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渔父》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因为背负一种责任,我们在市场里寻找,寻找那些曾经可以洗涤我们心灵之缨的期刊;因为心怀一种情愫,我们总希望在报摊上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法制期刊;因为心存一种希望,我们甚至很想看到以普法为主旨的群众性法制刊物热销的场景。然而,我们在看到“读者”遍地、“知音”易寻、“家庭”兴旺、“时尚”风起、“瑞丽”出阁、“车友”如云的同时,却发现法制期刊受到了市场的冷落。是读者抛弃了法制期刊?还是法制期刊远离了读者?作为法制宣传工作者,我们不能不走进市场、走进读者,探究原委,寻找答案。于是,本刊编辑部在扩刊改版后出版首期“法制版”时,策划了这次“特别行动”。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宣传任重道远。作为法制期刊,我们必将勇担大任,紧贴读者;我们必须背负希望,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法制期刊的办刊方向、组织建设、市场运营等问题,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于2000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法制期刊业务交流研讨会暨工作年会。司法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会长刘 、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肖义舜、副司长赵大程、浙江省司法厅厅长沈雷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二十多家法制期刊的负责人就会议的中心问题进行了研讨和磋商。刘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她指出法制期刊的发展恰逢盛世,法制期刊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此同时,法制期刊必须重视刊物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坚持正确导向,贴近生活,使法…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经济》杂志伴随着神州大地上第二轮改革开放热潮的掀起而问世,今天迎来了它的五周年华诞。五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法学界、经济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怀下,尤其是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爱和支持下,《法制与经济》杂志这株小树在全国法制类期刊之林中茁壮成长.发行量逐年上升,办刊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被评为广西优秀报刊,1997年入选中国精品期刊资料库,成为一家在全国同类刊物中颇有知名度的杂志。谨此,我代表全社同仁,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法制与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读者诤言编辑同志: 贵刊终于有了长篇连载了,而且第一篇就是关于辑毒方面的。“文以载道”,作为一本法制期刊.其法治意识宣扬必须依靠“文”这一载体。一篇精彩的文章,必须有深刻的思想力度,流畅的文字表达,以及文章肌理之间所弥漫的一种韵味悠长,即享受与反思。法治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1月1日开始,《中国卫生法制》杂志社开始正式委托北京市报刊发行局进行统一的全国邮政发行,邮政发行代号:80-415。《中国卫生法制》杂志社将面向广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医学高等院校读者,提供国内最权威的卫生法与卫生政策理论实践研讨平台。希望新老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自全国2006报纸期刊征订工作开始,读者可以到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  相似文献   

6.
《法学》1984,(5)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从法制本身来说,它是一个有系统的结构,其所包括的各个方面,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之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首先就必须解决法制同外部条件协调和法制自身协调的问题。法制协调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牛鼻子”,抓住了它,就能驾驭好整个法制建设的全局,把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条不紊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对每一封读者来信我们都认真传阅,从每一封来信中我们获得了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可以说,每一位读者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正如下面三位读者给《政府法制》提出的各种宝贵意见和建议。它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社会的反响和读者的需求,从而使《政府法制》办得更好、更可读,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开卷有感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新读者,认识《江淮法治》没有多长时间,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本来市面上的法制类刊物不多,而做得好的法制类杂志更是屈指可数,《江淮法治》使读者有了可供选择的余地。贵刊栏目丰富,内容丰满,多角度全  相似文献   

9.
法制文学作为宣传法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普法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制文学的审美特质使受众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 ;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为直接和生动 ;法制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通俗特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 ,体现了法制宣传的广泛性 ;法制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使其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和毛泽东同志其他思想一样,必须永远坚持,也必须不断发展。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典范是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有关法制方面的论述。已经反映到党的政策和国家立法上,随着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日益深入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当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之际,我们重温他对法制建设的教导,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对于探索如何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制,对于推动我国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十分丰富,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论清末修律的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修律运动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过渡的转折点。从法律形式与精神两方面看,清末法制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从其出发点与方式方法上,它又体现出改良的意图与特征。这种改良与革命的历史性统一,反映出社会领域中法制变革的特殊性。我们应辩证而历史地看待这一时期法制变革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期刊虽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它在新闻报道的时效上总是不及报纸和网络。它的优势是可以在新闻播报后占领第二、第三落点,以准确的信息、精确的分析以及到位的评论形成特色,帮助读者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解读民主法治方面的新闻事件,更是传统媒体主动设置议程,有效引导舆论,提高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故而,期刊的选题策划显得尤为重要,被期刊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三、矛盾的狭谷中国法制理论之所以落后与贫困,又是与它长期处于矛盾的狭谷之中有关的。而长期处于矛盾的狭谷也表现了中国法制理论的落后与贫困。要振兴和繁荣中国法制理论,必须走出这矛盾的狭谷。基本的一个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衡量一种法制理论的价值如何,主要一个标准是看它对法制实践是否发生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4.
物权抽象原则的法理探源与现实斟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法制基本上是以西方法制 ,尤其是欧洲大陆法系法制为模式建立演进而来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 ,未来中国法制必然还将循此方向发展进步。但是 ,我们对异国法律制度的接受一定要客观、严谨和具有全局观。对于要接受的对象 ,首先要清楚考察 ,全面把握 ,然后才能结合自我 ,确定取舍。德国物权法上的抽象原则是近来许多民法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它的理论渊源和用意究竟何在 ?它在法律实现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操作 ?德国学者本身对此有何不同的立场 ?它果真是物权变动的唯一或最佳选择吗 ?此处文章的主旨即有意识地为读者客观真实地了解抽象原则理论提供一些线索 ,从而使之能够依据客观真实的存在对上述问题作出严谨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它具有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相适应、相辉映的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要科学认识六个问题或正确解决六种关系,即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与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法学的科学性(化)与实践性(化),法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判断法学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与理论坐标,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学术流派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法制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约束与惩罚制度,它既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更是国家存在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组成的各种层次人群之间利益平衡与稳定的一种手段。法制决定着艺术的本质与形式,法制是艺术的硬约束,这种约束既是艺术实质主体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也是艺术表现形式所必须遵循的规范。进步的政治政体的法制可以保护和促进艺术的生存与发展,落后的政体法制则会阻碍和限制艺术的发展。既是说:法制决定着艺术的本质与形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法制的改革和更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制与艺术与时俱进,法制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形式,艺术的发展又影响和促进着法制的更新,与时俱进的法制和艺术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在先进的法制体制下,艺术的发展将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法制与社会》2011,(13):64-64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也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法制与社会》这本刊物确实是一本优秀的法制期刊,多年来刊发了很多有见地、有高度、有影响力的文章。特别是《法制与社会》《锐视》2011年第6期(上册)中刊登的,由何元平、白云、云英等同志撰写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任重道远》一文,提出了一个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中,应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动机制和问责制”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国际私法是一个舶来品。它是随着20世纪初期中国维新倡法运动而传播到中国。中国国际私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拿来主义”特征。然而,中国法制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必须实现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运行的法制化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就必须充分重视法制的地位和作用,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并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要求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它并非某一制度的独有产物。  相似文献   

20.
《法律科学》2008,(1):F0002-F0002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它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理论为宗旨,努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发表法学学术理论文章,辟有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人权与法制、部门法理学、法律制度探微、法学新问题研究、域外法评、长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实践等栏目,注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本刊连续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学类最重要的核心期刊”。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一级期刊。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十佳社科学报”。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