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前景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虽然目前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双方的能源合作与两国能源供需状况并不协调。采取措施推动双方能源合作,成为两国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从战略角度来考虑,推动双方的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不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两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俄能源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文 《东南亚纵横》2008,(12):67-71
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有限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与印度两国的能源供给越来越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在国际能源领域,双方加强合作与协调攸关两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尽管存在着竞争,但双方互利合作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印各自的发展优势也为不断拓展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互补空间。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加之两国地理上毗邻,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地缘优势,合作潜力巨大。中俄能源合作在过去十多年里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两国能源合作的潜力与现实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扩大两国的能源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国的战略互信,扩大两国的经贸合作,加强两国的能源安全。石油和天然气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点,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建成并正式运营,而天然气合作的谈判正处于攻坚阶段。目前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的力量大于阻碍的力量,双边能源合作中的摩擦更多属于商业性质,中俄有望在深度磨合中持续释放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石油领域的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支撑,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都十分重视。加强两国油气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因此,中俄石油贸易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应在石油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态度促进中俄未来石油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崔巧  朱新光 《东南亚》2015,(2):43-49,109
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也是在双方能源合作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的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中国与印尼开展能源合作双方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因此是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旨在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框架分析中印尼两国能源合作的条件、合作目标及合作的成果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由于严重缺少能源,印度与拉美展开了能源合作。双方能源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印度直接从拉美进口原油和投资拉美的能源领域。作为拉美最大的石油蕴藏国和生产国,委内瑞拉成为印度在拉美最主要的能源合作对象。虽然目前印度与拉美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只是刚刚开始,但鉴于双方都有加强与对方合作的强烈愿望,双方会逐渐加大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炼 《亚非纵横》2008,(4):17-21
鉴于中美两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一事实,如何解决中关双边的能源安全问题,对于中关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将显得格外重要。按照传统的观点,面临全球能源供给短缺的挑战,未来中美在能源问题上(尤其是在石油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努力找到新的方式,缓解两国的能源消费压力,减少双方误判,增强互信与合作,最终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9.
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能源合作是中美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点内容和两国经济与战略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有不少亮点和重要成果.但美方存在市场壁垒和政策性障碍,以及对中国某些政策的误读,严重制约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潜力的发挥.双方应从相互利益的大局出发,加强协商,弥合分歧,克服障碍,努力开创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为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和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是中印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不断变化,能源安全越来越成为中印两国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分析入手,考察中印的能源供应与安全战略,指出两国在能源领域虽存在竞争关系,但两国只有开展能源合作才是实现双赢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印两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因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成为能源消费新的增长极。两国人均能源资源禀赋贫乏,到国际市场寻求能源成为解决国内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因此,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竞争激烈。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零和博弈的思维已不合时宜,亚洲溢价的存在也使两国走向互利共赢的合作成为现实选择。亚信峰会的召开和"一路一带"的建设将为两国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政治及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两国之间能源合作的博弈越发明显。对中俄能源合作博弈模型的几种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俄方愿意与中方合作,对中俄双方最为有利;达成双方共同认可并有约束力的协议,对双方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若中方不兑现双方合作协议的承诺,则会出现合作危机,对中国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美能源合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均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和价格风险的挑战,合作的迫切性日增。考虑到双方20多年来打下的良好合作基础和在能源领域的互补性,中美未来合作前景广阔。近来中美能源摩擦增加已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对话与沟通越来越频繁,在相关问题上的共识越来越多。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战略对话与沟通,尽可能消除彼此在能源问题上的不理解乃至误解,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推进能源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安大线"输油管道搁浅后,中俄能源合作走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补充,也是今后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日本巨大投资允诺和俄罗斯一些利益集团的鼓动下,这一合作项目迟迟无法落实。一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双方将能源合作提上日程,欲以能源合作为龙头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夯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然而长达几年的能源管线合作一波三折至今仍无结果。1.2001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1996年4月,俄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美清洁能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合作是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双方在该领域进行了密集的对话、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渠道,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依然受到两国间脆弱的战略互信、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加强和推进清洁能源合作、实现共赢,双方必须本着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和共谋发展的原则,努力消除政治因素的干扰,明确合作目标、加强机制建设、拓展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16.
中俄双方在油气领域合作的相互需求与意愿突出,不断加强和扩大双方的油气合作,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实力的增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尽管中俄两国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油气领域的合作是两国领导层必须重视的问题。双方应从战略角度,积极拓展合作的方式,加强两国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中俄领导人的着力推动,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双方在天然气、石油、电力等领域签署了几十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文件。俄罗斯《生意人报》甚至认为,文件的签署表明两国正在建立史无前例的能源联盟,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能源市场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未来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一项影响日深的全球性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一直处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心。近年来中美两国积极协调政策立场,强化既有合作基础,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美双边合作既有助于减少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蕴含着明显的全球意义。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合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这要求双方着眼长远,创新战略思维,进一步寻求利益共同点,以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俄能源合作规模大、领域广、投资多、周期长。加深能源合作,不仅是中俄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也是两国关系重要的基础性因素。能否健康、可持续地开展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双方国家利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俄应紧抓机遇,树立新的合作理念,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创新合作模式,扎实推进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合作,释放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强大经济潜力,使之成为深度粘合两国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