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3,(12):75-75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12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在全国启动,所有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参保,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领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2.
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的新农保将大大提速,提前至2012年完成全覆盖。2011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将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温家宝是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做出上述承诺的。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2,(5)
人保部和财政部最近召开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动员视频会议,宣布从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面前,养老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各级政府也一直在采取各项措施,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为了早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2012年10月,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实施后,莆田市荔城区作为全国10%试点县区之一进行了有效的运作。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市全覆盖,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荔城、涵江、秀屿启动。2012年1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仙游县与城厢区。至此,莆田市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成为关乎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养老保障体系的公平发展路线愈发清晰:2012年年底,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2014年2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巨大跨越,从有到优、从不均衡到全公平覆盖,则需要更大的改革魄力和担当。就在羊年新春前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可以说,我国全民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全民养老保障体系必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均负担、调差距”。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愿望。2010年之前,厦门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到厦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以及部分农村被征地人员,但养老保险体系还有"盲区",部分城乡居民仍然存在年老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或生活困难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厦门市社会保障体系,使目前无养老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能够老有所养,实现厦门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按照国家新农保政策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海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神,早在2010年7月,厦门市便出台并实施了《厦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这也是厦门市政府继"全民医保"制度之后,又一项力度很大的惠民政策。而这个制度的成立,则形成了"职工"和"居民"两大养老保险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这是迄今老百姓养老方式的一次最重大革新! 这是一座用意志和汗水凝成的惠民利民丰碑! 2012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果断决策,吹响了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号角,各级各部门迅速部署、精心组织、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如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如期实现,八桂农村千家万户沐浴着新农保的惠民阳光,这距离广西第一批开展农村居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试点不到3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继农村60周岁以上农民领到养老金后,城镇老无所依的居民也将实现"老有所养"。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2011年7月1日起,福建省46个县(市、区)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这意味着福建省将迈入"全民养老"时代",养儿防老"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福建省养老保险工作在推进制度建设、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待遇发放、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巩固完善,参保人数稳步扩大、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调剂能力加强;大幅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40元,增加幅度为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643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跨地区转移接续顺畅。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推进企业员工全员参保,成为了企业职工社保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实现了全覆盖,且起步较晚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已基本实现了人员的全覆盖,而最早开始实行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最  相似文献   

13.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4,(23):13-14
在2004年的暖冬走访浙江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浙江已经基本形成。在许多地方,只要你在企业打工,不管你是居民还是农民,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也不管你所在的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参加了养老保险,甚至是医疗保险。26个强县:养老保险率先全覆盖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经济社会进入了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初,省政府作出了关于26个经济发达县(市、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到3年实现全覆盖的总体部署,同时对13个基金支付困难县市作出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洪涵 《云南人大》2010,(7):32-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事关三农的重要工作,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应有之义。在总结数十年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于2009年9月发布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确立了新农保的基本理念、制度,并要求在2009年将新农保试点覆盖到全国10%的县(市、区、旗),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充分领会新农保制度精神,成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动作     
人保部:年底在全国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会议2月19日举行。来自工作会议的消息称,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正抓紧制定;今年年底要在全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1,(12):5-5
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6月20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3,(8):29
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强力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逐步建立,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社会关注的重点也由社会保障制度"有没有"转变为办理各项社会保险"方便不方便"。但从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来看,我省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厦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是跟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这么说,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厦门经济脉动合拍。"日前,厦门市社保中心副调研员冯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回顾厦门市近30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局限于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几万名参保职工的退休费用,统筹发展到今天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厦门市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的腾跃同步向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国务院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全覆盖的重要一年。鹿寨县在去年新农保试点工作参保率达85%的基础上,立足四个转变,切实抓好续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质量稳步提升。截至6月底,完成新农保续保缴费94894人,保费收入956万元,续保率达83.84%;发放养老待遇人数35900人,发放养老金1218万元,发放率100%。与此同时,经办机构把2011年15万参保人员和今年新参保人员资料全部录入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3,(8):15-16
2009年,国务院启动新农保试点;2011年启动城居保试点。两项试点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相关部门经过3年多的艰辛努力,新农保和城居保从无到有,从局部试点到制度全覆盖,成为目前参保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圆了许多中国百姓的社保梦想。步步走来新农保和城居保从启动试点到制度全覆盖,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有条不紊,可以说是步步稳健走向全国百姓。2009年出台政策,启动试点。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决定新农保首批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