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成为了法学院系的时代责任.然而,传统法学教育侧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和理解,缺乏对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两型四化”法学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师资结构复合化、实践环节实战化的运行框架,全方位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打造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等方面彰显财经类法学专业优势与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区域特点、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专门人才。为此,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类教育教学资源,凝练人才培养方向,形成自身特色,并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构建卓越法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标》提高了普通高等学校举办法学类专业的标准。为了实现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国标》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公安院校举办的法学专业也概莫能外。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应在坚持本色、打造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毕业学生从事法律实践所反映出来的能力缺失情况,进行体系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且重点应加强公安法务课程的体系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教学是法学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日趋复合化,要求各培养单位对法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进行适时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本文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探索性见解!  相似文献   

5.
《国标》公布后,公安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思想政治方面既要满足《国标》的要求,也要体现出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公安院校法学专业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等因素设置。渗透性思想政治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能够满足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在思想政治方面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渗透性思想政治课程,既要注重渗透性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队伍的培育,又要找准思想政治课程与法学课程的融合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渗透性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法律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政法院校也开展了一些法律实训教学,但是,其法律实训教学一般仅是某门法律理论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很多高校并未独立设置有法律实训课程.为此,高等政法院校应深入开展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和实践活动,创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实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准确了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改革.建立多元化社会参与型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以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员结合为多元的评价主体,以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为多元的评价方式的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势必会推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法律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政法院校也开展了一些法律实训教学,但是,其法律实训教学一般仅是某门法律理论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很多高校并未独立设置有法律实训课程.为此,高等政法院校应深入开展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和实践活动,创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实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治社会的建设对法律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高校和法学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心理健康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卓越法律人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优秀品格形成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法学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和机构,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取决于所属学科的特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所在院校的特色等因素。公安院校法律系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应该在于:遵循普通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常规做法,专业理论课程是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主体和重点;兼顾社会需求和解决就业困难的矛盾,应用性强的课程应加大比重;突出公安院校特色,开设与法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公安类课程作为补充。我院法律系课程设置尚可进行调整。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要求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向应用型法律人才模式转变,实践性教学模式将成为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然而,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仍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理论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缺失,实践教学缺乏良好的外表环境.基于目前实践教学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2.
卓越警务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法学为根本,以警务为特色,以"分类"培养为目标指引。分类培养其执行路径是通过职业规划设计、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结合地域特点服务社会等来实现培养目标,最终实现警察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课程体系、质量评价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公安部对公安院校也提出了实战型、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法律教育的实践教学应借鉴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好公安院校的特色资源来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必须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而加大对话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通过对话教学法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为未来法律职业做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高职法学专业进行的考试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认识不清、随意性强、规范性低以及难以与其他教育制度相衔接等问题。为了促进考试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提高职法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应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考试改革的规范性并兼顾其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全国设有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庞大,势必造成法学专业毕业生膨胀。贵阳市地方独立学院突破所处层次劣势,重在通过创新"实训"课程训练模式,多角度构建培养计划,保证"卓越计划"在独立学院的贯彻落实,以巩固师资队伍为前提,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基层实务、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和锻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是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公安行政执法能力培养过程中,行政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行政法是提升公安行政执法能力的前提条件,为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化提供法律支撑。新形势下,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行政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升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效能,切实提高公安院校的警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法科生就业率的持续走低,主要是因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社会需求结构相对接所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关系的多样化、经济与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法律人才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有了很大变化,其就业领域应当更为广泛。鉴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顺势而变,在市场细分基础上构建与传统法学专业培养目标错位的特色法学专业,以便为社会提供供需对路的、宽口径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重点和难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需要激情的冲动,更应该是一种需要责任的行动,它关系到培养上千万学生的教育事业,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支持,"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多层次系统构建的综合创新","教学改革是多环节有序进行的实践过程",就是改革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建设,"课程是教师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课程是把相关教学资源组织起来的平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系统",就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中需要树立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基础并进行积极探索。分析高职法学专业在教学计划、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有助于我们对高职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