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新  杜相乾 《求知》2010,(12):7-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第一个转变中,把依靠投资、出口、消费拉动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这不仅是三者位次的变动,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我们发展理念的变化,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加快转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方面的转变,大力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的教育,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完成从应试教育、文凭教育、证书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霞  邢宏 《学理论》2008,(6):15-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注重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或超过50%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方面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变的基本规律,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相似文献   

4.
胡玉荣 《学理论》2008,(7):57-5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5.
黄原 《求知》2008,(6):6-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2007年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命题.党中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写入十七大报告.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任务,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0,(8):4-4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相似文献   

8.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前改革的主题和难点,它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推动。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政绩考核制度是运用激励机制的行为调节导向,确保各级政府参与并激发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性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紧迫任务。就如何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战略发展机遇,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  相似文献   

10.
赵芝华 《学理论》2014,(9):52-53
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党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重大创新和贡献。"两型"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对"两型"社会的发展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依靠物质,环境等不可再生性资源向依靠智力,知识,技术等可再生性资源的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环境损耗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转变;开拓了文化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且有利于发展和扩大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加大就业渠道的扩展,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势在必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实现研产结合,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和外延型特征,这种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抑制消费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必须树立"人本观"摈弃"物本观",依靠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个人消费与扩大公共消费相结合,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理顺价格机制,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集群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是促进四川省工业集中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针对四川省目前产业政策的内部构成与绩效,要发挥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要做到"一个转变"和"三个调整"。"一个转变"是指转变传统观念,将工业集群式发展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三个调整"是指产业政策内部构成、政策对象、政策类别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杜西平 《求知》2012,(9):40-4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通过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式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初探彭云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中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质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明确提出,但三个五年计划过...  相似文献   

16.
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转型,就是要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由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黑色工业”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转变.中国工业的绿色转型和绿色革命,面临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主要依靠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转变,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党内民主的发展。发展党内民主要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框架内进行,要注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特点就是大搞群众运动;党的执政方式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都发生了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主要从包揽一切、高度集权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主要依靠掌握人财物实权向主要依靠党的先进件和公信力、从注重个人经验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转化.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直接执政的形式向以国家执政的形式、从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严格依法执政、从人治向法治转化.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9.
徐贵睿 《侨园》2013,(6):22-22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营口市要继续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总目标,继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一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着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内在动力。重点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继续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推进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推动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着力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切入点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