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1):31
上万件伊拉克文物价值:无法估算。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被视为世界文化宝库之一,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其藏品涵盖了两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苏美尔城邦、巴比伦帝  相似文献   

2.
变“制造中国”为“文化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延续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基本保持着统一性、完整性并具有传承性,这被看作是世界文化中的奇迹。一位世界著名跨文化交流研究专家在他的跨文化经典之作《文化驱动世界——21世纪全球趋势》中指出,那些为获取声望而建立的帝国寿命最短,如日耳曼帝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伊拉克局势渐趋稳定,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战后的国际形势。环顾世界,静心思考,伊拉克战争后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发生像伊拉克战争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用武力改变一个主权国家政权的事情,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更何况战争又发生在中东这样一个被公认  相似文献   

4.
岁月无情,联合国对伊拉克的 制裁从今年8月6日起进入 了第11个年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制裁下饱受煎熬的伊拉克人民给予同情,对美英企图通过制裁来维护其在海湾的私利极为不满,并纷纷表示支持早日结束制裁。伊拉克曾将1997年定为“解除制裁年”,结果未能如愿。伊拉克在对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对伊制裁失去希望的同时,在今年掀起了反制裁的高潮。 伊拉克同联合国制裁全力抗争,靠的是手中的一张“王牌”,那就是储藏量居世界第二位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就是靠这张“王牌’大力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此举不仅带动…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一些原苏盟友国家——朝鲜、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因其国内政策不符美国“心意”,而被美以“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为由列入“无赖国家”(后改称“值得关注的国家”)的“黑名单”。俄罗斯立国之初,奉行亲西方政策,与被美国称为“无赖国家”的关系出现大幅倒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多极化外交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3,(52)
新闻回放3月20日,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5月1日,布什宣布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对伊战争已经结束。12月13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美军捕获。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坦克大炮的轰鸣,打破了海湾两年的沉寂,打乱了中东原有的秩序,也打断了欧美政要们在世界形成新格局面前的思虑。 伊拉克的行动不断升级。8月2日后的几天内,已经从入侵、占领、建立“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和科威特“人民军”,最后升级到把科威特“并入”伊拉克。 世界上的反应十分强烈。联合国安理会几天里已经通过三个决议,从要求伊拉克撤军、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到不承认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 世界上不少人感到震惊和意外。熟悉中东事务的  相似文献   

8.
陈冀  李舒  孔祥鑫 《党政论坛》2014,(18):24-25
从国际政治角度看,两极时代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严重失衡。以海湾战争为发端,美国全速开始推行世界帝国战略,世界被迫进入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三个全球性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9.
苗棣 《党政论坛》2009,(10):54-55
在最近300年的历史中,布拉格屡遭进犯。从奥匈帝国、纳粹到“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一次次被占领、解放、又被占领,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0.
还是猫鼠之戏未羊将近7年了,伊拉克不断地和美国玩猫鼠之戏,撩拨它一下,对方扑过来了,又作些让步,机灵地溜走。这一回,美国真的被惹恼了,摆开了架势,非治治伊拉克不可,波斯湾的形势因此一下子紧张起来。美国为什么揪住了伊拉克的胸脯不放?如果我们相信美国的外...  相似文献   

11.
英国甘当小伙伴王振华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只有英国“热烈支持”美对伊实行军事打击的方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伦敦跟在华盛顿后面亦步亦趋”。伦敦何以对华府亦步亦趋?“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被认为是英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和...  相似文献   

12.
亚平 《侨园》2002,(5):38-3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那么,布什政府为何甘愿冒被指责为穷兵黩武的风险,执意要在海湾再打一仗呢?显然,除了老布什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与萨达姆有一段情仇恩怨外,小布什还有他的更深层的战略考虑。首先,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的外交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美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说过,反恐战争可能要10年、20年甚至50年。如何把一场长期的反恐战争进行下去,不断寻找恐怖目标并铲除之,从目前来看,被指为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伊拉克就是这样一个符合美国战争需要的目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爆发5年,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影响体现在: 第一,人们从伊拉克战争中吸取的教训是,“拳头”才是方向,国力的强大才能保障国家安全。有舆论说,从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到2003年伊战爆发的12年时间,萨达姆都没有整治其军事装备,才会挨打。  相似文献   

14.
海湾危机缓解的启示施鲁佳世纪之交,世界又经历了一场战争与和平的较量。较量结果,和平占了上风。在这场较量中成为英雄的,不是伊拉克的萨达姆,不是美国的克林顿,而是联合国的和平使者安南。人们于是扼手称庆,庆幸伊拉克人民避免了再遭战乱之苦,庆幸美国的士兵避免...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区热点的局势普遍明显趋于缓和: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苏联军队已有一半撤出了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于8月20日开始停火;安哥拉、古巴和南非在8月正式签订了停火协议,规定  相似文献   

16.
1、立即撤军部分反对派要求立即撤军,因为伊拉克将成为一个新的越南。赞同:在伊拉克丧命的美国士兵数接近2001年9月11日的受害者数量。反对:美军在伊拉克没有被打败。伊拉克的政治家恳求美国不要撤军。2、将伊分裂新保守派的战略家们要求把伊拉克分成几部分,将它变成由库尔德人、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组成的联邦。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导致一种新的全球秩序与新的统治形式,即帝国。帝国主义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帝国是后现代的产物;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帝国具有空间开放性、权力统治无中心性和载体多元性等特征。《帝国》一书在新自由主义对全球化歌功颂德之际,对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进行了深刻分析批判,但其帝国思想缺乏对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全面的分析,片面夸大了全球化反抗运动主体——大众的力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帝国》毕竟为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勾画了一幅全新的图景,要辩证分析帝国这一新的全球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张刚 《瞭望》2006,(13)
伊拉克战争已爆发3周年,而伊拉克离美国最初宣扬的建立中东国家“民主样板”的目标却仍相去甚远 3月20日当天,伊拉克境内的暴力袭击事件造成十多人死伤。这在伊拉克3 年来已是平常事,因此也就没有丝毫“纪念日”的气氛。反倒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民众连日来不断举行游行示威,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撤出伊拉克。阿拉维,这位伊拉克前临时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20.
帅鹏 《瞭望》1984,(12)
德黑兰专电伊朗—伊拉克战争进入了第四十二个月。西方报刊有时称它为“被遗忘了的战争”。从二月十六日开始,伊朗发动了一个全力以赴的攻势,这场战争于是又受到世界舆论的注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