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诉讼、经济纠纷开始与我国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337条款”和“337调查”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采取的一种措施。跟国内已经熟知的DVD企业专利费事件不同,337调查的后果并不像迫交专  相似文献   

2.
燕子 《中国律师》2011,(7):40-40
美国市场是各国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外公司纷纷开始借知识产权以遏制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其中。旨在打击进口产品知识产权侵权的美国337调查制度就成为了国外公司的重要武器。近年来,中国企业卷入美国337调查的案件急剧上升,涉案数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张驰 《法人》2008,(10):46-46
“这场官司真叫过瘾!”提起当初的场景,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贻信念念不忘。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行政法官2006年7月3日的初裁裁定,由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燕加隆公司)发明设计的“一拍即合锁扣地板”产品可以自由进入美国市场,这标志着占据中国地板行业出口领域重要地位的燕加隆公司在应对美国“337调查案”中成为国内地板行业唯一一家胜诉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上半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 ITC)发起了 11例“337” 调查。在11 个案件中,其中四例指明了中国公司作为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被调查的对象,占案件总数的36.4%。近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中国企业受到调查,且这种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 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即业界俗称的“337条款”。“337条款”是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的一种保护手段。这个出台于1922年的条款,尽管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非议和质疑,但  相似文献   

5.
刘江平 《中国律师》2006,(10):41-42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产品大量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产品进入了美国市场,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知识产权问题。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以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可以想见,某些进口国依靠知识产权问题也来设置市场“门槛”障碍的现象也会日益增多。媒体在报道中美贸易时经常提到“337条款”,但是,有专家认为,中国还只是刚刚开始意识到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的重要性,“337条款”的厉害程度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究竟“337条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发动“337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二、应对“337调查”的现实考虑及指导思路三、中国企业应对“337调查”的基本策略和应诉措施四、中国政府应对美国“337调查”的政策导向一、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发动“337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随着我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中,这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口产品遭遇美国“337调查”,而中国企业也正成为“337调查”的主要攻击对象。在历史上,欧、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依次是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337魔障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涉外经济纠纷开始与我国的企业联系在一起,“337调查”或“337调查案”也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一、2013年中国企业涉诉案件的立案、应诉和裁决情况 (一)美国337调查立案数量以及涉及中国企业的调查数量 在过去的13年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受理的337调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2013年ITC受理了41件美国337调查(以在2013年立案为标准进行统计),比2012年略多。  相似文献   

9.
美国“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mational Trade Cominission—ITC)根据关税法(1930)第337条调查处理涉及不公平竞争的进口物品及其在美国国内销售的行政司法救济程序,主要是针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的进口和销售。  相似文献   

10.
一、2010年中国企业涉诉案件的立案、应诉和裁决情况 1.美国337调查立案数量以及涉及中国企业的数量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受理的337调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2010年受理的案件数量大幅攀升。2010年ITC受理了58件美国337调查.大约是2009年的两倍.是ITC历史上受理美国337案件数量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关税法337调查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前些年,中国企业在“337大棒”面前吃亏不少;可是最近发现,中国部分企业已连续在无汞碱性电池、三氯蔗糖、覆铜板、葡萄糖胺等美国对华337调查案中获得胜诉,因此涉案企业的出口订单大增。  相似文献   

12.
陈立虎 《法治研究》2010,44(8):29-33
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升级和技术含量的提高,美国对华开始频繁使用"337条款"。普遍排除令是"337条款"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救济方法。受调查的中国出口企业和未受调查的中国出口企业都可能被纳入普遍排除令的约束范围,都应考虑应对"337条款"下排除令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频频对我发起337调查,337调查逐渐成为继反倾销、保障措施之后,美国遏制我国具有一定出口潜力,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对美出口的重要手段。实践中,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其在美国拥有知识产权,如果认为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可以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337调查申请,要求其采取救济措施,排除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并禁止侵权企业在美国境内从事侵权行为。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总结我国应对337调查的成功经验,研究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着中国对美国日益增长的出日额以及产品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许多美国产业界人士大呼“狼来了”,中国产品在美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中国当年入世时,国内企业被迫或欣然选择“与狼共舞”的话,自认法律发达的美国人这次放弃惯用的“大棒”,选择了核武器——337来进行新时代的贸易战.以拒“狼”与国门之外。尽管没有硝烟,战争已然打响,而且蔚为剧烈。许多中国企业是从美国劲量电池诉南孚电池等中国企业了解337调查的。  相似文献   

15.
黄文俊 《中国律师》2005,(11):60-62
自1986年12月29日美国对我国发动第一起337调查案件以来,美国累计已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启动了44起337调查案件,涉案总金额数百亿美元。337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之后,美国推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实施非关税壁垒和阻击外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337调查对其产品向美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潜在威胁。事实上,337调查这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远比反倾销调查严厉得多。如果将反倾销制裁的效果比作美国用来打压我国出口产品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337制裁的威力就将是“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337条款项下的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337调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美贸易中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从1986年至今,美国337调查案件涉及中国企业的已有56起。鉴于日前已有大量关于美国337调查基础知识的文章,在此不再赘述337调查的概念及其威力。下文将基于笔者代理美国337案件的实际经历介绍美国337调查程序中对于中国企业生死攸关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337条款"的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7”电池案之所以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是因为它是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337”大棒以来惟一获得全胜的官司。从1986年我国皮毛大衣遭遇美国“337”调查后,接连不断,今年前8个月就遭遇7起。中国企业几乎是连连溃败。让中国企业窝火的是,败诉很大原因不是自己没理,是对“337”调查的陌生。所以,我们特意请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伟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337”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因337调查而倍受打击,这对出口依赖性较强的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匡l企业遭遇337调查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频遭调查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动因,面对337调查企业和政府及行业协会都应当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涉华“337调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已然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面时美国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应该了解“337条款”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几年中国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被提起337条款调查的案件急剧上升,此现象已引起中国国内各界的关注。ITC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在其2007年受理的总共41起337条款调查中。中国公司被提起调查的为10起,占24.4%。根据337条款规定,如果被调查方被实施禁止令,则其对美国的涉案进口产品将被没收或其将被禁止今后再次进口和在美国销售涉案产品。可见,被实施禁止令的后果对中国公司的打击会是十分严重的。本文将介绍337条款调查程序的特点并提供案件进展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