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中的权力主体也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如果不存在有效的制约机制或者约束机制对这种自利性加以软化,政府及其官员的自身利益就会不断扩张,这种利益扩张又与行政权力的腐蚀性有着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公共利益的异化和行政权力运行的畸变。矫正行政权力运行畸变就必须实现行政权力设置的法治化,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行政权力监督的多元化和行政权力主体的自律化。  相似文献   

2.
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具有“双重性” ,权力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 ,也可以为个人谋私利 ;权力可以造就人 ,也可以腐蚀人。当前 ,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 ,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建立与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特别是对高层权力、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 ,是消除权力腐败 ,保持执政廉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郭江河 《学理论》2009,(32):18-19
国家的公共权力是和当前社会的经济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国家的公共权力体现着社会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多样化,所以我国的公共权力的运行也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如何使我国的公共权力体现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按照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从我国当前的利益关系出发,分析我国当前公共权力的运行轨迹,找出制约权力异化的方法,使国家的公共权力在体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轨迹上运行。  相似文献   

4.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政治权力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国家社会中,所有权力都属于公共权力,是特定社会制度下赋予其权力者社会力量的体现,因此,一切社会中的权力又都是一种政治权利。特定社会制度赋予给权力者的这种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当权力人格化以后,公共权力易异化为个人权力,甚至被个人所窃取用来谋取私利。权力本质上的政治性、公共性要求人格化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权力的道德制约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权力的一种类型 ,公共权力不仅继承了权力的强制特征 ,而且对这一特征做了某种程度的强化 :强制具有了垄断性与普遍性。与私人权力相比 ,公共权力又具有公共性。公共权力这两方面的特征 ,如果配置失当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就会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的私化、滥用都是这种异化的具体表现形态。由此 ,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在制度层面上便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异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新 《行政论坛》2011,18(2):9-14
腐败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毒瘤",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权力腐败与公共权力异化互为表里。消除腐败,就必须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现象。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工程,既要科学设权,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又要改良权力运行的土壤,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更要加强权力主体的自身建设。消除腐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呼声,也是我国构建和谐政治体制,建构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霍佳佳 《学理论》2009,(17):22-24
公共权力是政治共同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基础,指引着政治资源在公共领域的权威性分配。作为人民利益高度聚合的代表,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与强制性,这使之在具备促进公共意志达成的能力之外,也潜藏着侵害公共利益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内化于公共权力的内部双重矛盾之中,当其被现实外部因素激活并转化为一种影响政治过程的显性介入性力量时,公共权力的实际运作便会偏离正确轨道,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首次提出了权力制衡理论。他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牺牲品。”①政府作为最大的社会公共权力中心,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权力制衡。否则,政府权力的自我扩张的内在冲动必将导致政府权力的泛化和异化。而且,这种权力的泛化和异化是以牺牲社会、公民以及其它合法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为代价的,这样,也就必将使社会公民以及其它利益集团的利益的丧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心态、情绪变态和扭曲。同时,寻租活动、腐败行为里应外合,社会问题应运而生。政府失去权威、政府官员蜕化、社会处于无序化状态,甚至“国将不国”。因此,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要建立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以适应约束政府公共权力泛化和异化之需要。同时,现代政府公共权力的多元性决定了要建立多元的约束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财政约束、政治约束、法律约束、社会约束、市场约束和金融约束。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是为公民服务的责任和条件,它的运用应始终代表大众的意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领导、组织、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是公共权力的正效应.同时,由于公共权力与各种利益相联系,自然具有物化性、可交换性、扩张性等特点.由此,滥用职权侵犯公众利益,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的负效应也就会随之产生.全面深刻地剖析公共权力的负面特性,有助于深刻认识时公共权力从源头上进行监督制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权力制约,是指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无论是个人权力的运用,还是组织整体权力的运用,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就可能导致公共秩序混乱,令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治和遏制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也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2-92
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合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诱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公共权力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滥用委托人的授权,获取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个人私利时,就产生了腐败。由此,可以在发生形式上区分出直接的贪污型腐败与间接的贿赂型腐败:前者是指政府官员直接贪污、盗窃、侵占国家资财,直接获取私利;后者是指政府官员敲诈勒索、索贿受贿,收受第三方支付的贿赂,间接换取私利。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中国腐败的本质及其成因,学术界众说纷纭。其实,腐败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的滥用和私用),而公共权力的异化则源自国家公共权力及其行使者内在矛盾的两重性。只有构建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探索公共权力异化的根源及其制约监督机制,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政府公共权力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的研究,揭示了其二元化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及其实现途径:在动态博弈中获得“次优选择”。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诉求与实践轨迹都是致力于通过对政府公共权力的改革,追求管理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平衡。我国政府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二元化的公正与效率。公共行政中的种种问题与弊端的根源是政府公共权力运行机制导致公正与效率失衡的结果。针对我国公共权力所存在的机制缺陷,提出了“收缩、规范、公开”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之本:约束公共权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限制与约束公共权力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这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在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向新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制约和限制公共权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如此。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政府职能的变化,无一不为我国公共权力的合理运行带来新的问题。然而,在反腐败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把公共权力限制在“应然”范围内,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的无限增值性必然要求其寻求在政治生活中的利益代言人与保障者,这便是资本权力化。在资本权力化背景下,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生活在政治制度、政府机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呈现异化现象。这些政治异化现象的根本启示:突出公共权力的人民性,遏制资本的权力化。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1,(12):46-46
庄德水在2011年第4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撰文认为,利益冲突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受私人利益的干扰,导致价值判断和政策取向偏离公共利益的要求.发生私人利益与公共职责相抵触。在本质上,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包括公共权力的递延化和期权化,是公共权力发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当前,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公职人员更容易发生利益冲突问题。他们直接参与包括政府合同、政府工程、政府采购、公共事业招标等经济活动。在处理具体公务的时候,他们掌握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权力在本原意义上凸现了对个体的关怀 ,而在实际的动态运行过程中 ,理性主义的极端化及其对人性的损害 ,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异化 ,因此 ,从伦理的视角寻找对公共权力异化的救治途径无疑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李松 《党政论坛》2008,(24):23-23
近年来,各级党政官员中,兴起一股愈演愈烈的“出书热”。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官员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确实为社会奉献了一些好作品。但遗憾的是,有些官员出的书却质量低劣,且并非本人所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官员出书费用也由公款埋单,出版后通过自身权力资源,将书推销给下属单位和个人,把卖书款放人自家腰包。  相似文献   

19.
行政体制转型期公共权力的异化○张康之一般而言,异化概念表征的是事物性质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结果。我们认为,权力的滥用、腐败等等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因为,这些与公共权力相伴生的现象表明,权力已经悖离了它的公共性质,成了掌权者的私有物,服务于掌权...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异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权力的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亦即公共权力的质变。权力质变的根据在于其自身内部固有的矛盾,它们使权力本身具有异化的内在可能性。因此,反腐败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和遏制权力异化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