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识人"是"善用"的基础。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组工干部作为干部考察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为贤,提升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要下功夫提升"识人"能力。要锤炼高尚品德。古人云,"荐贤者当自贤""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组工干部要准确识人,必须先成为德行高尚的人。一要诚实可靠。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考察结果必须  相似文献   

2.
《晋书》记载了一个"羊祜焚草"的典故,晋国大将羊祜向晋武帝举荐人后将荐书焚毁,被荐人都不知是谁举荐的自己。面对旁人"慎密太过"的评价,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羊祜认为自己推荐提携人才,是"拜官公朝"的应尽之责,担心人才私下谢恩自己,形成官场"圈子",因而做出"自焚奏稿"的凛然之举。  相似文献   

3.
荐贤贤于贤     
从“荐贤贤于贤”这句话,足见荐贤实属难能,弥足珍贵。难怪古往今来都把荐贤奉为亮节高风,誉为懿行善举。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要在思想多样、品格参差的人群中识贤、选贤、荐贤,比之于伯乐相马,无疑会困难得多,也高明得多。更何况人无完人,在同一个人身上,常常是优点与缺点并存,长处和短处同在,如此,混迹在芸芸众生中的贤才要识得出,选得对,荐得准,谈何容易。荐贤者之所以必须贤于贤,基于此。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为人说项”的典故,极雄辩地印证了这一点。项斯,晚唐诗人。此公诗品人品俱佳,但因无人荐举而长期默默无…  相似文献   

4.
<正>李悝荐相李悝为国君推荐宰相的故事一直为后人称许。一次,魏文侯对李悝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李悝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悝说:"这  相似文献   

5.
赵亚兴 《奋斗》2005,(4):55-55
不管什么样的世道。大概都有不贤的人,不贤的事。面对不贤的事.当如何时待呢?有的人想起阿Q那句“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报上登过,一位大学生的自行车丢了.他想,别人偷.我为什么不能偷呢?也偷了台自行车,给保安逮住了,留下人生的污点。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先后包养了7名情妇。落网后,说哥儿们都这么“娱乐”.是“从众心理”作祟.  相似文献   

6.
<正>《韩诗外传》中记载:子贡与师孔子论历史名臣,孔子答:"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不解:"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解释道:"吾闻鲍叔之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荐也。"可见孔子十分推崇"鲍叔""子皮"这种具备"荐贤之能"的人才。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组织部门担负着为党选贤、为国举才的重要职责。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组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晋国先期率兵伐吴的大将羊祜,病后再三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杜预接替自己,然后又将荐稿烧掉。晋武帝不解,问道:“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也就是说,羊祜之所以密荐人才而后焚奏稿,是因为不想让杜预知道后感谢自己,本来是国家授予他的官职,却让他感谢私人,这事决不能干。看到这一段,笔者不由对羊祜肃然起敬,并由羊祜的高风亮节,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  相似文献   

8.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今年作为换届年,各级党委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换届时机,真正将那些"老实人"、"不和谐"的人和测评受"冤"的人调整到关键的岗位上来,促使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杭州惠兴中学举办的"惠贤学子"颁奖典礼上,给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每人发了一小捆青菜,其主要寓意是"淡雅朴素"和"一生清白"。希望学生们不忘初心,永远都像青菜那样清清白白,淡雅朴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廉洁也要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不久,在长沙当中学教员的李淑一,托人找到毛泽东,要求调到中央文史馆工作。为此,毛泽东于1954年3月2日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位多年从事干部工作的老领导在谈到自己的体会时说:“荐贤者要自贤,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贤者才能真正做到识才,惜才、爱才、荐才。否则,你自己不是人才,不是贤者,又如何做到荐贤举能呢?”令人深有所悟:荐贤者贵自贤。每个干部工作者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个人才吗h自己是个贤者吗?”荐贤者应具备怎样的理想与品德,怎样的胸怀与情操,怎样的眼力与才能,怎样的胆量与卓识?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有三长”的理论,认为要成为一个历史学家,需要三方  相似文献   

12.
正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原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原典: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原文:"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改进,同时也存在一些新问题:有的地方不搞"考试一刀切"好像就找不到"选拔标准"了;有的地方程式化、老套路已经"得心应手",习惯用旧思维去应付工作新要求;有的地方在选拔干部中论资历、讲平衡、怕担事儿,只求平稳过渡,不求荐才有功;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坐机关"多、"接地气"少,酝酿干部时却又慨叹"无良将"……古往今来,"察人用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应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储备后备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光辉典范。他一生自警用权和自觉律己的一言一行,永远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光芒。李淑一是烈士柳直荀的遗孀,又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新中国成立后,有人请求毛泽东将李淑一推荐到文史馆工作。1954年3月2日,毛泽东专门就此事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  相似文献   

15.
明代平民哲学家、启蒙教育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虽为布衣,但他关心天下,并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进"羲皇"社会的建设。王艮的志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救国救民,他试图讲学传道来救世安民。王艮的理想是人皆为仁,他说的"羲皇"社会,是一个人人皆贤的道德社会。王艮要建立的"羲皇"社会也是一个平等社会,他认为,建立"羲皇"社会的哲学基础是人性平等。为此,他不仅提出了圣愚平等、贵践同等的思想,而且提出了建立公平制度的要求,让天下百姓享受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世纪桥》2012,(17):35-36
郭店儒简指出义对人非常重要,其地位高于利,为了实现义就算是远离禄爵也是可以的。义的主要内涵主要有三:一,义是各种美德的表现。二,义是尊贤,其最高表现义就是"禅"。三,义是君臣之间的德行。至于如何求义,郭店儒简认为主要是"知而行之",即将对义的认识如尊贤、忠等付诸实践。郭店儒简还指出与有义德的人同处亦会提高人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而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提拔任用人选是民主推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领导干部的接触面比较广,对事对人了解深入,所以推荐的人选准确率比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差,所以领导干部在识人荐人过程  相似文献   

18.
营口市老边区从2004年开始,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推行"三荐两审一选"方式选拔村党组织成员,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欢迎。"三荐",即自下而上推荐人选:一是村党组织推荐。由村党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报告三年任期工作情况,对现任村党组织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村党组织根据民主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十三五”规划纲要还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乡贤者,乡野贤良之士也。在封建社会,乡贤多为荣归故里的官员。而今,社会赋予“新乡贤”更深层次的含义。一般而言,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都可谓之新乡贤。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6,(4)
正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其形态与内涵准确而生动的诠释,是对法治社会为政与为商的新标准和铁规矩。"亲",突出的是干部联系群众、干部服务群众的服务内涵,打消了许多干部害怕同商人交往的顾虑。"清",突出了法治底线和廉政红线,规范了干部依法行政、清廉为民的办事准则和行动标尺。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是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