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0):79-79
两年来普通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怨声载道并没有随着8月CPI指数的公布而降低。9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2%,PPI同比上涨7.3%。CPI相比7月,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其中,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食品类价格仍然是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猪肉、鸡蛋等轮番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引导者。9月15日,央行公布2011年第  相似文献   

2.
杨军 《南风窗》2010,(24):76-77
1高达4.4%的CPI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10月份的CPI涨幅创了25个月来的新高。虽然之前CPI会创新高已几成共识,但高达4.4%还是有点出乎意料。按通行标准,CPI涨幅超过3%即被认为存在通胀,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把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但今年因为预计第四季度的CPI会高位运行,很可能将难以达到这个目标。现在来看全年CPI涨幅可能会比3%略高一点,如果高得并不离谱,似乎仍  相似文献   

3.
邢少文 《南风窗》2011,(5):80-81
1 CPI权重调整,通胀压力犹存国家统计局1月15日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1%,1月份PPI同比上涨6.6%,环比上涨0.9%。4.9%的涨幅被认为低于市场预期的5.3%~5.5%之间。其中的主要原因,并非经济学家错了,而在于国家统计局于今年1月调整了CPI统计的基期和统计权重,这是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CPI和收入     
《南风窗》2010,(22)
<正>众所周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数,当CPI大于3%的增幅时,被认为存在通货膨胀。根据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8月份,CPI同比上涨3.5%,7月份是3.3%,都超过了警戒线,9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很多专家和机构预测也不会低于3%。对中国经济的解读却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近来有不少专家认为,因为中国经济存在一些特殊情况,3%的增幅这一所谓通胀点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经济,甚至有专家认为,只要中国的CPI增幅不超过5%,经济都不会出问题,属正常状态。甚至有机构建议政府对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  相似文献   

5.
财经     
《南风窗》2008,(3):10-10
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6.5%。2007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1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4%。2007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2007年全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2007年1~11月份,  相似文献   

6.
王小广 《南风窗》2010,(16):96-96
<正>6月份通胀数据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CPI仅上涨2.9%,先前有许多经济学家预期在3.5%左右,甚至有人高估到4%以上。当然这符合我的预期,我一直坚持今年或近阶段都没有什么明显的通胀压力,有的仅是一些短暂的价格扰动或一些为投资炒作而人为制造的通胀预期,由于这样的预期与内  相似文献   

7.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6):17-17
11月CPI重回"2时代",明年物价或再上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环比上升0.1%,物价指数重回"2时代"。分析认为,全年物价涨幅达到4%的目标没问题,明年在国内需求回升、猪肉价格进入上行周期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推动下,物价进入新上行周期。  相似文献   

8.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6):17
11月CPI重回"2时代",明年物价或再上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环比上升0.1%,物价指数重回"2时代"。分析认为,全年物价涨幅达到4%的目标没问题,明年在国内需求回升、猪肉价格进入上行周期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推动下,物价进入新上行周期。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2,(2):23-23
虽然2012年面临着经济增长可能放缓,CPI指数逐渐下降的局势,但仍有多地上调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深圳市将从今年2月起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1500元人民币,增幅为15.9%。2011年该市曾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了20%。北京市则把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1260元人民币,增幅为8.6%,低于前两年20%和20.8%的增幅。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最大的是四川省。当地政府宣布,最低工资标准将平均上调23.4%。  相似文献   

10.
邢少文 《南风窗》2011,(9):76-76
国家发改委很忙,先是忙着大规模审批项目,后是忙着大规模控制物价。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达到32个月以来的新高。而根据发改委  相似文献   

11.
陈道富 《南风窗》2010,(15):41-42
<正>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短期高点,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政策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走势。需要有人为未来的长期持续增长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而不是单纯追求在短时间内展示经济增长速度。当前中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胀预期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强度所减弱。实际通胀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月份CPI达到3.1%,环比下跌0.1%;P达7.1%。环比上涨0.6%。  相似文献   

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深受各国重视的热门经济指标.了解这一指标,对正确分析一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现象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财讯     
《南风窗》2013,(24):20-20
中国10月份财政收支均显著增长根据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总计人民币12136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高于9月份的13.4%。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则增长9.4%至110525亿元,增幅比1~9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今年前10个月,全国累计财政支出为102040亿元,同比增长10%。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中国全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增幅出现的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工会博览》2008,(1):67-67
2007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以下简称CPI)同比上涨6.9%,创下十一年来的新高。其中,占CPI权重33%的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不过。相对于食用油和肉禽蛋的迅猛上涨,粮食价格上涨6.6%。  相似文献   

15.
卓勇良 《南风窗》2014,(15):70-72
<正>目前全国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仍达30%多,而日本1990年已仅5.9%,所以这方面的效率提高仍有较大潜力。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直白地说正处于一个重大拐点上。此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往后或将越来越依靠消费。超常规下的非正常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投资推动在2009年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对GDP增长贡献高达79.7%,2001至2013年算术平均为51.5%;净出口推动2005年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次高,  相似文献   

16.
陈晨 《南风窗》2007,(11):55-57
智囊机构普遍预测失准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劳动生产率。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1%的增长,这个数字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从最新公布的4月份经济投资、消费、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各种新的消费现象不断出现,非理性消费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透过几种典型的过度消费行为,初步探讨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钱克锦  谢奕秋 《南风窗》2007,(19):84-86
麦凯恩属于昨天,朱利安尼属于今天,汤普森属于明天,而罗姆尼属于未可知的后天。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最新排名,随着65岁的田纳西州前联邦参议员弗雷德·汤普森9月5日加入初选战团,又有了一个震荡性的变化。据9月10日的一份民调表明,汤普森在宣布参选之后,支持率已经达到了26%,超越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成为共和党第一名。而在一个月前,在对总统初选至关重要的两个排头州之一的艾奥瓦州举行的共和党初选模拟投票中,60岁的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以31%的选票夺魁,同样  相似文献   

19.
报告     
《南风窗》2013,(18):17-17
1文化产值比重不断上升,文化消费比重却在下降——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与GDP的比例就下降0.8个百分点,两项比值之间在80%的程度上成反比。  相似文献   

20.
李威 《南风窗》2011,(21):77-77
逢节必涨已成为白酒的定律,9月份,中秋节和"十一"双节齐来,白酒企业纷纷宣布涨价,中秋节前,五粮液、剑南春等提升产品出厂价格。洋河已率先对国庆酒市喊出涨价口号,调整部分产品出厂价5%~10%,各路企业蠢蠢欲动。忙于在各行业按价格葫芦的国家发改委快速出手,在9月16日约谈国内五大白酒企业,要求"保障供应""稳定价格"。不过,各界对其效果并不抱过多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