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长征     
《传承》2006,(Z1)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10下旬至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28日,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我党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并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一系列的正确思想,逐步得到了全党同志的普遍拥护,也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3.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4,(10):69-74
“长征诗词”:毛泽东诗词的巅峰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19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4.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和红军获得了生机。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标志着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重要转变。宣言中所规定的统战政策不再局限于下层统一战线,而是建立包括各党各派、各团体、军队、  相似文献   

5.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中央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以前,由邓小平同志负责编辑;遵义会议以后,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红星》报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对长征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长征途中的“红色号角”。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16)
正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持别关注三峡建设,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在中央实施沿江战略,加速三峡工程建设的今天,就毛泽东三峡建设思想作点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一、毛泽东三峡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1.萌发阶段(从1935年长征胜利到1952年夏秋)。主要标志是:(1)1935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抗日救国宣言中提出“救灾活水、安抚民生”的主张。这是针对1935年长江发生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及30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继承孙中山遗愿,修三峡电站提出的,为建国后的三峡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2)1950年10月,毛泽东在听取中南局汇报荆江分洪工程使用寿  相似文献   

9.
一、支持毛泽东,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张闻天由执行“左”倾错误路线到坚决站在毛泽东革命路线一边,是有一个过程的。长征出发前,他就开始了和毛泽东的合作,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有张闻天、王稼祥参加的反对李德、博古错误领导的“中央三人集团”。长征开始后,张闻天与毛泽东、王  相似文献   

10.
正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起,到1948年3月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转向华北的十三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领导中国革命,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本营。在延安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得到比较完整的形成和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一时期也得到成熟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全国妇联在京举行“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讨会本刊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妇联于1993年12月20日召开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有关方面的领导,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启,书记处书记康冷、田淑兰、华福周、张连...  相似文献   

13.
小议“用笔领导”缪慈潮“用笔领导”,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主要领导方法之一。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1950年5月,小平同志就领导方法作了这样的分析: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过冕宁和举行“彝海结盟”五十周年。一九三五年五月,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刘伯承、聂荣臻等同志的率领下,红军巧渡全沙江,从十九日起陆续进入冕宁。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接见了彝族代表古基达列,朱德总司令宣布建立了长征中的第一个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4):72-72
在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叶剑英元帅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27年7月,叶剑英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意欲“解决”中央红军,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密电,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换救了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脱离险境。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赞誉“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海南人民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在这面旗帜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便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前进》2013,(12):22-24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的早期重要活动家。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开始,在将近42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同其他共产党人一道,在一个经济不发达、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坚强核心。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认真学习、研究和继承毛泽东同志关于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建党的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军时期,我在红六军团政治保卫局当干事,负责首长的安全警卫工作。王震同志是红六军团的政委,是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清算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在危急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一、四方面军于6月16日在懋功会师。接着,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两大红军会师后,红军达十万多人,实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19.
增强群众观念,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具有极端重要性。   一是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 1943年为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时写到:“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  相似文献   

20.
高伟秋 《现代领导》2011,(12):26-26
搞好调查研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是保证科学发展与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同志曾就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陈云同志也曾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