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实行了几百年.其弊端有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也有后天墨守成规之不足。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政党逐渐蜕变成“选举机器”.以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宪政民主”已成为极化政治和金钱政治的代名词.制度性困境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喻中 《理论导报》2014,(12):13-13
正研究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从概念出发,更不能用所谓西方模式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西方宪政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许多关于法治乃至政治发展道路的话题,都被这样一个具有特定西方政治法律话语含义的概念所遮蔽,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事实上,西方宪政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元化、多样性的,不可能呈现出一个单一的模式。无论是英国的宪政还是美国的宪政,都是地方性知识,都没有普适性。今天,中国在全面推  相似文献   

3.
宪政的文化研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宪政研究新视角。在宪政的文化研究中,必须坚持“宪政是全球的也是地方的”立论,宪政的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宪政产生的内在理路与中国文化对宪政的证成两个主题上。当卞的宪政文化研究中,已呈现出一种以“基督教宪政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这一论调是清末全盘西化论的翻版,必须全面清算。  相似文献   

4.
西方民主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孕育出了诸多民主形式.古雅典的梭伦改革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形成了有限的强制性的直接民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方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塑造了具有贵族气息的共和主义民主.在西方中世纪,分散的权力结构、基督教的平等理念、野蛮民族的契约观念、法治主义传统、城市自治民主等孕育出了限权民主,而这种限权民主与现代宪政民主又是息息相关的.西方宪政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民主形态,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确保公民初级权利得以实现的实体民主形态.二战以后,西方宪政民主出现了危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政治过程的多元程序民主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中西方政治文明体系不存在优劣高低之分 ,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 ,主要应向西方学习宪政、法治、民主和分权的精神与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体制。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西方在国际政治中推动实现所谓的“普世价值”,引起巨大争议。西方一些国家把自己单方面界定的某砦价值说成是“普世”的,并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推销,  相似文献   

7.
西方公共政策伦理价值与利益冲突受制于实证主义“价值中立”以及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局限;根源于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妥协。西方学者运用“原则政治”和“利益政治”概念揭示了公共政策运行中的政治悖论,提出重建“契约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寿龙 《共产党人》2011,(20):32+34
<正>最近的财政和经济危机实质上暴露了西方国家民主的危机,危机在提示人们,要在宪政意义上重新改革欧洲的宪政结构,及其选举制度。然而现行制度结构不容易让这样的改革发生。所以,欧洲国家的民主治理危机,必将长期存在西方国家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政治领导人定期更换;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买卖双方自由交易,自由定价;社会上实行福利政策,对公民实行  相似文献   

9.
一、推行宪法政体是世界法制建设发展的趋势 1、宪政是民主的政治,民主是宪政产生的根源和基础 宪政制度近年来一直是宪法学界研究的热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宪政》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宪法同宪政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文化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英津 《唯实》2004,(2):49-52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应对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文化挑战的基本策略应当是 :高度重视当今时代中西政治文化冲突的深远影响 ;正确处理政治文化的普适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以积极的开放的态度迎接西方政治文化的挑战 ;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的“引进”和“改造”的关系 ;尽快建构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既要反对文化民族主义 ,又要反对文化投降主义。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政治曾一度深受西方宪政共和政治思想的影响,“地方自治”思潮与运动就是其实践上的表现。其中,青年毛泽东的“湖南共和国”政治构设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它体现了代表民众权利的民主宪政理念及治国的制度选择。本文拟从政治发展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曾说,所谓的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近代以来追求民主政治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联系的。但从西方国家移植而来的宪政模式,经过多次的尝试,大多成了理想化的春梦。当然,对宪政的追求,有将其视为全新的政治模式,进行不懈的努力,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也有将其作为政治民主的招牌,成为少数独裁者集权政治的装饰和点缀。宪政这种全然不同的结局,确实是令人困惑的斯芬克斯之谜,解开此谜是近代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殷啸虎的这本《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7):20-21
·教学参考之三· 目前通用的“治理”一词于20世纪最后10年在西方开始流行。西方意义上的“治理”可概括为:治理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危机”;治理的目标是推动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变革;治理的价值取向是西方民主;治理的样板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基础是多党制、三权分立、私有化;治理的典型形式是多中心平等共治。可见,西方意义上的治理,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活动,具有特定的政治背景,富含完整的政治价值,拥有清晰的政治目标,承载特殊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14.
“普世文化”致力于对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现代价值观的概括和抽象.以白鲁恂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学家们囿于帕森斯的新康德主义文化理论,把主观要素进行了客观化的功能主义分析.这种主观要素客观化的做法一旦被运用到政治发展领域,就使得有关非西方世界政治发展的研究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困境.“普世文化”扩散的假设并不能全面解释非西方世界政治转变的历史动因,而接踵而起的新旧文化矛盾又持续弱化了这种文化决定论,其最终的实践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非西方政治发展的研究陷入到不可自解的困境当中.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3):45-49
一个党员的提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一些人追捧。他们甚至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认为中国梦应该是“宪政梦”。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时指出,坚持依宪治国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具体表现就是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先后进行了七次“宪政”改革.这七次“宪政”改革使得台湾地区政治体制框架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其体制架构目前仍保留着五权分立的外观,但其各机构之间在权力关系方面已发生的变化表明,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已由原来的“五权体制”变成了当前事实上的“三权体制”了.七次“宪政”改革虽然巩固了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成果,但在“宪政”改革的过程中,台湾当局有时出于政治斗争、“政权本土化”、“法理台独”等需要,使其“宪政”改革并没有完全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地向前推进,也使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失范和冲突之赴,这有待于台湾当局及其民众在今后的“宪政”改革过程中逐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方晓 《学习月刊》2013,(5):12-12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曾出现“雾霾”天气。在英语中,“雾霾”一词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由“烟”和“雾”组合而成。1952年12月英国曾出现持续5天的“大雾霾”天气.主要原因是英国进入工业高速发展期后伦敦地区的工厂大量使用煤炭.排放的大量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5)
<正>宪政问题是国内思想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既有学术研究层面的争鸣,更充满着意识形态的分歧,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历史渊源和现实境况来深入辨析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西方宪政的由来和实质宪政概念是舶来品,其理论来源和具体内涵,学界历来看法不一。大致而言,有基督教政治文化母体说;有近代启蒙思想家自然法和契约论思想说;有既是基督教政治文化嬗变的产物,又凝结着近代自然法学说与契约论思想精华"结合"说,等等。大多数学者认为,宪政一词具有深厚的西方政治文化背景,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9.
王硕 《党的建设》2011,(2):60-61
6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东方战线,不堪“失去中国”的美国,带领西方阵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三管齐下,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相似文献   

20.
曲星 《求是》2012,(9):58-60
目前西方国家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社会抗议风潮涌动、对外穷兵黩武。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世界经历的最深刻危机。西方社会民众也发出了对其制度设计的质疑。西方政治家谈及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时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