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哲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布哈林的庸俗"马克思主义."葛兰西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观能动性;恢复了精神力量或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历史集团"这一概念来消除唯心主义因素同时又赋予精神力量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余栋华 《唯实》2001,(9):14-19
本体论的本来意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有关本体论的讨论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主题的永恒性和表现的时代性是本体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自己的本体论,所没有的只是古代与近代的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者说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实践本体论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栋华 《唯实》2001,4(8):14-19
本体论的本来意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有关本体论的讨论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主题的永恒性和表现的时代性是本体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自己的本体论,所没有的只是古代与近代的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者说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实践本体论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区别于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从主体的维度来建构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维度来源于黑格尔,尤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集中体现了其实践唯心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吸收实践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哲学史上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余栋华 《唯实》2010,(7):28-32
唯物主义方法与唯心主义方法是两种根本的哲学方法,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属唯物主义方法或唯心主义方法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根本变革的实质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性的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以后,哲学家们摒弃了以往把本原看作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基质或构成世界的元素的观点,转为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去理解本原,把本原理解为这种关系中第一性的东西。哲学发展的史实证明,无论何种哲学都是以对物质与精神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为基点形成和发展的。所有唯物主义都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物质本体论,所有唯心主义也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坚持精神本体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坚持的仍然是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一种科学的和彻底的物质本体论,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变革。认为物质本体论只是旧唯物主义范畴的观点,以及认为物质本体论不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的观点,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是重要理论创新,尤其是理论自信的探讨引起众多的关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的悖论,由此产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论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解读与理论自信的确立是密不可分的。葛兰西通过对传统的两种正统理论的批判提出了自己对正统的理解,他既反对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归于庸俗唯物主义,也反对卢卡奇将马克思主义归于黑格尔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哲学的附庸,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在于系统性、独立性和创新性。葛兰西的正统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自信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叉哲学研究中一些久拖不决的争论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质问题.从唯物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看,"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称呼,其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余栋华 《唯实》2009,(8):48-5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的整个哲学史上,唯心主义都在总体上处于优势,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而旧唯物主义即观念的唯物主义则显示出愚蠢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全盘套用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导致自身在观点与方法上的根本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0.
陈浩望 《湘潮》2004,(3):45-48
正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来就是两军对垒一样,唯物主义所派生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和唯心主义所派生的唯心主义美学观也是两军对垒的;而且在迷阵中交锋得难解难分。在这一系列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产生了一位学术界称之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泰斗人物——蔡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