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确立场是正确行动的前提。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的党员知识分子既是民族、人民中的一员,更是党的一分子,应该站在民族、人民和党的立场上来探索和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到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党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做好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工作;树立正确的群众立场,做好教育和引导群众工作;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做好帮助和服务群众工作;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做好联系群众和宣传群众工作;要始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地认识利益范畴则是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以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9周年之际,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认真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这对于了解党的丰功伟绩,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坚信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对于认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历史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党史,增强党性,才能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丽新 《奋斗》2020,(1):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政治初心,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归宿。国家治理应体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应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录     
正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往而不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能够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胡锦涛:《继续抓  相似文献   

7.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延安时期,我们党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宣传革命主张、启发群众思想、激发劳动热情,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投身抗日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盛衰兴亡.习近平深刻指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坚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在处理党群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贵成 《实事求是》2006,1(2):13-16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的一般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思想。研究和把握三代领导人的人民利益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从党90年的奋斗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强固执政之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探索新时期更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要以正确的利益观念为导向,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确保我们的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3.
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指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建立科学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动员和组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本领和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能力;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提高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这六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4.
桂银才 《党史博采》2005,39(3):10-12
回顾和研究毛泽东关于共产党要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关于共产党要对人民负责的思想,核心是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党要敢于向人民负责,党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党要肩负起历史责任,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新闻报刊发展的一个新高峰。新闻报刊的舆论宣传进一步强调站在人民立场上,使报刊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新闻报刊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功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在中央政策传达、启发人民群众觉悟、教育知识普及、打击敌方士气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如今社会主义新中国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要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用党的民族理论武装自己,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5):8-8
在我们党9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广大老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要着眼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大力宣传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弘扬老同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强化为民意识,坚持人民群众的正确立场;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注重自身修养,坚持在工作中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9.
利益关系的变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因为人民群众拥护党,说到底,就是党能够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衡量和评价一个党是否先进的标准和尺度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利益"二字.党诞生以来,其合法性和先进性也正是在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凸显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当前,我国的利益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这给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中国道路、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