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发萍 《时代主人》2012,(10):40-41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基层群众自治又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县区人大应对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给予积极指导,为实现群众自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应有作用。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实践,就此略作阐述。一、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萍乡市湘东区基层群众自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治理,民主治理要求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当今世界有两大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选举民主是一种代议制民主,由于代表名额的限制,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而协商民主恰能有效地解决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问题。协商民主具有的社会稳定功能、公共决策功能、包容和谐功能,对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陈忠 《人民论坛》2013,(2):160-16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而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在新时期,要秉承十八大精神,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员干部为经、群众为纬、制度为支柱,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民主意识日趋增强,群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此种情况下,如何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中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探索出了以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为主要内容的“四民工作法”,对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进行了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价值观与乡村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治”是当前乡村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然而“村治”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一方面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政治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政治需求和政治理性。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体现了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理性、魄力和勇气。由此,至少说明农民的素质不会阻碍乡村民主政治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基层的一级政府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服务责任。着眼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省察目前乡镇政府治理的困境,需要乡镇政府转变职能,规制行政资源配置,确保民主透明的决策参与,构建诚信有效的执行机制,以此为路径转换乡镇政府治理范式,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回应农民的利益需求。走出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经典作家们强调参与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视之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在现代民主政治中,适当的群众政治参与是确立和维护政治秩序的重要途径。首先,政治参与具有政治沟通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就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是党和国家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其次,政治参与具有政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得很快。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新农村建设当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基层民主政治出现了一些瓶颈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村民直接参与事务监督、设置事务专员以及扩大基层民主以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等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就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才明 《现代领导》2006,(10):36-36
安徽省来安县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开政情、畅通民意、互动有序、管理民主为总要求.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政情民意沟通互动制度.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农村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互联网影响了传统民主政治参与的形式,重塑了民主政治和媒体间的关系。这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模式,在保证其过程合法性的同时,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品质工程的建设。因此,我们需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民主政治的建设,让信息及时公开,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林福灿 《人民政坛》2011,(10):36-36
如何畅通民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关注和及时回应民众诉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应当着力构建人民群众有序有效表达诉求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多民族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经历了历时性的发展,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效度得以不断提升.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少数民族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各民族成员将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进行民族政治参与和公民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3.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就为发挥协商民主在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现实路径。具体体现在:一是坚持协商民主的人民性有利于正确把握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实质;二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不平衡性;三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王晶中 《人大研究》2005,(7):F002-F0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重大责任。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友善、安全祥和、积极向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反映民意、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这也正是人大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人大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与和谐是互为因果的,既因为和谐而发展,又因为发展而和谐。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重要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进步。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采取发展的办法。而发展又必须讲科学。因此,人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依法行使决定权,及时作出符合地区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大工作要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要坚持以发扬民主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政治民主。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民主有利于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大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我船要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要加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工作的力度,把人大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做好代表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依法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职权。要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确保民主实践不偏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使党的领导能够通过民主程序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结合。这既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确保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寻求强国富民之路,中国近代史上不少仁人志士致力于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环境和体制保障,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方法和途径。中共浙江省嵊州市委、市政府倡导的“八郑规程”,为农村民主管理村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八郑规程”搭建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平台,畅通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为民主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朱其训 《群众》2007,(6):34-35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追求目标是农民的心理和谐。只有农民心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心里有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农村的和谐和全社会的和谐。农民对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如果认可,那么他们会从心理上表示赞赏或支持;如果对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不认可或者反感,那么他们就会在心理和行动上有所反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郭万敏 《前沿》2010,(19):18-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举民主的弊端日益显现,西方学术界开始寻求一种能有效回应社会利益主体与文化多元化取向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就中国而言,由于整个国家正在从政治化的"总体性社会"向市场化的"分散型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因此,消除分化、化解分歧,达成社会和谐已成为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协商民主在政治层面能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尽管我国具有推行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我国的协商民主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民主化,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增强,知政、议政、参政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推行政务公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它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最直接、最实在、最受群众欢迎、最容易被群众接受和掌握的民主形式,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搞好政务公开,关键是把广大群众最为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实行公开,让他们知情,让他们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