这个想法。鉴于村民对上届村两委意见比较大,镇里和村民都希望他"出马"把村里工作抓起来。众望所归的老文,一上任就显出了他的能力,三件大事让村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同事好友老赵对我说,说不清楚到底是家乡把他丢了,还是他把家乡丢了。他说他好眷恋那句"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的歌词!他在努力地回忆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数说着……家乡是妈妈怀你生你的地方吗?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年代,妈妈怀我在关内,为了填饱肚子,妈妈一路乞讨生我在关外。不知是妈妈丢了家乡,还是家乡丢了妈妈。没"坐月  相似文献   

17.
他是何许人?有人说:"城市有多大,他工作的场所就有多大;马路面积有多大,他工作的范围就有多大。"城市是他的"办公室",街路是他的"稿纸",扫帚当笔,汗水为墨,他为城市的新美如画书写动人的诗篇。有人说:"他是朝阳市学历最高的清洁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就穿起环卫制服,扛起铁锹,挥起扫把,干起在某些人眼中"没面  相似文献   

18.
为改革立法     
<正>3年前,梁毅民是个"明星官员"。当时,广东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落马,梁毅民在有"广东改革试验田"之称的佛山顺德仅仅担任了7个月区委书记后,就到茂名"救火"任市长,刷新了10年来主政顺德者的升迁速度,被给予的厚望可见斑。舆论对他同样赞誉有加,称他"是闯将、敢担当",不怕"得罪"人、敢于捅"马蜂  相似文献   

19.
<正>他,出身绿林,报号"老梯子",一度是辽西一带的绿林盟主;他,名声显赫,张作霖想要招抚他,日本人想要收买他,但他以民族大义为先,毅然举起抗日大旗,有专家把他建立的抗日武装称作"第一支东北抗日义勇军";他,文韬武略,曾写下"宁为义勇死,节烈永芬芳"的壮丽诗篇,他领导的东北国民救国军的誓词颇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子。日本侵略者对他恨之入骨,老百姓对他崇敬爱戴。他,就是著名抗日志士高鹏振。投绿林威镇辽西高鹏振,原名高青山,字云翔,号竞雄,曾化名苏云祥、高德山,1897年生于黑山县英城子乡,早年跟江  相似文献   

20.
他不是企业家,却有企业家的胆识 和气魄;他不是农业专家,却对果树栽培 技术颇为精通;他不是指挥家,却能指挥 着1800多人的"大乐队"演奏出一曲共 同致富、全民创业的"大合奏"。他就是梅 河口市大湾镇二龙村的"龙头"--党支 部书记詹长玉。 在1998年以前,二龙村是以"穷、 乱、差"出名的,人均收入全镇最低,外债 高达53万元。1998年,詹长玉担任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