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它是笔迹鉴定中较难的一种,本文结合图片说明对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识别及其鉴定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对提升鉴定人鉴定水平和能力,提高摹仿签名笔迹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摹仿笔迹是违法犯罪人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笔迹鉴定中比较困难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本文通过对摹仿笔迹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提出对摹仿笔迹检验的对策,以期能为案件的顺利侦破及能得到公正的审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起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简要分析了对摹仿书写笔迹的检验要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4.
笔迹是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先把握自己和同学的书写习惯,熟练掌握其笔迹特征,以利学生今后应对伪装笔迹检验时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越发智能化,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有多款可摹仿笔迹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RH890型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人正常行为状态下的签名笔迹与写字机器人摹仿笔迹的异同,减少文件检验鉴错判与误判风险,通过对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为重点研究,搭配比例特征与Hash相似值进行辅助分析,分析鉴别该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摹仿。  相似文献   

6.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  相似文献   

7.
笔迹现象反映的本质内容是多元的、多层面的。笔迹现象不仅反映人的书写习惯,而且还能反映书写人书面语言及文字布局等习惯。就书写习惯而言,又可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习惯的层面不同,有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人对文字符号的使用习惯;有的反映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有的则反映书写人书写水平的高低。以笔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不同为依据,将笔迹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助于认识笔迹特征在检验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迹是书写人在一系列肌肉协调运动下运用书写工具在书写载体上留下的痕迹,书写人的书写特征在笔迹上得到体现。影响笔迹特征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肌肉疲劳程度就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因素之一。运用肌肉的生理变化知识再结合笔迹检验相关知识对不同疲劳状态下的笔迹进行研究,通过科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将疲劳度进行数据化,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不同疲劳状态下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相关肌肉不同疲劳状态下笔迹特征变化明显并呈现一定规律,为公安司法鉴定中相关案件侦破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书写工具变化而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情况。硬头笔携带方便,书写便捷,应用广泛,是笔迹鉴定中最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软头笔表现力、艺术性强,在信函书写、个人签名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鉴定材料与样本书写所用的笔头软硬性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需要对软头笔与硬头笔字迹进行比较,通过实验比对的研究方法,发现其笔迹特征的规律,以准确认定两种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经济往来、社会交往等活动中经常使用票据、借据、收据、协议书、合同书以及其它文件、凭证等。这些凭证、文件只要当事人一签名便生效。一些人为谋取私利,经常采用摹仿他人签名的手段,逃避打击、嫁祸于人,往往因此引发经济、民事纠纷案件。因此确定这些凭证、文件是否存在摹仿事实、认定摹仿人、出具正确的文检鉴定结论便成为澄清事实、明确责任的重要证据。笔者试结合办案实践,就摹仿签名笔迹检验略陈管见。一、真实签名笔迹的特点特征稳定。孩提时期识字伊始,学写自己的姓名;学生时代填表、署名;弱…  相似文献   

11.
套摹笔迹属于摹仿笔迹的一种,在摹仿笔迹检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分析统计套摹笔迹特点出现几率和影响暴露套摹人书写特征的主客观因素为突破口,通过实验对套摹笔迹特点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对摹仿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经济纠纷案件笔迹鉴定中常会遇到摹仿笔迹.摹仿笔迹自身特征反映少,检验难度大,稍不留意,容易做出错误结论.为提高检案质量,避免错案发生,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吃透"检材是检验前提;二是重视样本收集是检验关键;三是微观上抓细节特征是检验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书写人 抄写笔迹特征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是人利用书写工具书写的文字符号,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按照笔迹形成的机理可分为"自述"型笔迹和"非自述"型笔迹其中"非自述"型笔迹是指书写人不是运用自己的语言习惯,只是通过自己的书写运动形成的笔迹,而抄写笔迹就是典型的"非自述"型笔迹,即书写人按照他人笔迹抄写形成的笔迹。在当前笔迹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平时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那么收集案后样本乃至试验样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抄写笔迹易收集、数量充足等优点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利用。另外,考虑到收集样本人群的广泛性及篇幅所限,文中仅以书写水平较高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办案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条件变化笔迹的检验。由于当事人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很少从事书写活动,加上受到书写条件,如光照条件、承受客体、书写姿势、心理状态及书写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字迹数量较少的检材中笔划出现明显的抖动、弯曲和重描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产生的一些附带的、非本质的变化,但却往往给人一种特别象摹仿笔迹的感觉。因而迷惑性较强,检验中稍有不惧就容易出现失误,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此类条件变化的少量字且似有摹仿可能的案件的检验,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15.
1案例2004年1月14日,湛江市某区人民法院送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欠据原件一张,余某案前、案后笔迹样本原件若干,要求鉴定欠据上欠款人处“余×”签名与余某笔迹样本是否同一。欠据书写内容为“欠据……2002年5月15日”,经检验发现欠据上的笔迹是用蓝色钢笔书写在红头信笺纸上,笔迹运笔流畅,自然,属正常笔迹,余某的案前、案后笔迹样本亦属正常笔迹。笔者将检材、样本笔迹用扫描仪输入电脑,制作笔迹特征比对表,仔细分析比对检材、样本的笔迹特征,经综合评断,最终做出了送检欠据上欠款人处“余×”签名与余某的笔迹样本同一的鉴定结论。对这…  相似文献   

16.
在笔迹检验的实践中,笔画合笔特征时有发现.所谓笔画合笔特征,是指书写人习惯于将单字中的某两个笔画合写成一个笔画的笔迹特征,如把“桂”字两个“土”的竖画合写成一个长竖画,把“来”字的两个点画合写成一个横画等.笔画合笔特征与连笔特征既有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笔迹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体系;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笔力变化组合特征、书写节奏变化组合特征、"神"态组合特征、细微书写动作组合特征以及整体搭配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笔迹组合特征形态隐秘、层次深、实用性强,对于伪装笔迹、条件变化笔迹有较好的检验效果;结论:笔迹组合特征拓展了笔迹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为笔迹检验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笔迹鉴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检材与样本的书写速度不同,造成二者间的可比性差,给检验和鉴定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同一人用不同书写速度造成笔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特征存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同一人速度变化笔迹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人不同书写速度变化的笔迹既具有不变的稳定性特征,也具有可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越发智能化,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有多款可摹仿笔迹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RH890型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人正常行为状态下的签名笔迹与写字机器人摹仿笔迹的异同,减少文件检验鉴错判与误判风险,通过对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为重点研究,搭配比例特征与Hash相似值进行辅助分析,分析鉴别该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摹仿。  相似文献   

20.
书写条件变化对笔迹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鉴定过程中,由于检材书写人书写条件的不同,以及书写条件的变化,导至笔迹鉴定人员对书写条件变化笔迹和伪装、摹仿笔迹等常有混淆的现象。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至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