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入新千年 ,手印显现技术在刑事科研人员的研究下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尤其是荧光显现技术方面的多项成果 ,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显现方法中存在的难题 ,使手印显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笔者在教学科研活动中 ,在不同客体上进行了大量实验 ,对新技术的操作有了一些认识 ,以下是操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灰尘手印灰尘手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铝硅酸盐 ,提取灰尘手印时一般采用静电吸附法和硫氰酸气熏法 ,静电吸附法提取效果不理想 ,多数只能看到轮廓而不能看到纹线 ;硫氰酸气熏法干扰因素较多 ,对身体有毒害性 ,该技术已趋于淘汰。新技术中的…  相似文献   

2.
提取灰尘减层手印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肃 《警察技术》2005,(5):43-44
针对现场灰尘减层手印提取难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各种物面上的灰尘减层手印用胶带直接复印、"502"熏染、清水冲洗均能获得较好的显现提取效果,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相互重叠的两枚手印的纹线和特征相互干扰,再加上留痕客体本身的背景花纹影响给检验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灰尘手印和油质手印形成的一次性重叠手印是光滑客体表面上一次性重叠手印常见的一种,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介绍笔者利用偏振光照相拍摄深色衣物上微弱灰尘鞋印,偏振光与分色照相结合拍摄彩色纺织品上灰尘手印,进一步总结偏振光、偏振光与分色照相结合拍摄固定纺织物上微弱灰尘痕迹的原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谈灰尘手印的处理与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验中发现并提取到有价值的常规痕迹物证越发困难,灰尘手印在案发现场中出现概率很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受到承痕体本身材质、颜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及手印遗留的时间、灰尘加层还是减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相应的方法显现、提取指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手印是最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素有“物证之首”的美称,它是指人的手指或手掌接触客体时所留下的印痕,即手作为造型客体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承受客体,使局部形变或表面附着物的变化来反映手掌面皮肤花纹形态结构的印痕。现场中罪犯留下的手印种类较多且迢常情况下不易观纂到,需要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使之成为明显可见的手印,并以照片的形式提供直观的证据。尤其是室内现场,犯罪分子在翻越门窗或者攀登其他物体时,往往手上沾有灰尘,从而在接触客体上留下加层、减层灰尘手印。然而,由于灰尘的化学惰性、漫反射及粒子性,强碱酸不…  相似文献   

7.
现场勘查中,技术人员对用粉末刷显的手印、灰尘加层手印拍照提取后,再用新型手印提取器提取效果更好。手印提取器使胶带与客体接触面积变小、压力均匀,从而避免在提取过程中产生气泡;同时,胶带具有粘性的一面与另一胶带紧密相粘,通过转动,能制成透明的手印检材,可直接通过印相放大、复印,或通过反差较大的衬底做背景进行比对鉴定。实践证明,运用手印提取器提取的手印具有高质量、手印特征反映好、保存时间长,而且在使用中方便简捷,提取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1案件资料某年某日,兰州市某区福利西路84号503室女主人陈瑞兰及其家保姆赵莉琴被杀。经现场勘查确定,罪犯从503室的上层603室北屋窗户下来砸破5O3室卫生间玻璃进入现场。现场勘查时从503室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现场手印,而从603室北屋衣柜把柄上发现一枚残缺且模糊的灰尘加层手印,拍照提取。现场手印面积小,且有部分模糊,对该手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特征的确定,最终与嫌疑人王某某的左手食指指纹予以同一认定,为案件的破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检验鉴定2·1现场手印的分析检验现场手印的首要环节,是对现场手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案件现场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输电变压器被盗的现场。这类案件的犯罪分子通常在作案时先将变压器内的油放去,再拆卸陶瓷支架、钢片,从而盗走变压器内的铜。犯罪分子往往在作案时在陶瓷和钢片上留下油质灰尘手印。这类现场手印由于反差小以及拍照角度的限制,采用现场照相指印的方法,效果不好,难以达到检验比对的要求。笔者通过对这类现场勘查的实践,摸索出一种提取含油灰尘手印的简便方法,现介绍如下。一、提取方法提取这类指印,不宜用拍照的方法,也不宜用扫粉的方法,而是用透明粘胶纸直接提取,但由于指印上有油,如不将…  相似文献   

10.
笔者1995年10月勘查我市出租车被劫杀人案时.出租车被劫到河南郑州市.罪犯在途中曾修车、加水、加机油,在车的后盖上留下汗、灰尘、油混合形成的指纹,肉眼观察由于时间较长车上有一层灰尘,车上的指纹反差极弱.直接拍照效果不理想,后采用哈气辅助法,利用磁粉显现,效果很好。原理:形成手印时.手上粘有油、灰尘及分泌的汗液,在客体上形成混合手印,油、汗液对粉末都具有强的亲合作用,这种亲合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的挥发,水份的消失,指纹表面的静电势下降,亲合能力逐渐减弱,用粉末的显现效果不理想,利用哈气,混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遗留在不同纸张,不同时间的汗潜手印,分别用硝酸银和茚三酮溶液进行显现,通过观察和比对,发现硝酸银和茚三酮溶液显现效果存在差异,主要是:硝酸银、茚三酮两种溶液显现效果都很好。硝酸银显现速度快,但显现遗留时间较长的手印效果较差。茚三酮显现速度慢,但显现遗留时间较长的手印效果好。在侦查实践中,刑事技术人员如果了解和关注到这种差异,对汗潜手印显现方法作出恰当选择,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侦查办案的效率,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研究显现光滑彩色客体上潜指印的方法。用暗视场配光方式,使用光谱成像仪,对30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照片上的皮脂汗潜指印进行拍照,并处理光谱影像集。所有彩色客体上的潜指印图像纹线,整体清晰或部分清晰,可以用于比对。光谱成像技术和暗视场照明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显现光滑彩色客体上的潜指印。  相似文献   

13.
DFO与IDO显现手印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FO显现法和IDO显现法,都是显现纸张等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液手印的有效方法。但是,实验研究发现,复印纸、白信封纸、报纸和牛皮纸上的汗液手印,用IDO法显现效果都优于DFO法。IDO法不仅手印的显现率高,而且显出的手印纹线更加清晰,可鉴定率也明显高于DFO法。  相似文献   

14.
碘熏显现法以其广泛的适用范围始终在众多显现方法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碘熏手印不易保存,实现碘熏手印的简单固定始终是困扰公安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两种新型的碘熏显现固定的方法~一粉末固定法,固体胶固定法,结果表明,粉末固定法能快速、清晰的显现报纸、玻璃、铝合金、胶带等渗透性与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新鲜或较陈旧的汗潜手印,固体胶固定法能明显改善经染色固定后的碘熏指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纳米粉体显现光滑客体汗潜指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粉体材料色彩丰富,且对各种客体都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里介绍了应用吹显技术对14种纳米粉体材料在玻璃、瓷器、油漆等不同光滑客体表面遗留汗潜指纹的显现方法,实验证明显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某些特殊物体(球形锁、饮料瓶瓶体等)表面遗留手印的提取、实验发现,利用硅橡胶提取上述特殊物体表面的手印效果很好,而且模型能保持指纹的特征稳定,便于检验鉴定。在提取特殊物体表面的汗潜手印时,胶带纸提取法与硅橡胶提取法相比存在着一些缺陷。用胶带纸法提取的手印在手印的某些部位会出现气泡、乳突纹线中断的现象,影响了指纹特征的再现。而硅橡胶这种物质可以很好地贴合在特殊物体的表面,将手印完整地提取下来。  相似文献   

17.
指纹是物证之首,但现场的指纹多是条件较差的模糊指纹,其中一种模糊指纹是多汗液形成的,这类指纹往往受承痕客体的润湿度,手的压力以及汗液多少的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甄别案犯指纹,并为正确分析和鉴定指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对戴手套作案的现场,会因为犯罪嫌疑人戴手套而使指纹等大量的痕迹物证隐匿起来,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勘验。捕捉、提取、分析和利用这些隐匿的信息,对侦查破案和起诉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在现场勘查时,应把常规痕迹与微量物证、有形的痕迹物证与无形的现象并举勘验;另外,还要注意尽力寻找指印。  相似文献   

19.
使用"502"胶法、碘熏法、先"502"胶后碘熏法、先碘熏后"502"胶法及"502"胶和碘共同熏显法五种方法分别显现深色和浅色皮制品表面的潜手印,结果发现"502"胶法对深色皮制品表面潜手印的显现效果良好,"502"胶和碘共同熏显法对浅色皮制品表面潜手印的显现效果良好,为皮制品表面潜手印的显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