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力分成三部分,而且要互相制约,互相协调,这个原则是一个普遍原则,过去我们不承认这个原则,现在承认这个原则,这是一个突破,对未来的改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讨论中,有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消极作用之一,就是会带来本位主义。对此,我们认为,承认商品经济,必须承认等价交换的原则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而承认等价交换的原则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就必须承认本位物质利益。一、物质利益原则决定必须承认本位利益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3.
思想领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我们讲思想领先,并非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夸大到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程度。它的根本含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为依据,既承认物质第一性,又承认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承认思想对行为的支配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选商引资"。闻之,颇多感怀。 由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虽只一字之差,但足以彰显出发展理念的变化。由招到选,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应当承认,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  相似文献   

5.
"'行政三分'走向三权分立"说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同人大通过前后,关于大部制的讨论比较热烈.由于此前的十七大特别是二中全会提出了改革要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的努力目标,于是关于要和大部制配套推行"行政三分"的议论也事隔几年后再次出现.其中更有人认为"行政三分"等于承认权力制衡,因此也必然承认三权分立,由此及彼,顺理推行.本文认为,这个说法概念不清,缺乏依据,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相似文献   

6.
贺然 《理论探讨》2015,(2):65-68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包含有关于"承认"的思想。他认为自由意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是普遍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要融入到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我—你"之间的"水平"维度的承认最终要发展为"我—我们"之间的"垂直"维度的承认。在黑格尔看来,个体间纯粹的承认不可避免地包含不真实的内容,所以个体间的承认必须发展成为社会和政治的承认。承认的最高形式体现为公民与国家之间承认关系的确立和普遍的自由意志的实现。理性的个人是在国家中获得承认和承认自己的,而这个国家应当是一个和国际政治共同体保持良性承认关系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死刑不引渡原则"是引渡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其原因在于,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更有利于将潜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与死刑犯引渡回国,以此来惩罚犯罪,更重要的原因是彰显国家主权。但是,对于如此重要的原则,我国却迟迟未给予明确的承认,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也对死刑不引渡原则做了回避,这不利于我国与他国进行国际刑事司法犯罪,同时也不利于惩罚犯罪,在经济犯罪领域尤为明显。笔者认为,我国不能一味回避此问题,应当明确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以此打击犯罪,彰显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大众文化生产者普遍存在的世俗享受和急功近利性造成的大众文化的无序和混乱 ,通过文化的“大众化”与“化大众”进程的比较和回顾 ,认为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应该秉承重视人的现实生存 ,肩负起人类精神关怀使命的文化传统 ,同时正视大众文化产品制作粗糙 ,商大于文 ,见利忘义等一些弊端 ,在承认世俗享乐的原则下 ,能够建立一个又不满足这种享乐的精神拓展世界 ,注重适当提高产品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 ,即大众文化在拥有广大消费者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化大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员担任的,干部与党紧紧连在一起.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干部的作风如何?在群众心日中,意味着党的威望、党的风气如何,意味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群众对某些干部作风有意见时就骂共产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改进干部作风,就成为转变党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个政治原则问题.党风的转变,很大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前提.以往我们在贯彻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中,为什么会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灌输原则本身认识上的种种误解,不能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将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等同于"注入式"等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实,这是一种望词生义所造成的误解.列宁提出的思想灌输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对"注  相似文献   

11.
翁德汉 《各界》2006,(12):65-66
教材只是一个媒介,“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由于学生的不同、材料给予的不同、客观实际原因、教师自身各方面的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个体的认知能力及探究式教学原则,以及一些实际的原因,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适当增减一些,进行重新的组合。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或重新定位教材,或把一节课的量分割成几节课来上,或对教材进行小调整,但不调整教材就不是“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2.
梅智斌 《学理论》2011,(8):75-76
近年来,沉寂已久的关于是否承认双重国籍的问题重新被人们拾起,对于中国是否应当承认双重国籍,在国内社会以及海外华人之间的讨论也愈加热烈,而留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请求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全球化与人权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的国籍法是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是否应在坚持主权原则、对等原则、灵活原则和渐进原则的前提下,修改我们坚持了五十年的国籍政策。  相似文献   

13.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在我国已经签署了相关的国际公约后,理应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中的一部分。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在立法上初步确立了这一原则,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但还不能说已经全面地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这势必会影响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在理论上探讨无罪推定原则,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使这个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得到贯彻,对推进法制建设和法治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继承的承认和放弃制度是继承法中一项重要制度,涉及到其他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我国现行《继承法》关于继承的承认和放弃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重要的制度如继承承认与放弃的期限、效力,遗产清册、单纯承认等尚未规定,存在大量的立法空白。本文试就该制度进行探讨,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行政三分”等于承认权力制衡,因此也必然承认三权分立,由此及彼,顺理推行。这个说法概念不清,缺乏依据,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相似文献   

16.
苏紫衡 《学理论》2013,(14):126-127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是基于交付为其经典情形,对其理论具体内容应当进行修正。我国民法理论上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应当对于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进行扬弃,应当在承认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对于无因原则,应当进行慎重考虑。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民法总论中的法律行为部分,从而构建整个民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郭文慧 《学理论》2012,(14):35-36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大致经历了抛弃唯心史观、探索新历史观、形成唯物史观三个阶段。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承认历史、联系历史、继承历史。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10,(38)
<正> "一定要承认这个现实:不管他们怎么闹,老百姓是作了奉献的,是服从大局的" 重庆,云阳,山上的高阳新镇。迁建未尽的土木工程,崭新中略显杂乱。这是2010年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仍飘浮着淡雾。种种警觉的眼神,穿过潮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4,(44)
在香港后过渡期里,英方在作出一连串不与中方合作的举动中,最近又挑起了一起严重政治事件——公然置中方的多次交涉于不顾,批准在香港的台湾势力租用市政局所属的文化中心搞所谓的“双十节”庆祝活动。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港英当局一直都不允许台湾势力在香港搞公开的政治活动,为什么现在却一反常态,人们不禁要问,港英当局究竟意欲何为? 反常的举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是最早予以承认的国家之一。中国同英国建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英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相似文献   

20.
李经纬 《侨园》2005,(5):61
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前不久突然和台湾断交,而与北京签署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