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迥异于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显著特征和根本优势,蕴含独特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2.
吴凯 《探索》2023,(4):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种文明理念,也是一种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创造,它将人类发展置于更加广阔、深远的历史进程。立足“三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回应全球发展鸿沟、国际安全困境、人类文明冲突等世界之问,具有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文明理念、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绘制未来图景的文明特质。在全球发展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共同繁荣为愿景;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维护共生关系为目标;在全球文明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构共同价值为归宿。以“三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论意义,它为全人类安身立命澄明了新发展观,为全人类普遍交往提供了新安全观,为全人类互利共赢构筑了新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中国向世界奉献的文明大道。以“三大倡议”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在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人类文明等方面促进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和谐共处,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王瑜贺 《学习论坛》2023,(5):95-101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文明形态的论述深刻分析了人类文明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脉络,在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固有的内在冲突,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将是一种非资本主义的替代性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区别于前现代的文明形态,其发展的内在限度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取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已有人类文明成果的扬弃,也是中国为解决人类未来发展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其实践进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叠加的崭新时代,集体主义也需要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而发展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形态的新集体主义,即生态集体主义。作为生态文明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新的历史形态,生态集体主义既承续了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又适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的伦理诉求,不断增强人民认同和践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生态集体主义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是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学说,为探析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和价值旨趣提供了新视角。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形态为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提供了研究范式。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时代表达。就现实层面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如物质生产实践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石,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要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从价值层面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擘画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破除了“文明冲突论”带来的文明危机,体现出文明共生互鉴的辩证的文明观,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逻辑起点,注重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是兼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等而形成的现代文明形态。这一文明形态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局限,追求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文明多元、追求文明交融,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多样化新路向,为世界其他文明发展提供深刻启迪,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先后经历了生存、竞争、合作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生存是竞争的前提,在竞争关系中催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以合作为目的的区域一体化。全球化、一体化作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然而现今伴随着冲突与矛盾的合作并不是人类文明真正的高级形态。以合作共赢为最终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正途。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最新成果,这一新形态的创造具有深刻意义。就理论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且与中华文明有着深厚渊源;就历史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伟大历程蕴含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实践逻辑;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民族复兴、人类文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千百年来,“文明”一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含义,蕴含了人们对光明前景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社会进步的向往等种忡含意。社会主义文明既是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上的新型文明,又是以往人类文明成果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要正确认识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就必须对文明概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古代文献中的文明概念我国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文献中,就多次出现过文明这个概念。如《尚书·舜典》中就有“睿哲文明”之语。《周易…  相似文献   

11.
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两种表述方式。前者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性的表述,是基于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后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程度或人类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一种表述,是人类生存活动组织形式的表现,是对人类创造财富的关注和价值选择。社会形态迄今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几个阶段;文明形态迄今经历了前文明形态、内在分裂的文明且已经出现了体现未来文明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关照,同向发展,可以从不同方面指称同一社会历史阶段,但必须予以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和谐”是其核心价值观,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其他社会成员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形态与矛盾相伴而生,在矛盾斗争中演进。阶级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阶级对抗,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这启示未来人类文明形态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消灭奴役性生产关系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明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坚持在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推进各项工作,相继完成重塑文明探索的民族主体地位、奠定文明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重任。当前,我们党以应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4.
徐艳玲  易旭 《前线》2023,(6):38-41
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声音、中国方案的期待中,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肩,打造发展共同体,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打造安全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汇聚力量;打造文明共同体,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探索路径,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倡议为促进全球和平发展、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摹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5.
许士密 《探索》2023,(6):1-13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蕴。作为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真理性,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也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内蕴接续推进现代文明、转化发展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两个结合”的坚持和发展使之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图景和文明前景,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新的文明叙事、复兴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担负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合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双重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的文明意蕴就在于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现代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柴尚金 《前线》2023,(10):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凸显人类文明形态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价值,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文明成就深刻改写世界现代化历史,谱写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传承性、广泛的人民性和高度的文明性,蕴含着中西方文明不断碰撞与交融、指引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厚底蕴。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也被继承和发扬,“走自己的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交相辉映。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胸怀人类命运的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取得接续胜利的奥秘所在,也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自身不断面临的新情况相结合,造福中国人民,增进人类福祉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9.
韩振峰 《前线》2023,(10):8-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文明观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为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的文明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20.
吴凯 《探索》2022,(4):13-26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