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说起"普世价值",有人将其视为灵丹妙药,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认识?"普世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为此,需要对"普世价值"进行理性解读。一、客观回顾"普世价值"的发展演变回答"普世价值"是什么?首先需要搞清楚"普  相似文献   

2.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本国利益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与世界各国构建"价值共同体",就需要接纳、塑造普世价值,妥善应对西方推广"普世价值"战略,需要将普世价值本身与西方的说词区别开来,同时积极构建中国自己的普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许海 《前线》2017,(6):70-71
<正>近年来,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在我国思想理论界造成了不小影响。受此影响,有人声称"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和实践普世价值的结果",有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拒斥普世价值,将失去做人类社会正常成员的资格"。其实,对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何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实质等基本问题,一直充满争议,需要进行深入辨析。"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在我国思想理论界造成了不小影响。受此影响,有人声称"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和实践普世价值的结果",有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拒斥普世价值,将失去做人类社会正常成员的资格"。其实,对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何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实质等基本问题,一直充满争议,需要进行深入辨析。"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普世价值"?这大概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概括起来说,"普世价值"的主张大致如下:一是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二是这些价值观念的内容,是西方主张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三是"普世价值"覆盖广泛,不仅"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普世价值的结果",甚至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认识和实践"普世价值"的过程,如此等等。对此,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眼光,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周新城 《党建》2014,(5):29-30
提出"普世价值"的人实际上是在设置一个诱导人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陷阱"。必须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分析改革的问题。绝不能把"顶层设计"理解为少数精英离开群众实践,关起门来主观地搞"制度设计"。最近十分流行一种论证改革必要性的观点,即"普世价值"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民主、自由、宪政、人权等观念看作是"普世价值",谴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外于"普世价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生活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三个语境的混淆不清,二是在方法上存在夸大普遍性忽视个别性的倾向,三是夸大人类性忽视阶级性.为此我们应当严格区分三个语境的"普世价值",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普世价值",并注意其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作为寄托着人类价值追问和价值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普世价值"不仅专注于绝对的、神圣的和恒在的理念世界,更攀附于现实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以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为话语核心,充当着西方争夺话语主导权和意识形态扩张的思想先锋。"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国家独立的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及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认识与消解"普世价值"的话语霸权及其现实危害,不仅需要构筑社会主义的"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更需要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来解构和取代"普世价值"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为了实现其独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和经济利益,西方国家高度重视以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他们给"普世价值"戴上美丽的光环,试图使对手束手就擒。我们必须理性解读"普世价值",自觉超越其话语范式。一、理性剖析"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一是别有用心地构建话语体系。西方国家首先利用强大的舆论工具,将其"普世价值"宣称为全人类应当共同遵守,将近现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成就简单归结为遵循"普世价值"的结  相似文献   

10.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4):73-80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价值.关于"普世价值",有一些观点需要澄清: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能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能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称为"普世价值";不能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做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在西方历史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着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志,是为西方国家称霸全球服务的一套价值观念。西方这样一套价值观念是通过以"普世标准"掩盖多元标准,将价值性知识包装为真理性知识,以人性分析取代科学分析,而变成一些人所推崇的"普世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普世价值:一种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界有关"普世价值"争论的考察表明:作为一种类存在物的人类共同追求,"普世价值"是内在地植根于人们头脑中的价值认同,是具有相对自主性的抽象的、观念存在物.这种内含于人类思维中具有某种共性的价值观念,需要籍以现实实践即具体实在物的活动来加以体现.就当前中国而言,对待"普世价值"的态度应该遵循"普世价值是观念导向、特色价值是行动指南"的原则,将"普世价值"理念内在地融贯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保障.  相似文献   

13.
所谓"普世价值"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有个别人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唱反调,发表<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文章,又有人呼应写出<普世价值: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以下简称"普文"),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公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制造舆论的地步.他们提出,我国改革的性质属于"民主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我国1953年以来的"专制主义制度",实行宪政,继续"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未竟事业";要把西方的"普世价值"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认为"普世价值"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这是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14.
普世价值本是指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且具有积极意义或积极性质的价值观,但是如今盛行的普世价值已经蜕变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成为他们推行其价值观、输出制度模式、进而控制其他国家的工具。调查表明,普世价值已经在高校一定范围内传播,但绝大部分师生对普世价值了解不深;普世价值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从总体上并不占主流,但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普世价值的一些具体观点所获认同度较高;高校师生虽然受到普世价值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论观点有较高的认可。普世价值思潮影响师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要采取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削弱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普  相似文献   

16.
谢晓光 《红旗文稿》2013,(15):23-26,1
"普世价值"的争论所体现的深层政治意蕴,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关键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松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它的本质目的是促使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趋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一些人宣扬西式"普世价值",企图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入西方"民主化"陷阱。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理论和实践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改革开放观的尖锐对立.某杂志的两篇文章主张的以"普世价值"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排除"普世价值"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钟君 《理论导报》2014,(8):18-20
正(接上期)三、中国梦不是"普世价值"梦西方"普世价值"打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幌子,宣扬这些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这种"普世价值"不过是人们的美好幻想而已。价值和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价值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具体到社会生活中,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的实际满足关系。一个事物作为客体能满足主体的利益需要,我们就可以说,这个  相似文献   

19.
所谓"普世价值",意指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历史,对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通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近年来,经过批驳辨析,"普世价值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我国的泛滥虽然已呈减弱之势,但仍阴魂不散、暗流涌动,时而改头换面、伺机冒头,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普世价值论"就是这种战略图谋中的一个"撒手锏",它穿上"隐身衣"、披上"黄马甲"、躲进"青纱帐",虽乔装打扮,却仍然面目狰狞,险恶至极,不得不防。  相似文献   

20.
王玉周 《党建》2013,(6):32-34
所谓"普世价值"的社会载体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 对于"普世价值"的普适性,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也表示怀疑。 "普世价值"的主张,实际上是推销西方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 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圈之中,是"普世价值"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