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挑水夫有两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只有裂缝,另一只则完好无缺。每次挑水,完好无缺的好桶, 总能将满满一整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而有裂缝的破桶在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了。一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  相似文献   

2.
“随和”这个词怎么解释,我没有专门去翻词典,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指的是和气而不固执己见。比如朋友请你吃饭,你的职位与另一个人差不多,主人将那个人安排到了主宾位,却将你安排在次宾位,你不当回事谈笑风生,别人会觉得你有气度、随和;如果非要较个真。  相似文献   

3.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4.
刘塘 《学习导报》2014,(24):41-41
有一天,经过一个广场,看见许多人在放风筝,令人不解的是:大家都挤在场子的一侧,那密密麻麻的风筝线,似乎随时都可能绞成一团。“为什么宁可让场子的另一侧空着,却要傻傻地挤作一堆呢?”我心想,并买了一个风筝,走到场子空着的一边去放。风筝飞起,线放长了,但是不稳定的风,使我不得不随时回卷线筒,卷不及时,只好向后退。我的风筝终于飞得跟别人一样远,这时才发觉,自己竟然也挤在场子另一侧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5.
在甘孜州,婚日,鸡叫头遍时,即由新郎的舅舅和亲友数人骑马至女家迎亲。新娘也由亲戚女伴数人陪送。送迎马队沿途嬉戏逗趣,男家的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在门前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主人放几个茶包,供新娘下马踩踏,水桶、茶包,意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富足。新娘进门前,男家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两  相似文献   

6.
何谓礼貌?从浅处来说,就是待人客气点儿,此乃个人的处事习惯;往深处讲,它体现着人的品行,是伦理的基础,是安定的条件,是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人的前提。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你觉得别人没有把你当人看;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没把别人当人看;这时,礼貌伤及的是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别人没把自己当人;而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你也没把自己当人:这时,礼貌体现的是人的自爱。自尊与自爱是人的美德,美德往往脆弱,易受伤害。即如“礼貌”,恃财可以自傲,恃权可以自傲,恃貌可以自傲,恃强可以自傲,恃才…  相似文献   

7.
感受财富     
有人说有钱便拥有财富,其实不然。人的一生有许多除金钱以外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好好地珍惜。 年轻是财富。一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总是感叹自己太穷。一位老人问他:“给你 100万元,你愿意马上变成80岁的老头儿吗?”年轻人说:“不愿意!”老人又问:“给你1000万元,你愿意立刻就死吗?”年轻人还是回答:“不愿意!”老人哈哈大笑说:“你不是很富有吗?你已拥有了1000万!”其实,年轻就是财富,生命如初升的太阳,充满无穷活力,它能创造出许多你无法想象的奇迹。 健康是财富。在为一些朋友英年早逝惋惜时,更多的人悟出…  相似文献   

8.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样的情景是真实的:当我们一行人来到一个贫困户家中采访时,有人用手指着镇里的干部问主人: “你认识他吗?”主人仔细打量后摇了摇头;又指向一位村里的干部,问了同样的话,主人还是摇头;当指向吴作胜时,主人脸上立时有了笑容: “他呀,认得,不是公安厅派到咱瓦子峪扶贫的老吴吗!” 这就是吴作胜的魅力。 在义县,在瓦子峪镇采访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5):7-7
目前,“办事难”已成为影响一些地方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成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发展的步伐,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企业和群众的“主人”;一方面把用纳税人的钱视作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却不把为纳税人办事看成分内之事;一些管理部门一方面只强调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服务也就常常缺位:  相似文献   

12.
肖勇 《党建文汇》2006,(1):49-49
不少中国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见着别人家的孩子,会非常热情地凑上前去,“呦,你们家孩子真聪明,比我那个傻小子强多了,”可一回到家.大人们却会这样教孩子:“别怕他们.你是最棒的。”接手美国队之后.郎平似乎就是这样处理她和美国队与中国队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06,(6):60-60
刚到莫斯科你就会发现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习惯把住处称为“家”,叫得那样亲切,那样顺口,尽管自己只是它的“临时主人”。“临时住处”真的可以称为“家”,因为只有在这个房间里,你才能大声说汉语、唱中国歌;  相似文献   

15.
留有余地     
有一则寓言故事:算盘对主人说:“我有十三个档,每根档有三个空缺,上边缺一个算珠,下边缺两个算珠,共缺三十九个算珠。”主人说:“好吧,我给你补齐就是了。”结果算珠补齐了,可是算盘却不能使用了。  相似文献   

16.
自省的力量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聪明的人遇到问题,首先会反观自身,反思自己在思想修养、个人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处事能力上的不足,然后进行改进。而愚蠢的人却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给客观环境或推给别人,求得自己心理平衡。然而,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善于不善于反省,问题就在那里,不多不少;困难就在那里,不闪不避。早一天自觉,早一天进步;早一天自省,早一天改进;早一天清醒,早一天超越。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廉政瞭望》2010,(4):40-40
谁的场子 我曾经的一位老板非常重视“这是谁的场子”这种小事。当主人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确定所有的灯光都打在他的身上;但如果是别人的场子,他一定保持非常低调,生怕一不小心,就抢了别人的风采。他在扮演配角时的称职,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相似文献   

18.
一个猎人捕 获了一只鸟。“放 了我。”这只鸟说: “我将告诉你三条 忠告。”猎人答应 了。鸟说:“第一条 忠告是,做事不要 后悔。第二条忠告 是,如果有人告诉 你一件事,你自己 认为是不可能的 就别相信。第三条 忠告是,当你爬不 上去时就别费力 气去爬。”然后鸟  相似文献   

19.
在深圳.有一个身为千万富翁.却在人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的“大善人”:他经常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出现.帮助有难者渡过难关,却从来不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更不愿意跟受助人打交道;受助人即使千方百计地找到他表示感谢时.他也拒不承认自己对他们有过行善之举……  相似文献   

20.
胡茂全 《党课》2012,(9):104-105
打小我就受爸爸和哥哥的影响,喜欢抓鱼。初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爸爸在田里犁田,铁犁翻出的泥垄里钻出一条条肥硕的泥鳅。运气好时,还能逮到大黄鳝。我提一只水桶跟在后面,将它们全部抓捕入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