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正东 《法学》2005,(6):92-94
不久前我回到了母校,和法学院82级研究生同学聚会。老同学阔别多年后相见,分外亲切,谈天说地,畅诉友情。在陈晓枫教授张罗的晚宴上,我见到了老院长马克昌先生和我的导师何华辉先生的夫人赵宗荃老师。尊敬的马老先生虽已年届八旬,但身体很好,神采奕奕,说话中气十足。我坐在马先生的旁边,和他聊起了20年前他和何华辉教授应美国方面邀请赴耶鲁大学法学院讲学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马先生记忆力惊人,对20年前的这段往事点点滴滴都没有忘却。我提到他和何先生在美国讲学访问达1个月,马先生立即纠正说:“我们从10月12日至11月30日总共在美国访问了49…  相似文献   

2.
读罢何华辉教授的新著《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笔者总的感受是一个字:新。这不仅仅因为迄今为止国内宪法学界有关比较宪法的著作风毛麟角,因而一枝红杏破土给人以新奇,而且主要是因为该书从形式到内容,都贯穿着创新的精神。这可以从两大方面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3.
目录作(译)者年期宪法我国政权性质的宪法规范的历史考察宪法修改草案符合国情顺乎民心宪法名词解释五则苏联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和义务略论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何华辉 黄新中 何华辉(苏)几3沃伊沃金著王向明译 何华辉82。3一4。82.3一4。82。5。82。5。82。6。法制史法律思想史论西塞罗清末修改法律中的礼法之争 “明德慎法”自说张学仁李贵连陈抗生82。3一4。82。3一4。82。6。邢法、犯罪心理学想像中的数罪与法规竞合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锐利武器试论牵连犯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一般成因马克昌马克昌喻伟郑昌济82。1。82。3一毯。…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宪法》(许崇德主编,何华辉、魏定仁副主编)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宪法教科书,又是一部较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界、政治学界学术成果的学术专著,它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比已有的宪法学教科书向前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十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经过充分的蕴酿,选出了48人组成的干事会。王叔文当选为总干事,肖蔚云、吴家麟、许崇德、浦增元、吴杰,何华辉当选为副总干事,廉希圣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1996年元月17日下午17时35分,我们敬爱的导师,何华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至今已整整年了。在这十年中,作为他的弟子,我们须臾没有停止过对先生的怀念。往事历历在目,先生的音容笑貌常在眼前浮现,先生的谆谆教导时刻在耳边回响。一1925年11月7日,先生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一个小作坊主家庭。1946年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法科专业,五年后即1951年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选派到中国人民大学法系国家法研究生班,专攻宪法学专业,系我国自主培养的最早的法科研究生之一。1953年研究生班学业满之后,被分配到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7.
对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进行区分是何华辉先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本文认为,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的确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相同的政体,可以有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西方学者的政体观中并没有将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划等号;马克思恩格斯严格区分了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这两个概念。但在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又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院内信息     
经99年6月30日吉林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评审,我院马新福教授.郑成良教授.霍存福教授、石少侠教授、崔卓兰教授新增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至此,我院已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99年6月8日下午,在南区法学院模拟法庭,吉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张文显教授作了题为《世纪之交的修宪》的专题讲座,精彩的讲述并辅以多媒体播放,使广大师生受益非浅。院内信息  相似文献   

9.
烟台大学法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烟台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著名刑法学专家杨殿升教授,著名民法专家郭明瑞教授、刑事诉讼法学专家汪建成教授先后任系主任。1999年改系为院,第一任院长为全国百位名师奖获得者、民法学专家房绍坤教授,现任院长为法理学博士汤唯教授。法学院设法律学系、法学研究所、英美法研究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中心等机构。其中,英美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特聘加拿大学者李国利教授为中心主任。烟台大学法学院拥有18000平方米的集办公、教学、…  相似文献   

10.
《法律科学》2008,(5):F0002-F0002
汪世荣,男,1965年4月生,甘肃省陇西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1984—1991年在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律史学家张晋藩教授,1994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起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1997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2月起担任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4月一2003年11月担任法学一系副主任。2002年12月起担任西北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2003年11月起被聘为学校科研处处长。  相似文献   

11.
珞珈法学学人谱张学仁教授,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武汉大学法律学系系主任、香港台湾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香港法律研究会理事等职。长期以来,张学仁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官》2014,(13):F0002-F0002
温辉,女,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2002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检察官学院工作至今。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2009年12月取得教授资格,2{)10年1月聘为教授。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后,武汉大学法律系积极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组织全系师生认真学习、讨论宪法修改草案。五月八日下午,由《宪法学》教师何华辉在全系教师会上作了中心发言。五月十五日下午,全系教师分教研室座谈、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教师们一致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各教研室的讨论会上,教师们以国家主入翁姿态,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发表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科学》2008,(3):F0002-F0002
贾宇,1963年2月生,青海省贵德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1979年—1986年在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考取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刑法学家马克吕教授,1995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起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先睛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系副主任、主任,2003年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起任西北政法学院院长,同年11月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后任校长。  相似文献   

15.
贾静涛教授(1927-),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5年3月入原盛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50年4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原任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成立,任系主任兼法医血清学教研室主任及法医学概论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为法学基本问题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简介:卓泽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1963年生于重庆市,1984年获西南政法大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独立或合作著有《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律科学》2008,(4):F0003-F0003
闫晓君教授,生于1965年,陕西省武功县人,理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九三学社”社员,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兼任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法制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陕西省政法委、陕西省法学会、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社科联授予“陕西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闫晓君教授主要从事法律史、法律文化以及简牍学、  相似文献   

18.
赵廷光教授,1936年生,贵州镇宁人,1950年由中学参军,曾荣立一等功等军功多次,1956年被部队保送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长期在政府机关工作。1987年调高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职。中国犯罪学...  相似文献   

19.
《法学杂志》2011,32(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的前身是2007年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整合法学院与经贸学院的学术力量成立的法律与经贸事务研究所。2010年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罗豪才先生倡议,学校成立了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作为校级研究机构。中心聘请北京大学姜明安教授担任名誉主任,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石佑启教授担任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朱最新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检察官》2010,(1):F0002-F0002
辛希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8年生于河北省定州革命知识分子家庭。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央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荣誉理事;兼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院校教授,《图书情报工作》主编、《编辑学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图书馆学科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