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图县某个体养鹿场的1只成年公鹿于1992年5月11日突然表现精神萎蘼,饮食欲下降,叫声嘶哑,持续腹泻,粪便稀薄呈浅绿色,卧地不起,不愿活动等症状,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笔者进行了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脏器的细菌学检查,并对所用主饲料(玉米)进行了毒素分析动物试验。 (一)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 对可疑有毒玉米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制定的方法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分析,结果表明含量在5ppm以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有毒植物、有害植物呢?有毒植物是指某些含毒植物,一旦被家畜采食少量(如在饥饿状态或饲草中混入有毒植物时),能使发生显著的生理机能障碍,引起病症,甚至死亡,通常称这类植物为有毒植物或毒草。所谓害草,就广义而言,毒草也可以称为害草。但这里所指的害草,是指某些植物有机体的某一部分(茎、叶或果实)具有锐利的针刺等构造,它可造成家畜体表(皮肤),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危害家畜健康,故称之为有害植物或害草。  相似文献   

3.
·全国家謇内科研究会第=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一2毒素对雏鸡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李庆怀等(9—3)*耕牛“黑水泻”镰刀菌毒素…………………………………………………………………汪昭贤等(9—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分离与测定奶山羊某些疾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变化………………………………………………崔中林(9—6)犊牛遗传性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研究………………………………………………………王英民等(9—9)新疆放牧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的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脾胃病证治的著名方剂平胃散加减,组成茵连平胃散,治疗家畜湿热泄泻,获得满意疗效。 (一)病例和症状 治疗病畜为笔者两年来诊治的住院病畜,共49例。其中马原发性泄泻9例,继发于结症者15例;奶牛原发性泄泻15例;犬原发  相似文献   

5.
真菌代谢产物引起小猪阴道炎早在1927年美国已有报道。Mckay于1952年首次从引起猪外阴道炎的霉大麦饲料中分离出禾本科镰孢。Stop等人(1962)证明禾本科镰孢的毒素对子宫具有活性;Christensen等人认为该有毒物质具有雌激素作用。Mirocha等人于1967年研究了镰孢毒素对牛的作用,发现禾本科镰孢的提取物能降低人工受精率。1963年提取出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纯结晶,1968年完成了该毒素的人工合成。同玉米赤霉烯酮分子结构相似的其他大环次级代谢产物也已从一些真菌中分离出来。如弯孢霉素(Curvularin),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吃进生长在发霉饲料中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肝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该病最初于1960年开始报道,当时在英国有十万只火鸡雏发生死亡,由于病因不明称之为“火鸡X病”。后经多方面的研究证明,它是由于饲喂霉变花生饼粉所致,并从霉变花生饼粉中检出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ies),及其有毒代谢产物——黄曲  相似文献   

7.
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ence)Keng,Stipa inebrians Hance)是禾本科芨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西北和华北草原上常见的有毒植物。马属动物多因饥饿大量采食而发生急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Hitchcoock,A.C.(1922)最先记载了醉马草的毒性,并将其正式列入有毒植物。以往文献对醉马草的形态特征,地域分布以及家畜中毒症状描述较多,但对有毒成分研究很少,仅推测醉马草中毒与生物碱和氰甙有关。本文报道醉马草中毒及其有毒成分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兔泄泻主要因受感寒湿、热积胃肠 ,造成兔脾胃虚弱 ,以致热邪侵入胃肠所致。笔者多年来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兔泄泻15 91例 ,治愈率达 97.9%。症状 病兔排粪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如水样 ,有酸臭味 ;一般体温不高 ,仍保持一定食欲 ;随病程延长而出现胃肠炎 ,造成脱水和酸中毒 ,甚至引起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每年 5— 8月份 ,多见于仔兔。方法 可选兔百会穴进针 0 .3— 0 .5cm、尾根穴进针0 .2— 0 .3cm、尾尖穴进针 0 .3— 0 .4cm ;严重病例增加后海穴 ,进针 1.0— 1.5cm。针刺手法采取速进速出 ,一般泄泻经 1— 2次针刺即可治愈 ,不愈者隔…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及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报道,水针(10%葡萄糖,后海穴注射)治疗猪的三种泄泻,治愈率89.1%。对其他家畜泄泻症的疗效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应用水针对奶牛的泄泻症做了临床验证,1978~1980年先后治疗乳牛、犊牛113例,治愈98例,治愈率达86.7%,有效109例,有效率为96.4%,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猪泄泻症是猪的常见病之一,为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为了能找出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确实的治疗方法,我们深入农村,深入实际,根据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科学实验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了水针治疗猪的常见泄泻病——寒湿泻、脾虚泻、积滞泻的研究。1976年共治疗观察了294例,治愈262例(治愈率为89.12%),好转16例,无效16例。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兽医毒理学家把黄芪属和棘豆属有毒植物引起的家畜中毒统称为疯草中毒综合症。其有毒成分可分为三类,即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硒化合物及生物碱。我国关于棘豆属植物中毒已有不少报道,其中包括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黄花棘豆[O. ochrocephala punge),甘肃棘豆(O. kansuensis bunge),包头棘豆(O. glabra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从霉变饲料、牧草、粮食等分离出对人畜有毒真菌及其代谢物的报道日益增多。人畜真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中黄曲霉毒素、镰孢霉毒素、棕曲霉毒素等对畜禽的危害极大,成了受人注意的动物真菌毒素。由于动物真菌中毒症在世界各地广泛发生,所以近年来,对真菌毒素的检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研究的进展,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日益改进,  相似文献   

13.
1974年以来,在从事羔羊疾病的防治工作中,注意到一种患急性不消化病的羔羊,第四胃内有较多的大而坚硬的凝乳块积聚。它不同于一般的消化不良症,在发病早期常不见拉稀症状,仅表现不食,精神沉郁,以后迅速死亡。此病和幼羔乳食不节,吃奶过多,又受风寒侵袭有关。用常规治疗消化不良的方法疗效不显,而用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的中草药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故沿用祖国医学关于小儿积滞的病名称之为乳积(或“奶结”)。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笔者参与诊断救治家畜霉性饲料中毒82例,其中马骡55例、牛21例、驴6例,有些经抢救脱险而痊愈,有些治疗无效死亡。现将有关诊疗经验教训及体会总结如后。 (一)病因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原真菌,主要有串珠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及红色青霉菌等几种;二是致病毒素,认为是如上几种镰刀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资料表明这些霉索对各种动物都有很强的毒性,主要作用于胃肠道及中枢神经使之发生变性、发炎甚致坏死。  相似文献   

15.
水肿病是猪生产中的常见病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引起水肿病的病原菌,F18菌毛和Stx2e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STEC通过菌毛介导的黏附作用,定植于肠上皮细胞并产生毒素,引起微血管的病理学改变,表现出水肿病的临床症状。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水肿病的最佳途径。近年来,随着水肿病致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菌蜕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的试验性报道为水肿病的预防带来了新的认识和起点。本文概述了当前致病机制及STEC疫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各类疫苗的优劣及试验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为今后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真菌毒素的监测,先后制备出黄曲霉素M_1(Nancy等,1984),黄曲霉毒素B_1(Candlish等,1985)、T-2毒素(Feuersten等,1985)、赭曲霉毒素A(Cand-lish等,1986)、玉米赤霉烯酮(Dixon等,1987)、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Panly等,1988)、黄曲霉毒素B_2(Hastings等,1988)及露湿漆斑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分植物、动物、矿物药类,其中以植物药类的比例最大。药用植物与有毒植物之间的区别一般比较困难,很多情况下二者仅是用量上的差异。当然家畜对于有毒药物的感受性和药物的加工和使用方法等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造成该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和炮制用法不当所致。常引起中毒的植物类中药如:解表药中的麻黄、细辛,清热药中的苦参、玄参、黄连、白头翁、黄独,泻下逐水药中的巴豆、大戟、芫花、甘遂、商陆,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半夏、杏  相似文献   

18.
柽麻(Crotalaria jvncea L.)为豆科野百合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绿肥和经济作物而广为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猪的柽麻子中毒是近年来畜牧生产遇到的新问题,江苏、江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病报道,给养猪业造成危害。R.Adams等人(1955)从柽麻子中提取出五种生物碱,其中之一是毛束草碱(trichodesmine,C_(18)H_(27)NO_6)。猪的柽麻子中毒,由于有毒成分不明,发病机理不清,因而无有效的防治措施。R.C.Katiyar等人(1969)认为柽麻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植物,宜推广做家畜饲料。本文旨在证实柽麻子能否作为猪的饲料;搞清柽麻子的有毒成分,为以后研究发病机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耕牛泄泻发病较多,病因、病情有所不同,笔者就近年临床病例的辩证施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1985年以来,我院先后治疗耕牛泄泻153例,其中脾虚型55例,寒湿型42例,湿热型23例,肾虚型20例,积滞型13例。临床证型以脾虚多见,其次是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积滞型较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多因内伤外  相似文献   

20.
由于投服大量泻剂后,而造成泄泻不止,口干舌燥,少泻无津,止泻后表现为粪球干小,不吃不喝,舌苔增厚,口臭脉急,消瘦无力。几年来我站采用调中养阴,降火生津,增液行舟的方法治疗多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