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贵好问     
正人是带着问号来到世界上的。人从有思维开始,就在不断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会问,是人的"标签"之一。上学爱问,执经问难,可能成为学霸;做事爱问,可能成为专家;从政爱问,可能成为一方领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不俗之问,我最欣赏的有四。第一是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相似文献   

2.
张雄 《理论文萃》2000,(2):47-48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我们的先祖就有人开始追问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不象月亮那样惨淡、荒芜、冰冷而毫无生气?人脑是什么?人脑为什么会思维?欲望和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由的吗?……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被古代先哲们称为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正"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1987年,当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由中国走向世界乐坛时,不到17岁的我从粤西来到花城广州,走进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中山医科大学,开始漫漫的医学之路,人生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成长。  相似文献   

4.
于我而言,这个人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记住的只是他那极具代表性的语言和那语言后面折射出的麻木与冷漠.那日,我路过某个大机关门口,一个老者在上访,机关里的一个人边推边嚷:联合国在哪里你知道吗?联合国在哪里你知道吗?你去告吧!  相似文献   

5.
<正>近读古今人物传记,阅览清贪官吏故事,想到两个字——“自觉”。人生在世,几十春秋,荣辱兴衰,宦海沉浮,能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勤勤恳恳,生活潇潇洒洒”,全凭“自觉”哉!首先,要有理性自觉。一位哲人说,“人之所以为人是理性”。这种理性体现在价值观的判断选择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理性,是自觉涵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风,是不懈追求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大道,是清晰辨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境界。这种理念和追求,成了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6.
信仰与作风     
泰戈尔说,信仰是个报晓的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当人类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思考人生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决定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相似文献   

7.
西哲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对人的本质意义的终极追问。从共产党员的信仰角度和实践角度看,解决好"三问",对于当前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而不是"山寨"党员。共产党员的坚定有力回答是我们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前提基础,作为学习贯彻的"主力军",共产党员需要担当起这个清晰而厚重的责任。在当前形势下,就要老老实实学习十八大报告,  相似文献   

8.
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实现自我。实现自我与三个问题有关 :我想做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我能够做什么 ?与此相关的三个人生答案是 :人要活出理想 ;人要活出尊严 ;人要活出智慧  相似文献   

9.
张灵霞  郭玉奇 《先锋队》2013,(19):26-27
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太原六十三中,见到了史建如校长。见到他时,他正在写《中国梦·校长梦》的论文,于是我们从他的校长梦开始聊起。"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在育人中能找到;人生的快乐在哪里,我在工作中能找到。不是我矫情,在我内心最深处,我是真的爱着这些孩子,爱着我的工作。所以,作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11)
正1953年6月,我带领一个农业互助组试点工作组在酃县草坪乡蹲点。一天,县委转来湘南区党委组织部电话,通知我立即回县,去湘南区党委报到。我问什么事?回答是:"你的工作可能变动,区党委叫你3天内赶到衡阳。"我再追问到哪里?干什么?回答是:"到了区党委就知道了。"我骑马转车风尘仆仆赶到衡阳黄茶岭湘南区党委报到,组织部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一片羽毛在风中飘,看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羽毛要飘向哪里呢?羽毛要飘向哪里,连羽毛自己也不知道,只能是风吹它到哪里,它就飘到哪里。羽毛是自由的吗?连自己去哪里、到哪里都不知道,都掌握不了,能说是自由的吗?随波逐流不是自由,随风飘荡也不是自由。自由,是知道自己去哪里。二有过真空体验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不由己,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动。在我们的想象中,在失重的状态下,在没有重力约束的情况下,人应该更无拘无束,更自由自在。但自由,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任何自由,都是在适度约束  相似文献   

12.
1949年5月初,我第三野战军在渡江作战节节胜利之际挥师挺进上海,待命发起解放大上海的淞沪战役。大军兵临城下,刚从浙江奉化窜来部署防务的蒋介石惊慌失措,带着少数随从仓皇逃离上海。蒋介石是何时逃走的?开始去了哪里?又是何时逃到台湾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说法不一,有的与事实出入较大,本  相似文献   

13.
感恩经营     
在我常去图书馆的一条路上,有一家花店,每天早上8点,花店门一开,便挤满了前来买花的人。有好几次,我总想近前看个明白——这家花店为何生意如此红火?后来从买花人口中得知,开花店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每天8点开花店门,第一笔生意都是照本钱卖给顾客。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1月定价:39.00元改革是中国当前最受关注的主题。作为一项系统的历史工程,任何改革必须具有历史连续性,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改革必须具有系统性,即各方面的改革都是紧密相关的,某一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改革还必须具有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怎样一个巨变的时代?我们从哪里来?可能往哪里去?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台湾著名学者朱云汉的著作《高思在云》追溯三百年,跨步世界史,以大历史观解读全球大变局和中国道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涵。在该书出版之前,《人民日报》即以整版摘  相似文献   

16.
认识自己     
刘澜 《当代贵州》2014,(29):64-64
正领导者要想卓有成效地发挥领导力,不仅要认识难题、认识群众,还需要认识自己。必须问自己:我想要解决的核心难题是什么?我是怎样解决难题的?我是怎么动员群众的?我为什么要发挥领导力?激励我前行的力量有哪些?其实,认识自己就是问这些人们一直在苦苦追问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认识自己,这是领导力的第九条黄金法则。认识自己的难题。认识自己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的阿波罗神庙就刻有这句著名  相似文献   

17.
"你觉得对待人生的最佳态度是什么?"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看张宗子的《空杯》,就顺势借用了张宗子的观点来回答:"人生如茶,空杯以对。"空,是生命从容若定的时刻。缘于空,少了许多挂碍,遮蔽的本质开始进入澄明;缘于空,自我的宁静得以去观照社会和世界;缘于空,人生的大起大落荣辱成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力差,或许经常有上级这样批评下级,可是下级心里想:执行力差,差在哪里啊?你说清楚啊!难道执行力差的责任都由我一人承担吗?呸,我不服!是啊,冠冕堂皇地说下级执行力差,难免让人怀疑有推脱责任之嫌,因为执行力差可能涉及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上级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共产党人》2006,(24):27-29
在培养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中,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问题的学习和教育是关键,因此,明确“三观”的内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整体的看法世界是怎样的?是从哪里来的?会不会变化?如何变?人在世界中是怎样定位的?人类应怎样适应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某新闻单位在机关内部办了一期新闻理论培训班,组织记者、编辑脱产一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结果到第三天,参加学习的人已是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以后逐渐减少,到第六天,会议室里参加学习的人已所剩无几。那些记者都到哪里去了呢?采访去了!为什么不学习而去采访?一位从第三天起就开始“逃学”的记者说:“当记者的有腿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