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凭借劳动证书实行按劳分配。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了货币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理论上,应厘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须划清按劳分配与按企业经营权分配、按资源垄断分配、按执掌公共权力分配的界限,规范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按劳分配的同志,都承认现实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存在着差别.但是,如何认识这种差别,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尽相同。第一种意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区别.第—,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一开始就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完全可以按照人们各自提供的劳动时间分配消费品。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所提供的是个别劳动。许多个别劳动要组成为集体劳动,形成产品,然后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以后,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按照实现了的劳动,对劳动者支付报酬。第二,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或社会是按劳分配的主休,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分配,只能以商品生产者为限,在企业内部实行。第三,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其他的分配原则,如按资分配和按经营成果分配。第四,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后,拿到的是证明其劳动了多少时间的劳动券,然后到  相似文献   

3.
同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既有本质的相同点,也有其相应的特点.一、按劳分配原则的非唯一性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但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1,(41)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保持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相似文献   

5.
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命题须纳入正义的视阈进行思考.马克思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归宿正义论指出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财富应归劳动者所有;马克思的交换正义论的实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论即按劳分配论.劳动价值论是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正义论依据.但是纯粹以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为依据的归宿正义与交换正义只是主要的而不是唯一的归宿正义、交换正义.按劳分配是商品经济主要的分配正义.但是该理论只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的设想,且没有认识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正义性.所以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命题又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发展的要求,提供了发展的理论契机与空间.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2)
我国现行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但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还存在对社会不同阶层群众的收入制度不具有针对性,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分配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无法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的包容性增长。必须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多方面系统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唐连凤 《行政论坛》2002,3(6):63-65
本文拒斥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存在马克思设想的三个历史条件而否认按劳分配的观点。认为产生这一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将按劳分配实现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加以混淆:目前我国虽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实现按劳分配的历史条件,但这些历史条件并不是按劳分配有无的客观依据,这些历史条件只能决定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程度和实现的具体过程及形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合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故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只能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实行按劳分配,即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设想。长期以来我们为了使现实经济条件与马克思的这个设想一致起来,不断在生产关系即公有制形式上作文章。事实上我们所坚持维护的“按劳分配”在理论上离马克思的设想相去甚远,在实践中则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全社会统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没有商品货币关…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分配不公的定义所谓社会分配不公,是指收入同贡献不成比例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应实行公平分配,即以劳动为尺度的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者在体能、智能上的差别在收入分配上能得到体现.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在分配之前须作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六项扣除,作为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若对上述理论作一简明的表述,则可用下列公式加以说明:提供劳动-社会必要扣除=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一 要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和人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形态及其精神观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两重性,即现代化的大生产与传统的小生产并存,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尖端科学技术与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并存,高经济总量与极低的人均量并存,人民生活小康、温饱与贫困并存,作为经济成分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人治与法治并存,等等。这样的两重性自然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生产决定分配”的科学原理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定分配形式。建国后,我国建立了公有制经济,为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现阶段落后的生产力和不发达的经济,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着自己的特点。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建国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短期内在全国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不现实的,而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形式只能是以按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社会主义是有阶级社会,初级阶段更是如此。根据十三大的上述论断,也应该说:在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分配直接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调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如何使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就此作几点探讨. 一、劳动的等量交换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不可能直接实现当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单一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三个范畴区别开来。(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它应包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中的多种性质的商品经济。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社会,所以商品经济的性质或类型也不会是单一的。有公有制的商品经济,也有小私有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等。这众多类型商品经济的现实存在,是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商品经济范畴的客观依据。(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切形式和全部发展过程的抽象,是所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称;以狭义说,应专指成熟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真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全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将全部归社会所有,每个劳动者都应运用公共占有的生产资料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则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展开进一步探讨。一、按劳分配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按劳分配既是对剥削的根本否定,也从根本上反对平均主义,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要求我们在实行按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的建设要受现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主体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为初级阶段就可以高度民主,是错误的。一、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参政,缺乏参政的物质手段,缺少获得参政能力的物质条件。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没有消除生产资料占有和经济收入上的不平等。经济上的不平等限制了政治上的平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商品经济,限制了平等观念的普遍确立和充分发展。三、政治体制中的弊端限制了人民的民主,而改革任务艰巨,是个很长的过程。现在可行的间接民主制需要向直接民主过渡,间接民主的真正实施还得不到法律的可靠保证。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对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顽固的制约作用。五、民主政治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以及主体的范围,主体的层次都是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要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足以消除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能够消除分工协作基础上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社会经济活动就必然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摆脱贫穷,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必须努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商品经济,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由此决定了它们在生产目的上也截然不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完全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要素参与企业分配的实现方式。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的分配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并不是完全的公有制,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但制约着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也制约着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试图从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关系各方面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入手,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应采取的战略作一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关系各方面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有哪些影响呢? 1.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的状况,必然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出现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条件。在我国当前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为公的思想道德和为小团体乃至为个人的思想道德,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 2.多元化的分配形式(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诸如风险收入、机会收入、级差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