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大宗村坐落在滕州市西南部,全村共有860户、3500人,土地面积1590亩。村里现有股份制企业18家,已形成热电、生物化工、煤炭煤焦、塑料纺织、机械加工制造、淀粉等十大系列、120多个品类的产品,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年创利税5000多万元,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78元,率先实现了“小康村”目标。大宗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美在家庭示范村”、“全省文明村居示范点”、“枣庄市生态文明示范村”、“五星级文明村”,并荣登枣庄市“经济百强村”之首。  相似文献   

2.
水门村位于邢台市区西70公里处,与山西省接壤。全村316户, 1098口人,总面积2.5万亩,其中耕地156亩,经济林9000亩,公益林1.2万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472万元。40余年来,水门村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发动群众,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们民乐村属银川市郊区红花乡,地处银川市南郊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村有568户,2672人。村党总支下设一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6名。全村现有集体企业8个,个体户380户,占总户数的66%。1999年全村企业总收入达772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589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4059元,1996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小康,被自治区党委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和“党员教育示范点“,先后被授予  相似文献   

4.
我们三元朱村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特色农业经济村”。2003年以来,我们把发展全村经济的目标放在了创蔬菜品牌上,建起了高标准的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越种越好,还越洋销到了国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3年全村有机质无土栽培蔬菜面积发展到800亩,实现经济总收入30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相似文献   

5.
富组 《支部生活》2008,(7):30-30
那项村是富宁县者桑乡者桑村委会的一个瑶族聚居村寨。近年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民风和谐、面貌改观、社会稳定”的工作思路,多业并举发展经济,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802元提高到2007年的2130元,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边疆党建长廊示范点建设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6.
《党建》1994,(8)
十五个字的效力魏地春河南省林州市杨家泊村近几年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全村1480人,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480万元,人均纯收入1350元,被安阳市和林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首先要归功于村党支部注意抓...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宁波奉化市滕头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339户、865人。2013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75.6亿元,利税8.3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2万元,人均居住面积80平方米。滕头村长期致力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滕头村相继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荣誉称号,并作为全球唯一乡村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还获得首批全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安宁区安宁堡街道东门村位于兰州市新城区和国家级兰州经济开发区生态农业园区内。全村336户、1378口人,土地面积1048亩。特色产业以桃、枣为主,栽植面积达700余亩,年产鲜桃及红枣52万公斤。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639元。  相似文献   

9.
元氏县铁屯村位于县城东侧新城区,西临元氏县火车站、汽车站和107国道,东临井元公路,南临京深高速公路引线。全村1100户村民,4100多人,耕地2000亩,全村现有股份制企业30多个,工农贸总产值2亿2000万元。利税2800万元,集体纯收入200多万元,固定资本资产67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多元。铁屯村先后被省、市、县、镇命名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单位”、“小康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文明村”等称号。它以其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元氏县第一个亿元村,文明街道、新教学楼、无塔供水等工程相继落成,五保户、烈军属等福利事业各得其所。而  相似文献   

10.
胡鑫 《湘潮》2008,(9):31-34
今年夏天,沅江市泗湖山镇泗湖山村农民个个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泗湖山的苦瓜蜚声省会长沙,全村苦瓜总产量达到了60万斤,产值达60余万元,获纯利42万元。泗湖山村支书刘庆云高兴地说:“我们村里的‘苦’瓜变成了‘甜’瓜。下一步的打算是,继续做大苦瓜产业,将种植面积扩展到500亩,实现今年全村人平纯收入8000元的目标。”泗湖山村的苦瓜生产仅是益阳走特色“一村一品”发展道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四年前,当我挑起郭顾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的时候,全村三业总产值仅有351万元,人均纯收入870元,集体积累几乎为零。上任后,我们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绳,走出了一条引导群众造船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目前,全村拥有造船企业101家,年生产船舶2000多条、20多万吨位,被誉为“中国造船第一村”。全村三业总产值达4247万元,人均纯收入3300元,集体积累48万元,户  相似文献   

12.
西营村是腾冲县滇滩镇党委、政府鼎力创建的一个小康生态文明示范村,该村位于县城北部的中缅边境线上。全村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26元,人均占有粮食425公斤,村内丰富的森林、矿产、土地等资源,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6万元。近年来,西营村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以文明村创建为龙头,带动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种植优质稻2300亩,出栏生猪4880头,有个体工商户234户,先后引进恒益公司、恒丰公司、瑞士公司等企业开发矿业,  相似文献   

13.
城关镇满城村位于永登县城南端2公里处,全村现有耕地1767亩,5个村民小组,442户1747人,其中党员33人。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015元。近年来,满城村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通过建设“智囊服务型”支部和培育“技能创业型”党员,推行“支部加协会、基地带农户、党员帮群众”的工作模式,努力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强村富民,促进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位于祁连山脚下的临泽县倪家营乡倪家营村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耕地面积2700多亩的小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1992年,蒋立明担任了倪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4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带领群众把倪家营村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蒋立明把家中所有的事务和劳作都交给了妻子,专心埋头于村务。为了尽快使全村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党员带群众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的吴力村,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水产专业村”,全村共有162户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发展水产养殖面积4800余亩,2005年创产值1248万元,获利480余万元,创税8万余元。村级经济总收入达2100万元,上交利税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村水产养殖基地被评为全省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示范基地和全市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村党支部分别被省委、市委评为“五好村党组织”和农村建设示范村。近日,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红旗村。吴力村位于鸭儿湖水系的中腹,是贯通红莲池和严家湖之间的“水道”。除了几处自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08,(11):35-35
三角城村辖6个村民小组,275户1109人,耕地面积5736亩。多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党建,求发展,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村上人均纯收入达536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17.
平山县前大地村位于县城98公里处的国家级森林风景区驼梁山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最好的旅游、休闲的胜地。全村分居3个自然庄,现有人口136户,486人,人均耕地0.3亩,近年来,该村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旅游项目先后建有30多家旅行社,人均收入4000元,村集体纯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平山县远近文明的生态富裕村。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7,(10)
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有12个村民组、1432人,茶园面积4000亩。近年来,三合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做强太平猴魁茶品牌为抓手,发展茶叶经济,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2000年增长100%以上。2006年全村茶叶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  相似文献   

19.
灯塔市西马峰镇新生村是辽宁全省闻名的“星级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全村有5个自然屯,1578户村民,4804口人。村党总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有党员92人。200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5412亿元,村集体资产达20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1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更  相似文献   

20.
高低村位于溆浦县城南端,全村拥有268户、1070人,有土地1088亩。近年来,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46O吨,比上年增长2.2%;农业总收入963万元,人平纯收入达22O0元;村里已形成“种、养、加、运”一体化产业结构;村民人平住宅面积达4O多平方米,家家用上了卫生水,户户有电视,彩电达95%,有近百户装上了程控电话;今年年初,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双文明先进单位”和“农村奔小康示范村”光荣称号。他们“创文明村,奔小康路”的成功经验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