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山 《党课》2014,(24):77-78
领导,就是要带领、引导一个群体或组织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实现既定的任务。要想实现成功的领导,领导干部就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其中,智慧和勇气很重要。“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智慧和勇气也是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拥有智慧,领导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廓清迷雾,见人所未见;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才能带领群体或组织制定科学的目标,谋划正确的道路,避免做无用功。只有具备勇气,领导干部才能勇作为敢担当,才能不惧风雨、不怕挫折,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才能在困难面前不绕道回避,敢于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在领导行为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从目前的领导干部培养内容、过程和方法看,很少有明确的心理素质培养课程,而较多的侧重于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政治素质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差,就难当领导重任。因此,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领导干部对待事物基本态度的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学研究认为,态度是指个人对人、对事的较持久的肯定与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观察、想象和思维,而总是先抱有某种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反应倾向。这种反应倾向是一种内在…  相似文献   

3.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 ,是每个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落实这些道德规范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做公民道德建设的楷模。道德建设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建设和道德行为方面 ,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等行为活动 ,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及其道德境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领导感召力。是指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凭借其人格魅力和才华等个人素质的综合运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群体产生定向的感化和召唤的能力。在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感召力比职务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吕昕  郭洪升 《世纪桥》2009,(13):26-27
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和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的客观要求。提高和增强这“五种能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号召人、发动人、说服人、鼓舞人和塑造领导干部良好形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表达是一种素质,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反映出领导干部能力的高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和增强领导干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党政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简称荣辱观)的楷模是关键,探索健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保障。一、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的角色目标定位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领导干部在政治角色、道德角色扮演过程中,应该把以下角色实践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1、有良心、敢负责的道…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取得工作成效的内在品质要求。然而,作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领导干部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经常被忽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被自己忽视,另一方面则是被组织忽视。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更多的是关注其工作成绩的好坏,  相似文献   

8.
领导身边人.一般是指领导的秘书、司机或警卫等。领导身边人.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常和领导打交道.手中往往有一种无形的权力可供支配.容易产生特权思想。而一些不法分子为拉拢腐蚀领导干部.也往往从  相似文献   

9.
领导创新是指领导者率领、引导被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开创新局面、创造新效益的社会行为过程.这些年来,我国不少领导者在改革开放中率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创新活动,有力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诚尊重.  相似文献   

10.
何琪 《理论文萃》2003,(4):51-55
领导干部,主要是指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领导干部虽然是少数,但却是关键的少数,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何选取、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组织关心的  相似文献   

11.
许秀兰 《世纪桥》2012,(1):131-13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因为领导干部的行为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执政水平。领导的行为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行情商修养是领导干部提高行为能力的保证,加强个人素质培养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基础,重视周边环境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领导魅力,是指领导权力影响之外、由领导者凭借声望和信誉,让下属和群众自然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召力,是领导者基于其个人内在素质和气质魅力,对被领导者所起的一种权力难以达到的、心悦诚服地拥护和信任的影响力。老子《道德经》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便是对领导魅力的最完整的诠释。领导魅力不代表权力,领导干部握有权力,但能执掌权力并不代表就一定具备掌好权力的能力,更不代  相似文献   

13.
论法制建设中领导行为的法制化王立英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或阶层,由于所处的社会层面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其在法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探讨法制建设中的领导行为,指导法制建设中的领导实践,实现领导行为的法制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4.
部队建设能不能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提高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是胡主席对部队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因此,必须把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特别是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5.
领导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所谓领导,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人或某个集体为实现某项目标而运用各种因素影响他人或社会组织的行为过程。关于“领导”含义的这个表述是科学的,这是因为: 第一,它全面地阐述了领导的要素。领导行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包含在社会群体活动之中。如同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一样,领导行为也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主题的社会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领导干部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和推动创新,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领导者。一、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素质”一般是指人在一定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修养而形成的内在特质,它是人从事一定活动必备的主体条件,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等。在正常人身上,这些素质虽然都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个人修养不同,各方面素质又有强弱和大小之别,其中有一种素质居于主导地位,成为核心素质。领导干部的…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有效实施.只有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将法治行为方式表现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才是真的“法治”.领导干部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具备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人治”与“法治”这两种治国方式,孰优孰劣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可是如果没有“法治”的具体实践和运用,难免又会落入“人治”的窠臼,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领导干部的塑造和要求可以避免“人大于法”的出现,至少能降低或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导干部决策能力的基本保证,是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知识支撑.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能力,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人文知识水平,并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普法守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的问题甚至比较严重。本文对如何提高当前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出了一系列见解。  相似文献   

20.
曾庆美 《湘潮》2013,(2):50-51,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新要求,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新需要。本文立足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分析研究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特征。认为当代领导干部应拥有学者型的知识素质、创新型的能力素质、服务型的管理素质、健康型的心理素质和人本型的道德素质,以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加快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