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信任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经济上可以促进社会交易,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的繁荣度。同时,信任也是重要的政治资源,群众的信任是执政党的宝贵政治资本。正如郑杭生同志在《当社会信任出问题的时候》一文中指出的:“只要有老百姓的信任,即使社会政策考虑得不尽周全也能弥补,有了矛盾也好解决,大矛盾化解为小矛盾;反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会政策也难以贯彻,小的矛盾也难化解,甚至被激化为大矛盾。”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当今我国已经进入追求社会公平的新时期。而现在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公民对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体现社会公平性的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如果采取回避矛盾或堵、截等消极社会管理方法势必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对建设和谐社会于事无补,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6,(8):46-47
甄小英、李清华撰文认为。依靠基层民主化解基层矛盾,这是由基层矛盾的现状和性质决定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这是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如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局部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全局问题,非对抗性矛盾就可能激化为对抗性矛盾,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就可能变为“社会动荡期”。这使得执政党和政府,必须清醒地审视中国社会矛盾的现状、性质及挑战。无论基层矛盾表现形式多么复杂。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完善的矛盾调处机制作保障,使各类社会矛盾得以及时化解的社会。上海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大调解体系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稳定、大调解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初步建立的化解社会矛盾综合平台还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尤其在发挥“第三方”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矛盾呈现出频发且多元化的特征,单纯依靠政府及传统的体制内资源已经不足以应对和处理多样化的基层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  相似文献   

6.
李鹏  刘金东 《求知》2007,(12):19-20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积极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因此,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化解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3,(12):64-64
童潇在《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珲的一项基本任务,所谓社会矛盾主要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z】司的群体性独立冲突形态。根据矛盾发生的主体间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官民矛盾、商民矛盾、阶层矛盾、区域矛盾、各主体间内部矛盾、复合主体矛盾等。当前社会矛盾呈现高发和扩展趋势,我们可以从社会的心理基础、思想条件、现实根源、直接成因、促成因素等多方面找到原因。我国虽然已在社会矛盾化解的政策取向、体制安排、治理路径、解决渠道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当前社会矛盾的消解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由社会利益分化造成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科学对待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只有大力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社会运行的有序化、社会管理的立体化,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1,(4):44-44
徐晓海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特征,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的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失效,而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不畅。因此,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建新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把自身丰富多样的方法有机融入社会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代化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差异性,导致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直面社会矛盾"凸显期",在40年社会矛盾治理中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治理话语体系、矛盾治理理念、矛盾治理策略和方式、矛盾治理体制机制、矛盾治理目标等方面实现了系统性变革。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社会矛盾吸纳机制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社会矛盾应对机制,包括"容纳"、"转换"、"释放"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要求根据各种社会矛盾的自身特殊性来决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机制,它具有如下重要功能:激发社会的活力,降低处理社会矛盾的成本,促进社会矛盾正功能的发挥,以及释放蕴藏在社会矛盾中的能量。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其次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最后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分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处于第二个阶段,他剖析了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内在矛盾,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其历史背景却处于西方第二和第三阶段交错的现代性背景中。根据历史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李春耕 《党政论坛》2012,(17):26-28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人们的利益预期和诉求也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进入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面对这种情况,最近在党的文件中不断提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也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发生分化、组合和震荡(解构与建构)的社会转型过程。社会的快速转型必然伴随着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荆棘丛生,同时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实践探索、理论反思和因应之策也层出不穷,所以,揭示和阐述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对和处理交织叠加的社会矛盾,是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时代性课题。预防社会矛盾本身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系统。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时代格局中,设法谋划一套可以保障预防社会矛盾系统良性运转的保护性装置或机制,理应是以较小的社会成本或代价来有效治理社会矛盾的最佳选择。在实践中,预防社会矛盾系统良性运行机制的建构,需要在厘清预防社会矛盾的内涵和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的辩护逻辑,紧紧把准树立主动预防和协同预防的现代理念,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的风险评估机制、预警机制和疏导机制这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萧沉 《求知》2007,(3):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平 《求知》2007,(9):16-17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相应地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整合舆情、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日出版的《理论学刊》刊发文章说,社会预警机制是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指示器。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就是要建立多层次、覆盖整个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动态。要在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发展信息员,对事件多发单位和群体进行社会调查,要重点研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如国企改制、  相似文献   

20.
阮小云 《学理论》2012,(4):61-6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目标之一,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中国到建党百年时要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对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研究。针对当前对社会和谐解读的不全面性,要求正确把握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