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理论》2016,(3)
随着互联网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得出大学生消费上存在从众消费、奢侈性消费或者炫耀性消费等现象,由于环境、地域和性别不同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家庭应注重学生的理财观念,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学校应加强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大学生应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耿黎晓 《学理论》2012,(11):83-84
从生活费来源、生活费支出、投资理财状况三方面对安徽师范大学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学生理财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多数大学生月均消费在400~800元,呈正态分布;他们的理财行为呈现群体性差异化的特征。目前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消费结构不合理且缺乏理性消费、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理财知识匮乏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大学生2005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自发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为实物性消费,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对象、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全民健身意识、教育程度、体育社会化程度等是影响新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具有一定消费自主性的女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消费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女大学生消费行为、观念和心理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出建议,为高校女大学生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消费心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消费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喜忧参半,非理性消费时有出现。对当前研究梳理时发现,心理健康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明显不足,亟待加强。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消费心理的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提出大学生消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六条原则,即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以及防重于治的原则等,以期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引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学理论》2013,(6):61-62
就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在校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既有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追求高消费的氛围影响,又有学生家庭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问题,同时与高校对学生在理性消费方面的德育引导不到位有关,当前高校学生中出现的不合理消费现象还要从学生本身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出发,这就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符合时代性的课题,即让绿色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灌输给学生,内化为学生观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父母的开明程度在逐渐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在不断变化,呈动态性具有可研究价值。休闲生活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提升生活质量也体现着生命过程。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有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休闲生活的认知存在偏差,在休闲消费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休闲消费方式现状和特点的探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造大学生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建议和开展消费教育的途径,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休闲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8.
吴岩  陈改桃 《学理论》2014,(4):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有自身的特点,并且普遍存在着非理性消费现象;主要表现在:盲目从众、享乐主义、满足感消费等。尝试从五个方面分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帮助大学生走出非理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6)
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的购物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商家带来了占有新市场、增加销售额的机遇。女大学生市场的重要潜力不可忽视。通过对女大学生网购化妆品,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出了女大学生是网购化妆品的庞大潜在消费群体,应该从经济、时间、服务、身体、功能的感知风险着手把握这个市场结论,最后就降低女大学生的感知风险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女大学生的化妆品网络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1)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蓬勃力量,特别是当今大学校园的主体是"90后",他们的成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消费观也不例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往往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产生矛盾。因此,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特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对策方面进行阐述,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健康的消费。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目前在校大学生手机消费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手机族手机的消费现状。在对数据分析后发现,大学里手机族中普遍存在高持有率、高消费、高从众率以及低需求等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女性特点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是非常必要的,又是迎接中国女性创业时代来临的重要举措。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从理论上来说,丰富了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发展了社会性别理论;从实践上来说,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有利于引领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独立意识,促进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消费结构变化看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消费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八十年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从本质上说,是以生存消费为基础,以发展消费为主导,以享受消费为辅助的。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对象的选择有了转移,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追求、自我形象的表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大学生中花钱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晓芳 《学理论》2014,(9):167-168
目前"90"后大学毕业生择业观较以往有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5.
张笑予 《学理论》2012,(22):90-91
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主体,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消费心理变化、行为特点及价值取向等内容,以期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提供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大学生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青年研究》1990──1998年间发表的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文章为分析对象,从文章数量、研究内容与主题、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等方面总结概括了九十年代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并就其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费利 《学理论》2010,(2):164-165
本文创新点在于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纳入离轨消费的范畴来研究。文章首先对离轨消费做了界定,进而指出大学生离轨消费的类型,分析了产生离轨消费的社会原因,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18.
崔静 《学理论》2015,(4):161-162
消费差距逐渐增大,表现在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与富有生在消费上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之间的消费出现了分化。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教育等从社会学视角来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措施。我们认为,应该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大学生消费的环境,以及转变其消费观念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引导他们正确消费。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了许多网络分期购物平台。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经济来源有限,消费水平受到一定限制,而网络分期购平台的诞生,使大学生成为分期购消费的主要潜在群体。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分期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分期购存在着消费行为不理智、消费心理不成熟等问题,最后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分期购平台方面使他们形成正确网络消费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20.
两型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学理论》2011,(10):326-327
结合构建"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现状及特征,并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