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红媛 《党史文苑》2011,(12):48-50
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具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它应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物质关怀、心理关怀和智力关怀等五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明确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近些年来,各地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在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已经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精神,进一步增强高校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实际,近期我们就高校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了深入调研后,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纲陵 《党建》2009,(8):47-4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围场县委在2008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意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党内互助关怀帮扶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基础上,采取党费划拨、财政拨付、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社会单位捐助等多种方式,积极筹集党内关怀帮扶基金。  相似文献   

5.
苏正清 《党的建设》2009,(11):40-40
2009年,徽县被省、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的归属  相似文献   

6.
范宏 《奋斗》2010,(6):18-18
近年来.双鸭山市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初步建立健全了以激励为核心、以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党内氛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高度重视激励关怀帮扶是中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立这一新机制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体现的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党内关怀思想。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弱势党员群体的帮扶,必须注重具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尽管涉及的是两个层面的工作要求(前者侧重于党员个体,后者侧重于基层组织之间),但其共同之处在于突出党内“帮”字,目的在于把具体工作制度化、机制化和长效化。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上海市金山区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完善措施,扎实开展党内帮扶互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许县按照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在全县建立健全了党内关怀保障工作机制,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探索建立党内关爱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新乡市委对党内关爱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吴天君多次提出要求和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党内关爱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要求。近年来,西丰县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着眼于党内和谐,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关爱工程”,不断拓宽关爱领域.促进党内关爱帮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固原市原州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精神,不断加强服务基层党组织、关爱党员的工作力度,党内关爱帮扶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3.
吴健 《新长征》2010,(4):50-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为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的重要措施。如何把这一机制落实到基层,真正形成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群众亲党爱党的互动局面,是需要我们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建立非公企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健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内和谐带动企业和谐。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这一工作,需要在加强政治激励、注重思想关怀、坚持困难救助等方面下工夫。此外,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还需要领导重视,营造氛围;联合互动,形成合力;统筹兼顾,强化结合;注重实效,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着眼长效。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要求。近年来,西丰县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着眼于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党员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关怀农村党员工作,促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并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一些地方的工作情况看,笔者认为,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上,应注意防止和克服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作上的简单化问题,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目的、内涵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以及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体要求,中原油田党委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激励引导、关怀服务和帮扶支持,努力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基层党内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增强和激发广大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刘大秀 《党课》2008,(8):10-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途径,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